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认识新定义     
1、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理论,如何定义认识是直接关涉到认识论研究对象的问题。如何定义认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出版发行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可以见到两种关于认识的定义,定义一: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关于认识的经典定义,这一定义至少有两大缺陷,第一,它只顾及了认识的结果,而没有揭示认识的过程,第二,它抓住了认识的反映性,但对反映性的理解却是片面的,固然,认识的结果即知识或知识的体系——理论、学说等,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含着外部客观世界的信息,但是认识结果又不仅仅是人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通用哲学教科书中认识论部分的一些较为定论的界定和观点,如关于感性认识的定义、关于理性认识的定义、关于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提法、关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条件、关于“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关于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能够“完成”等,提出了不同的表述和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3.
关于信息论能否运用于认识论的问题,众说纷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认识上的差异性,渊源对信息本质认识的差异性。据统计,关于信息概念的定义,仅公开发表的就有39种之多。这种对信息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性,不能不影响到对信息传输过程及其与认识过程相互关系的认识。笔者认为,随着信息论与信息科学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研究二者之间的动态过程的共同特征及相互关系,无论对于哪一个方面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如何发生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学说。从古代认识论发展到近代认识论,马克思从根本上结束了以往人类认识史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传统,开创了认识论的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实践视角的解读是从真正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实质的把握。基于实践视角对真、善、美进行理解与研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是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事实和意义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对象。近代认识论把认识是否符合事实作为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把形成关于事实的客观知识作为认识的最高目标。在现代认识论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认识的主体间性等问题受到重视,对客观事实和客观知识也提出异议。意义作为另一种认识对象受到现代认识论的关注,如何达成意义的共同理解成为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第六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什么是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认识论的两个特点:①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发展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息论能否运用于认识论的问题,众说纷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认识上的差异性,渊源对信息本质认识的差异性。据统计,关于信息概念的定义,仅公开发表的就有39种之多。这种对信息概念认识上的差异性,不能不影响到对信息传输过程及其与认识过程相互关系的认识。笔者认为,随着信息论与信息科学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研究二者之间的动态过程的共同特征及相互关系,无论对于哪一个方面的发展来说,都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考虑到现在对信息概念理解上的差异性,本文先对以下二点进行界说。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的根本观点是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它揭示了人的实践能动性对于认识的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观点,就是关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发生、发展,和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展示和表现。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多年来哲学界是做了充分研究的。对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刘萌生 《教书育人》2013,(15):72-73
发生认识论创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它是皮亚杰长期从事多学科研究,对以往人类的思想成果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结果。皮亚杰认为,探讨认识的发生,必须首先确定一个出发点。他批评传统的认识论只研究人的认识的高级形式,不注意也不研究人的认识的低级形式和原始发生,因而不能科学地解释认识是怎样发生的。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的认识,其中最核心的观念就是关于人的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儿童的认知建构过程这两个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哲学教学中,多年来一直流行着认识开始于经验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它是划分认识论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标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认识开始于经验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说法,始出于《实践论》。我认为,《实践论》的这句话不是对认识论的唯物论作全面的历史的概括,或者给认识论的唯物论下一个定义,或者把它作为划分认识论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标准,而是就认识论的唯物论的认识开端的特点讲的。换言之,认识论的唯物论都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但是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的,并非都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从哲学史来看,在主张认识开始于经验的人中,有的是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学中,关于“重量”的定义,常见有两种形式。其一,“重量”就是重力;其二,“重量”乃是作用于支承物上的力。这两个定义是用不同的力定义了重量。下边,我们讨论究竟如何定义较为恰当?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上认为“重量”就是重力,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并且这种认识已经习以为常,成为人们的习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哲学中,老子率先把"道"的问题引入了认识论,这意味着把认识问题与本体论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把认识问题提升到形上学层次上来进行探讨.老子哲学以其否定性的形上学方法为其认识论的总体性方法,对什么是"真知"、如何获得"真知"等认识论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看法,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典型的东方文明特色的认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发表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的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理论。经过毛主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是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是认识依赖于人民群众,认识是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这两个特点又可以统一成为认识是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来再回到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保证了领导政党和领导者的思想符合于客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它是唯物史观基本确立的标志,但是《提纲》并不是平铺直述地阐叙唯物史观原理然后加以论述,而是从认识论入手,以认识主体的突破为契机,正确解决了主客体的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解释了“社会实践”这一概念,完成了认识论的革命性变革,进而以科学的认识为向导,通过“实践”这个桥梁,很自然地把我们领进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如何对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客体进行自身的规定,以及如何处理主客体二者的关系,是区分新旧认识论的关键所在,而对认识主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哲学界向来有“广义认识论”与“狭义认识论”之说。前者是在“哲学就是认识论”意义上讲的;后者则限于“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学说”,即以认识这一精神活动为对象的学说。这里,我想从后者的角度,谈一谈作为认识论对象的“认识”,应该包括什么,  相似文献   

16.
关于认识来源的问题,涉及反映论与实践论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甚至牵连到整个认识论的结构和体系,因而引起理论界的热烈讨论,这是一件好事,它将推动认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什么是认识的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有的说:“认识的唯一泉源就是物质世界”;有的说:“感觉是认识的泉源”;还有的说:“实践是认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作为著名哲学家,提出众多哲学观点。其中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本质、来源及规律的科学理论,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世界存在众多复杂的认识现象,需要对其高度概括,进而总结出基本规律,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成果。本文则从认识基本规律来谈认识规律与认识方法论体系的建构,以望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更深层次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认识对象的探讨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认识对象只能是客体——人化自然部分,而不是整个物质存在。因而认为客体是认识论范畴,而物质(存在)则只是本体论范畴,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没有认识论的意义。另一种观点坚持物质世界都是认识对象,但又否认用客体人化自然范畴说明具体认识的必要性。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看到物质和客体的历史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如何把握列宁认识论的本质,如何看待列宁认识论的现代价值,这涉及对能动反映论的历史定位问题,涉及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问题.反映论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确认了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并对认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对真理的“质疑” ,把人们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语言的世界、文本的世界、符号的世界 ,而不再是那个完全独立于语言世界之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世界 ,这是不可取的。但这一“质疑”引起了对我国现行的哲学教材和认识论专著所普遍界定的真理定义即“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的思考。如何在“质疑”中完善真理的定义是本文所作的一个尝试 ,即将真理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 ,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