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戴建华  薛恒新  李晖 《情报杂志》2005,24(6):20-21,24
动态联盟是实现敏捷制造的基本组织形式,动态联盟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基础。讨论了动态联盟环境下企业信息系统的新特点,介绍了一种按功能划分的、基于组件技术的动态联盟企业信息系统软件构架,提出了在软件架构支持下,利用组件技术构建动态联盟信息系统的观点,并给出了构建动态联盟“plug-and-play”信息系统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已转向供应链管理系统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系统要求企业组成动态联盟,不同企业在加入供应链联盟时能方便地集成到原有供应链信息系统以实现企业之间信息共享。研究方向是基于Web服务技术构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基础体系架构,提供面向服务的动态集成。  相似文献   

3.
企业动态联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一种组织运作模式,它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战略。本文论述了企业动态联盟的基本理论,详细分析了动态联盟对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动态联盟的有效运作,最后探讨了动态联盟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外部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动态联盟已引起企业界的广泛重视。深入分析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动态联盟的支撑作用,并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动态联盟设计平台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动态联盟协调中心。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艳秋  徐静 《情报科学》2003,21(8):873-876
动态联盟是21世纪企业理想的合作模式之一,能给成员企业带来许多优势。本文从动态联盟企业的组织模式入手,探讨了动态联盟企业的信息系统特征及系统的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6.
针对应用系统健康度检测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的健康分析方法,所述信息系统包括若干个具有关联关系的监控组件,包括:基于告警风险影响值以及可用性值获得每个监控组件的健康度;以及基于所有监控组件的健康度获得信息系统的健康度。本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发现系统的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7.
徐作宁  陈宁  武振业 《软科学》2006,20(2):71-75
提出了一种适应动态环境的战略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基于核心能力理论、演化竞争理论、动态竞争理论,吸收传统SISP方法与演化SISP方法的精华,强调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重视全过程的环境扫描,集成规划与实施,认为规划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网络动态信息联盟及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秋萍  陈建辉  焦允 《情报科学》2006,24(10):1542-1545
在经济全球化的异常激烈竞争下,企业要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实现产销敏捷化,需要建立快速信息反馈体系.网络动态信息联盟就是应对这一需求而提出。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动态信息联盟的概念和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动态信息联盟的组织模式,最后,展望了网络动态信息联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外部网络为企业突破性创新在模糊前端阶段获取新颖的视野与创意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基于来自产业创新联盟内的257份联盟成员企业问卷,本文探讨了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对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并考察了联盟网络结构(关系依赖、结构洞)与环境动荡性(技术动荡性、竞争强度)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关系依赖、结构洞、竞争强度正向调节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技术动荡性负向调节战略联盟技术多元性与焦点企业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动态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情报杂志》2006,25(9):81-83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商业机会转瞬即逝,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一种以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为主导的市场竞争环境。面对这样的挑战以合作求竞争已成为各国企业的共识。动态联盟就是当今最有效的合作方式之一。分析了动态联盟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外部条件,从经济管理和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动态联盟的特征,并将动态联盟与传统联盟、动态联盟与合同型联营、企业集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思考的原理,分析知识供应链知识创新的系统模式,从企业和知识供应链两个层面对知识供应链知识创新动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动力因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据此构建知识供应链知识创新动力系统循环模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新型工艺创新组织结构——虚拟动态联盟,并分析虚拟动态联盟的概念、特征、组织架构以及生命周期,提出工艺创新在虚拟动态联盟中的组织流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从知识转移视角探讨权益结构和知识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该模型将联盟成员的战略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决定转移核心技术还是普通技术进入联盟合作创新;第二阶段,联盟成员根据自身的学习和获利情况决定是维持还是退出联盟。探讨维持或退出联盟两种情形下的Cournot-Nash均衡结果,研究不同均衡状态下权益结构和知识学习能力对联盟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联盟运营及成员间动态合作关系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R(Reality实体)&V(Vitality虚拟)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创新经济范式,能够灵活地利用文化产业的隐性资源。以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化产业R&V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解释文化产业R&V战略联盟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建立现实产业和虚拟产业之间联盟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根据联盟的期望收益,得出联盟的最优稳定策略,最后对文化产业R&V战略联盟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文化产业R&V战略联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态联盟中防范道德风险的激励--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英 《科技与管理》2005,7(2):45-48
激励—监督机制,对于防范道德动态联盟内的风险联盟有重要意义。在廖成林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盟员对联盟的亲和程度,这一被忽视但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研究激励一监督机制的实施条件与最终达到的效果,从而对动态联盟中存在的道德风险体系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动态联盟的复杂性,提出企业动态用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可以用综合集成研讨的思想解决其组织与管理问题。给出了动态联盟研讨厅体系的框架,并着重探讨了它的几个关键部分,为动态联盟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战略联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2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联盟伙伴关系、网络嵌入性与联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强度在信任、沟通、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稳定性在信任、沟通与联盟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信息共享与联盟绩效关系中无中介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联盟伙伴关系对联盟绩效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拓展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对联盟内企业合理运用联盟内外网络获取知识和资源、提升联盟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动态能力视角下创新型企业联盟管理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捷  张振刚 《科研管理》2017,38(1):81-90
联盟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基于形成动态能力的不同组织惯例和常规,企业联盟管理能力在理论上包括组织间协调、联盟组合协调、组织间学习、组织感知和联盟组织变革五个要素。通过对珠三角313家创新型企业的调查研究,采用高阶因子分析检验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联盟价值创造产生影响时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联盟管理能力对于联盟价值创造具有正向的影响,联盟管理能力在联盟发展对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在联盟经验和联盟组织结构对于联盟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新产品开发下的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的问题,分析并总结新产品开发下每个阶段动态联盟的参与者如何选择,并结合动态联盟的相关理论,建立基于新产品开发的动态联盟的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杨阳  单标安  汤淑琴 《现代情报》2011,31(5):173-176
战略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效地管理联盟,实现组织间学习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在动态环境下,将学习的变革过程和联盟演化过程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可以指导管理者更有效地管理联盟。本文通过总结联盟演化过程和组织学习的相关文献,从动态视角分析在联盟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组织间学习特征。在对联盟中组织间学习界定的基础上,归纳企业在加入联盟后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为我国企业联盟管理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