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法制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清末法制改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清末法制改革的缘由、过程及其结果与其特定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清末法制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中国法制变迁过程中,清末法制改革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清末法制改革的缘由、过程及其结果与其特定的政治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张利荣 《档案》2008,(1):45-46
近代中国警察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漫长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之一。它既是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延续,又是西方近代警政体系的移植,是近代中国社会艰难转型中所引进的西方法制系统中颇显成效的一部分。社会转型时期,治安往往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正常发展。古今中外,莫非如是。因此,研究近代中国的警政建设,包括研究相对落后区域的警政建设历程,探究其得失利弊,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对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现今社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灏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3):93-96
《盛京时报》凝聚了大量清末法制改革与近代法律体系构建的史料,包括晚清与民国法规、民国修约运动、司法体制改革、判词案例、地方法治建设、法政教育资料、法制论说等法学信息。该报以静态的文本动态地记录了近代中国与东北地区的法制建设及法文化转型情况,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法制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新闻法制史上的重要一页,清末新闻法奠定了中国新闻法制近代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清末颁布的新闻法律法规出台背景及具体内容的分析,试图找出其对今天新闻立法所带来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总主编:倪延年出版时间:2015年12月定价:1200.00元(6卷8册硬精装)全书共6卷8册,即"古代卷""近代卷""当代卷""港澳台卷""史料卷"(2册)"年表索引卷"(2册),计570余万字。该书在坚实的史料基础上,系统叙述中国新闻法制从早期原始起源,历经古代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古代新闻法制的近现代嬗变,近代新闻法制发展,红色新闻法制产生发展和向当代新闻法制的演变,以及当代新闻法制的发展、曲折和成熟的数千年历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法制中不仅存在契约规则,而且存在契约观念。中国古代契约观念虽与近代西方契约观念有很大差异性,并具有自身的缺陷,但对于当代公安工作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菲 《兰台世界》2013,(28):139-140
清末修律的主持人沈家本是一位公认的律学专家,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最杰出的法学家。他通过修订刑法、变革刑事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开启了中国刑法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凌争 《今传媒》2012,(6):32-33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新闻法制制度在曲折中发展。北洋政府的新闻立法在客观上推动了新闻法制制度完整化,但本质是抑制和阻碍新闻自由。北洋政府通过新闻立法,以保押费、预先审查、禁载事项、错误解读宪法、恐怖统治等方式对新闻自由进行干涉,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的贡献。他领导和创建了多所图书馆 ,为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中国传统目录学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大大推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中国社会近代化演进过程的肇始、酝酿、曲折发展及被动推进等不同阶段中的中国新闻法制的嬗变过程和中国社会近代化演变进程和中国新闻法制近代化嬗变完成的时间起点及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吕海寰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然而对他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通过在商约谈判过程中作为商约谈判代表的吕海寰的版权保护思想和意识的研究,认识中国版权保护意识的发展及版权保护法制的建立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两次法律革命与新闻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两次具有实质性变化的法律革命,引领了新中国新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推进了中国新闻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新闻法制因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对法律革命及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总体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海江  李玲 《出版发行研究》2018,(4):100-102,85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出版业重要转型期,西方现代版权思想伴随“西学东渐”潮流传入中国,与中国古已有之的版权保护萌芽交织.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新兴民营出版机构面对其时严峻的翻印、盗版局势,着力推动版权由人治向法制、由出版者本位向著作者本位转变,并为切实推动版权保护积极组建同业联盟.一系列的版权实践也构成中国近代版权文化发展的强大源流之一,推动中国版权文化由古代萌芽向近代意义的历史蜕变.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法学思想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法制体系的构建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民国的建立,我国近代新型法制体系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雏形,特别是在审判制度的设置及其审判原则的实践,都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法学思想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法制体系的构建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民国的建立,我国近代新型法制体系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雏形,特别是在审判制度的设置及其审判原则的实践,都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清末商事立法作为我国近代最早的专门商事立法,开创了私法在我国立法的重要地位,并对民国时期商事立法的影响十分广泛。因此,清末商事立法,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01年清政府推行的"新政",涉及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法制改革等多个领域。此期新式体育在新军的广泛推广,是我国近代体育史和军事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本文认为,清末新式体育在新军中的推广,在促进我国体育观念的革新和社会体育的发展,推进中国军队近代化发展进程等方面具有发人深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制新闻如何写作,如何给予一定的解释赋予其特有的意义?笔者认为,解释法制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用法理的视角探求法制新闻事件背后的真实,可对社会或民众产生深层次的影响,更多更精义的法制新闻事件的解释性报道展现给大众,不仅会提升法制新闻自身的品位,扩张与延展法制新闻的生命力,而且更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的一个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石印技术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于近代大量书籍以及画报等出版物的印刷具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对中国近代石印术及石印书报的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