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达尔文进化论作为一种解释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科学理论,拥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进化论成为胡适自由主义编辑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胡适的编辑思想渗透着与达尔文进化论相通的渐进论、实证观和自由观,所形成的自由主义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2.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是目前传播界被冠以头衔最多的学者之一.作为一位媒介技术论者,莱文森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他是北美媒介生态学派第三代旗手,也是纽约学派的领军人,他以"媒介进化论"为核心的媒介理论奠定了他在环境学派中的地位.莱文森的媒介思想受到进化论、哲学进化知识论、媒介环境学的三重滋养,以此形成其独特的媒介进化论.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严复不直接翻译斯宾塞的著作,却首先翻译批评斯宾塞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以为,《进化论与伦理学》能为严复普及达尔文的理论,进而宣讲斯宾塞的思想提供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梁颐 《新闻世界》2014,(4):269-270
北美媒介环境学的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为媒介技术进化引入了认识论哲学基础,形成了奠定他学术地位的媒介进化论。媒介进化论在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跨学科思想的帮助。媒介进化论借用并补充了达尔文的思想,糅合并升华了坎贝尔的思想,延伸并修正了波普尔的思想,并以自己的哲学框架对信息技术本质进行了展现。  相似文献   

5.
1903年(续)6月27日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摘要在《苏报》上发表,题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该文充满民主革命思想,以进化论作武器,对康有为的尊孔保皇理论进行了系统清算,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批判改良派的公开论战打响了第一炮。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理论与中国图书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图书情报学受后现代主义影响越来越明显,但误读颇多。后现代理论核心是非中心论,否定二元对抗;方法是多元并置,而不是直线进步。蒋永福建构"后现代图书馆学",所采用的不是后现代的思维和方法,是线性进化论的旧思维模式,以新代旧,犯了用"一个中心"代替另"一个中心"的错误。郑敏的结构-解构理论,真正做到"视界融合",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图书馆学融合后现代理论,提供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其宣传观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宣传观被赋予具体而特定的思想内涵,显示其不可磨灭的理论价值和独特贡献,既为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其情境作了生动的注脚,也为中国共产党宣传观的整体构建提供了历史性观照的视野.中国共产党宣传观的中国之治、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主要体现为: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导向、坚持以制度化建设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原动力和驱动力,这些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李涛 《新闻界》2012,(3):36-41,64
传播学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正由"学科意识"转向"问题意识",打破学科"老死不相往来"的分界而走向以研究问题为主旨的跨学科、统一的社会科学研究。本文回溯了19世纪欧洲进化论思想对当代传播学的影响,通过强调个体、群体和传播网络系统之间的动态互动,从人类社会进化的视角来确立传播学在"走向统一的社会科学"中可能的研究路径和学术位置。  相似文献   

9.
胡道静:“媒介是人体扩张”的最早提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祥 《编辑之友》2015,(9):100-103
1946年,胡道静提出“媒介是人体的扩张(延伸)”的观点.该观点的提出既出于他对进化论的深刻理解,又从另一个侧面为进化论思想提供了注脚与阐释.在他提出这一观点18年后,麦克卢汉提出了同样的论断.对“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扩张)”的观点,人们只知麦克卢汉,而不知有胡道静.这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我国大量译介有关,更与学界对两者的媒介研究重视程度不一的状况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为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留下了丰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包括丰富多采的毛泽东新闻思想。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毛泽东新闻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新闻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处于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之中,而价值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意指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进化论和价值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分析当下传统报纸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一书在中国历史语境、东方思维和古今中西比较的视域下,对中国古代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史实描述,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作者利用古今中西会通的思想方法,以古论古,以古鉴今,为我们呈现出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整体脉络,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历史书写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书写也进入了一个勃兴时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从价值取向看,这些研究采用进化论作为预设进行书写.进化论的新闻历史书写,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想象所宰制.它不仅锚定了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的历史想象,同时也规范了新闻历史的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反过来又形塑了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严复(1854-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治制度,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严复自称“天演哲学家”,他从传播达尔文进化论(他译为“天演论”)开始了他的“西学”介绍工作。他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个时期。值得指出的是,严复在翻译介绍“西学”的过程中,曾概括地阐述过翻译理论,谈论过版权和版税问题,而且他同1897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有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严复在近代中国的翻译史和  相似文献   

15.
谷朝众 《兰台世界》2012,(30):64-65
墨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墨子首次把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培养“兼士”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张晶 《新闻知识》2012,(9):99-100
谜米学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型理论,它为研究语言及文化发展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谜米学为理论依据,以网络流行语"伤不起"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及其内在生成机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E·迈尔先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进化生物学权威,是综合进化论(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创导者之一。他同杜布赞斯基、赫胥黎(T·H赫胥黎之孙)、辛普森等六位学者一起于1947年共同创立了综合进化论理论。此后,迈尔先生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他发表过数百篇学术论文,在系统动物学、物种、综合进化等领域都有颇具影响的专著。《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是他晚年所著的有关生物学研究思想和方法论,具有科学哲学倾向的一部生物学历史著作,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一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世界级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恢廓风度。 一般书写历史总要包括时间的界线、朝代的更替、历史事件的影响等等,所强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以来,随着图书馆权利以业界学者为主要传播主体,以专业期刊为研究载体,以图书馆学会为联结促动枢纽,以各类会议为宣讲渠道的发展,图书馆权利思想在我国图书馆界得到了广泛传播,使得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和实践因外来权利理论的本土化而有所改变,我国的读者服务制度也因此得到了发展。这种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实际是图书馆权利思想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文章主要探讨了图书馆权利思想移植及本土化现象之关联。这种关联,既表现为国际"人权"、"知识自由"等相关理论因多元文化存在理论维度上的相对性,也表现出由于中外政体不同,社会文化、习俗和道德观念的差异,使图书馆权利思想的移植与本土化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董浩 《青年记者》2016,(29):107-108
自严复把《天演论》译进中国以来,进化论的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古代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的书信新闻,在近代也面临着如何生存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媒介进化的角度来谈民国报刊读者来信本体的产生、传播机制及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进化认识论对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罗·莱文森在波普等人的进化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技术进化认识论的思想,认为技术在客观知识与认识能力的进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强调技术作用的进化论思想,贯穿于莱文森整个媒介理论,形成了其非媒介决定论与技术乐观主义的倾向,认为媒介的发展有着补偿原有媒介缺陷与人性化的趋势,并进一步指出,技术(媒介)在知识与世界的关系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