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旭东 《兰台世界》2014,(5):156-157
清代福建土楼规模通常较大,往往有数十户乃至上百户人家一起居住,以圆形居多,通常被称为“圆寨”或“圆堡”,具有高度的抗击外部干扰和入侵能力。本文就将针对清代福建客家土楼的安全防卫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设计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巧妙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而且整个宅区的布局合理,适应了福建客家人聚居的生活需求与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黎洁  陈珍珍  王歆瑶 《大观周刊》2012,(4):26-28,30
:随着福建土楼的“申遗”成功,土楼不再是“深闺少女”,如今它迈着大步走向世界。土楼的古朴与沧桑、精致与恢弘、神秘与奇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者与观光客。“申遗”成功为土楼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一系列的商业化运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土楼及当地居民。本文以“申遗”热和商业化运作对土楼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为重点,探讨福建永定和南靖两地土楼商业开发过程中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在分析福建土楼特有的地域文化、商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福建土楼的保护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保护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10):52-54
内容说明:《福建土楼建筑》系统地介绍了福建土楼的分类形式与建筑特色,从单体建筑到群体聚落、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构成、从建造技术到细部装饰、从防卫性能到民间风俗,逐一展现详细剖析福建土楼的整体风貌、个性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同时深入探讨了福建土楼产生与发展的进程,圆形土楼形成的原因。对福建土楼这个活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以及永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以“楼谱”的形式,翔实介绍了近70座典型土楼。分列62幢典型土楼的调查资料,结合建筑平、立、剖面图及照片,为各学科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陈胡芃 《大观周刊》2012,(35):61-61
1、充分挖掘漳州土楼的独特特征,重构漳州土楼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的内部价值链,打造适合福建本土特色的“土楼”旅游品牌,寻找适用于本土的“土楼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林琳 《大观周刊》2012,(5):9-10
建筑大师们把福建土楼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建筑”;文学家们赞叹它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当福建土楼的神秘面纱被揭起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深邃的文化积淀;当无数人为它着迷时,摆在福建土楼面前的是一条漫长、需要不断探索的文化之旅。  相似文献   

7.
正福建龙岩永定县新闻宣传与网络管理中心始终把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视为锻造新闻精品的必由之路,受益于"走转改",也写出了一批新闻精品。如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的《洪涛砥柱——记在"6·18"抗洪救灾中牺牲的永定县共产党员王树先》、《支部建在网上党员"流而不散"(主题)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永定县,探索创立"土楼e支部",让大学生流动党员有了真正的"家"(副题)》等。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23,(3):44-47
<正>本书集中讨论了17座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展现了千百年来建造的中国民居的精美范例,包括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学者书斋、明代简舍、富商宅邸、清代大院、福建土楼、古城民居等。书中将中国民居看作一种建筑类型,对民居形式的地区差异与民居类型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鸟瞰式梳理,借助丰富的照片、版刻图画、历史图像、技术图纸,为读者生动地展现出了一个国家独具生命力的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访谈、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申报"世遗"前福建省华安县大地村土楼群的旅游市场状况,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土楼旅游地的规划与建设、区域合作、市场定位、宣传促销、产品设计等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清代大环境为宏观背景,探讨福建书院及其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来具体微观探究,分析其发展、兴盛的原因及嬗变之历史脉络,并列举鳌峰书院、正谊书院、致用书院等清代福建书院及其藏书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清代福建书院藏书事业的兴盛还体现在对书院藏书楼建筑和设计的严格要求,本文亦从该视角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12.
探访安贞堡     
又有机会再过闽中山城永安,这一回,我不像第一次那样独自一人急匆匆直奔名的桃源洞,而是和参加福建省首届青年档案学术论坛的多位青年同仁一道,驱车绕过重重崎岖山路,去探访位于万山丛中的槐南乡洋头村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奇观——安贞堡。坐在颠簸的吉普车上,望着车窗外美丽如画的山区景色,思绪飞翔,不禁想起1988年我购买的那本《福建民居》大型图书,封面图案就是安贞堡那独具特色的雄姿。在八闽大地多姿多彩的民居中,为什么不用闽西土楼,而惟独选中这座中轴严格对称又层层飞檐翘脊的古堡式民居呢?  相似文献   

13.
清代泉州著名藏书家不下二三十家,龚显曾就是其中之一。他毕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购书、抄书、刻书,藏书达7万余卷。龚显曾与他的"薇花吟馆"藏书及"诵芬堂"刻书在福建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清代福建私人藏书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得到了重大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本文阐述清代福建私人藏书概况,分析其鼎盛原因及私人藏书特色。  相似文献   

15.
漳州土楼建筑造型奇特、规模宏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国之瑰宝。我们有必要着力进行土楼档案的收集,建立和完善土楼建筑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分家文书是了解一个家族分家情况、家族制度的重要史料。文章基于从目前福建出版的几本契约文书汇编本中收集到的四十余份清代福建分家文书,阐述家族制度在这些分家文书中的印记,从而探寻清代福建家族制度中的几个特色,如格外偏重男丁,重视家族公产,坚持聚族而居的建筑风格,强调在家族中有重要发言权的角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西风已走洞庭波,麻豆庄中柚子多.往岁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这是清代福建巡抚王凯泰咏台湾特产麻豆文旦柚的诗."麻豆"即今台湾台南县安定乡麻庄,"文宗"指的是清代咸丰皇帝,"平和"指盛产文旦柚的福建省平和县.清代咸丰皇帝嗜爱平和县文旦柚,认为这是天下最佳的柚子."文旦"一名出自闽南一个姓文的演戏花旦,她把名优柚苗从古代岭南引植闽南,因以得名.文旦柚粒大、皮薄、肉白、汁多,酸甜适口,历代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成为闽南著名水果.  相似文献   

18.
林则徐,福建福州人,清代著名爱国将领,是我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他的精心构思策划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写成《海国图志》,详细阐述了对外开放思想、世界各国地理交通状况和武器轮船制造技术.当时此书被中国留学生带往日本,得到日本高度重视和效仿,促使日本后来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酒泉图书馆藏有最早的《海国图志》线装本全套15册,书中绘制有清代世界地图、通往西方各国的海陆交通路线图、轮船大炮制造各部件工艺及组装使用图谱,对于研究清代政治外交军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档册"为标的词对清代403种文献进行了检索与分析,对"档册"一词的组词类型、基本含义和在清代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做了统计和分析,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清代"档册"一词在清代的使用和演变情况。对"档案"一词出现的渊源起到了旁证的作用,也对清代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加深了了解。有利于我们了解清代档案术语的演变和清代档案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9月19日,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献集成《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新书发布会暨赠书入台仪式在福建会堂举行。《闽南涉台族谱汇编》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项目,共100册,汇集闽南地区涉台民间族谱100种,均为首次披露。此次编辑出版的族谱绝大部分修纂于清代和民国年间,有少数修纂于明代。这些族谱"生以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