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方式主要表现为顺从性接受、认同性接受与信仰性接受三种。顺从性接受作为一种非理性接受,包括从众性接受和服从性接受,是认同性接受和信仰性接受的基础;认同性接受作为一种自觉接受方式,分为情感认同、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是顺从性接受向信仰性接受发展的桥梁;信仰性接受作为一种高级的接受方式,是顺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因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风尚.  相似文献   

3.
商务汉语供求分析与因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专门用途汉语中商务汉语的开发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对商务汉语的供求状况作细致分析并提出因应策略,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供求状况:供应短缺、需求强烈;因应策略:开发商务汉语资源;优化商务汉语师资;改革商务汉语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问题,既要反对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而偏离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教条主义倾向;也要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一概予以否认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此基础上,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表明,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居于指导地位,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直接体现于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质量反映在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学术性同革命性、意识形态性统一在一起,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和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其科学性或学术性和人文性双重维度上饱受质疑,这不仅仅是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真的误读,同时也是由于教材式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文精神的严重忽视和宣传式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论断、轻论证所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建立了科学的人学理论,进而带来了人文精神的划时代的变革。基于彻底的实践精神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首先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自觉统一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9,(3):86-90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通过SWOT分析法对自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状分析,发现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包括:利用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自媒体优势,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增强防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加强自媒体监管,利用自媒体平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8.
从照顾照顾者视角出发,以济南某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对机构中自闭症儿童照顾者的压力源及压力因应方式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家长所采取的积极或消极的因应方式与孩子的进步程度相关,同时根据与孤独症儿童的关系亲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面临的有形的压力相对而言是暂时的、非主要的,最根本、难以释怀的则是无尽的等待、无助、无望和挫败感。  相似文献   

9.
彼得·V·齐马在《比较文学导论》中以外部互文连接社会方言、语言情境、话语,从意识形态批判立场通过类型学、发生学研究建构对话的比较文学,突出意识形态批判在文学接受、文学翻译、文学分期研究领域的工具性作用,研究“地区间性”的多语文化生态下文学复调性、多语性、对话性和非中心性,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学派”多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性是公共哲学教育的重要特性,由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所规定,是公共哲学教育改革讨论中的焦点之一;公共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科学性相关联,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形式的能动作用;科学贯彻公共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必须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关系,特别要注意正确处理理论和现实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