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认为童话是男权社会教育、驯化儿童,尤其是麻木女性思想的工具之一。其作品揭露了男权话语霸权,成为上世纪英国开创利用经典童话批判男权思想的先驱之一。卡特成功地对经典童话进行了改写、戏拟和仿作,从而达到颠覆、消解男权话语霸权目的。她或是揭露童话的伪善欺骗性;或是把扭曲的女性还原到本来面目以张扬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女性在父权制中的缺席和缄默,导致女性情谊的历史性空缺。20世纪90年代以降的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地正面抒写了确定存在的女性情谊。全文通过对陈染小说所蕴涵的女性情谊的论述,高度肯定了陈染为突破男权中心话语和建构女性话语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第九个寡妇》是严歌苓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以王葡萄的形象和诸多男性形象的鲜明对比为视角,从王葡萄形象对男性神话形象的颠覆、对男权意识中心与寡妇话语偏见的解构以及女性性欲的重构等三个部分,来探讨严歌苓文本中对男性中心叙事的消解和在已有女性文学的基础上对女性文学的自觉书写。  相似文献   

4.
《来去花莲港》是台湾新晋女作家方梓的小说处女作。作品以女性为主体,主要刻画了三位于不同时期移民至台湾花莲港开荒破土的艰难女性。在后殖民主义中心和男权话语中心的双重压迫下,她们作为“她者”和“属下”,历经命运的坎坷和文化左右的挣扎,用自己的生命在花莲地区扎根生长,完成了一部回归主体身份的美丽史诗。  相似文献   

5.
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统治下的中国文学,导致了姐妹情谊书写的“空白之页”。90年代的中国,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种种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地正面抒写了确实存在的女性情谊。全文通过对陈染小说所蕴涵的姐妹情谊的论述,高度肯定了陈染为突破男权中心话语和建构女性话语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同时分析了由于文化的禁忌,其姐妹情谊的书写带有拒绝社会认同的边缘人格色彩。  相似文献   

6.
在以父权制观念为核心的菲勒斯中心文化下,所谓的女性形象只是为纳入菲勒斯中心文化的编码而编造的,是男性依据自身的需求运用男性叙述话语创造的欲望符号.突围菲勒斯中心文化束缚、抗拒男权视阈下的歪曲想象,表现女性自身的本真状态、真实处境和文化建构所需要的女性形象,只能由女性作家自己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男权文化模式里,女性的经验世界被层层的屏障所覆盖,女性的形象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在九十年代的女性创作中,陈染走出男权文化的藩篱,打破男权话语禁忌,用女性话语重塑了女性新形象。然而,这种纯粹的女性私语空间,不免又使女性意识陷入了孤芳自赏的自恋境地。因此,只有开拓更深远的文化视野,提升更高的精神维度,女性主义文学才会更加独立、成熟。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红王妃》通过历史取材,“重述”边缘话语。她挖掘处于边缘地位的历史人物被掩埋的话语,展示众多受压迫女性的心灵史,揭示女性受男权社会支配的历史生存本质。她以边缘话语质疑主流意识形态,在颠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解构了“大历史”的客观性,同时把作为“他者”的女性从历史舞台的边缘推向中心,体现了她消解旧历史主义中心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两个性格、命运决然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与伯莎.梅森。简.爱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最终被男权中心话语所控制,成为了"家里的天使"。伯莎.梅森勇于挑战男权中心话语,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女性自我,却没逃脱被男权所迫害的命运,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简.爱与伯莎.梅森的抗争与无奈是女性同胞所共同承受的命运,她们都脱离不了不平等与男性的"他者"境况。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女性身处"男权中心话语"和"白人霸权话语"的双重压迫之中,《女勇士》以独特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对男权话语进行了直接的批判,打破了女性沉默无言的状态,并通过对传统故事的巧妙改写,颠覆了白人话语中华人女性的刻板印象,重塑了华裔美国女性的自我。  相似文献   

11.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分析了俄语中表示职业、社会地位、政治定位等称谓的阳性施事名词与其因社会需要而派生的阴性名词词义上的区别,讨论了因词义劣化、贬低而导致的阴性派生词修辞特征减弱的语言现象,提出了要特别注意使用阴性施事名词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分,女性用语主要产生于平安时代,后受到女性文学的影响而逐渐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日本男女的社会地位日趋平等,女性用语亦出现了衰退现象。但当前,男女语言的表达习惯仍有不小差别。女性用语在用词和语言表达形式上有别于男性用语和一般用语,其特点是含蓄、委婉、优雅。该文将对女性用语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男权阴影中的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自发萌醒是《紫罗兰》女性定位的内在本质,这一本质的确立,又与商业化以及时尚期刊的办刊主旨密切相关。而现代化背景下,以时尚期刊为载体的女性问题创作展示了独特的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姑苏文化是华夏文明在江南水乡孕育的一枝奇葩,她筛滤了华夏文化阳刚、粗犷的因子,充分地继承弘扬了江南阴柔细腻的品格。生于斯长于斯的小说家苏童,以姑苏文化谋篇和创作,以姑苏人特有的婉约和细致及江南才子的敏锐和聪颖,在江南文化的雅致情趣下,书写着民间日常的生活情态。其创作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江南味道与南方风情,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深厚的江南文化意识与心智思维。这就是苏童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姑苏故事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孙丹虹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6):63-66,71
晚明士人冯梦龙在认同市民文化的同时,也对女性的身份有所认同。但是作为男性,冯梦龙在“三言”中对女性的身份认同又有偏差产生,这种认同偏差的表现形式在“三言”中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山水画的阳刚之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典山水画中所体现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贯穿着整个中国山水画史。阳刚之美在中国文化与自然山水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这对中国山水画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阳刚之美给人以雄强奋进、积极向上的艺术享受,是我们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从来就是艰难的,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更是面临着多重困境。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叙述和表达有三种方式:以女性的视角来破除男性的"观看",充分体验女性的自我生存;用暴力的方式反抗男权文化,拒绝男性社会的规范;用真正的失语对抗男性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18.
19.
西方现女权主义艺术的最大价值和终极价值,在于它终于觉察到女权中心主义的潜在威胁;在于她仅仅期望在自己的文化中自由的言说、自由地阐释、自由地建构自己和形成自己,最后以最自然地方式实现向社会,包含男人的社会的融合;在于她大度地超越性别、种族、种类、国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一致的生态智慧。如果我们估价女权主义时,过多地依赖男性世界对女权主义本身的反应,反而忽视女性对自身命运和遭际的觉知和觉醒的范围和程度,忽视女性对自身的重新塑造和定位的渴求的强度,忽视女性把自身和宇宙进行协调统一的考量的博大胸襟,其结果只能造成对女权主义理解的迷障。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aking its point of departure in the idea that language is never neutral but always coded in the masculine or the feminine (Irigaray),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gendered coding of Religious Education teaching and how this coding interplays in shaping relationships and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As recent research shows, debates about religion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ggressive in many Western democracie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is not unaffected by this. Drawing on Luce Irigaray’s notion of sexual difference the paper argues that RE tends to have a masculine coding in its overemphasis on beliefs, creeds and concepts. This not only positions both girls and boys as feminine in relation to (masculine) religion, it also fails to offer the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religious life so well needed toda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outlines briefly, theoretically and methodologically, the larger study of which this paper is part. The second offers an exposition of Irigaray’s thinking on sexual difference, and the third relates her philosophy to three empirical examples. The paper ends with a summary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argument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language matter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