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鲁迅与胡适的关系终其始末是"和而不同",其基调是"和",具体表现在:鲁迅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贡献以及胡适的学术研究成就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胡适对鲁迅的白话文创作实绩、前期的杂文创作以及小说史研究等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鲁迅和胡适的"和"是统一在其现代文化理念上的"和",而他们的"不同"则是在"和"的前提下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其具体的文化方法和策略的差异上。鲁迅与胡适的"和而不同"恰好说明他们作为觉醒了的"真的人",在确立了现代文化理念之后,其主体性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这确保了五四新文学在其后的继承与发展中并没有被定于一尊,其历史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胡适同是二十世纪两位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巨人,可我们注意到,他们在政治层面上的建设上亦有着独到的建树,他们都有着强烈而持久的参政意识,不同的是,鲁迅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政治的反思与批判,胡适则注重现实制度的改良与建设。  相似文献   

3.
胡适与鲁迅     
过去近百年中,胡适与鲁迅都曾被尊为"现代孔子",也被骂为"封建余孽"或"帝国主义的走狗";特别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上,大多被说成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实际上,胡适与鲁迅是人不是神,都是食人间烟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一生既是朋友,也是同事,既有交情,也有分歧。他们在思想和学术上多有成就,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不同的知识分子代表。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胡适对于中国化精神的理解和国民灵魂的认识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尤其在“五四”革命最开始的阶段,他们的见解恰恰代表了中国近代化史的进化过程中最为典型的两种公化方式,鲁迅从进化论进步 到唯物史观,胡适从实现主义转移为新儒学观,鲁迅孜孜以求的是深刻的化反省意识,而胡适为之奋斗一生的是一种自由人的自由主义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胡适与鲁迅,注定是个永远说不尽的话题,在20世纪前半叶复杂的的历史坐标上,他们早已被符号化。如果能把鲁迅和胡适放在更大的历史尺度来看,在他们的文本之外,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中国动荡历史的关系,来看待这两个人物的选择,他们的影响,可能我们会获得许多新的感受。有时候,我会想。我们对国民党的历史,胡适与国民党政权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新文学天穹的两位巨星,鲁迅和胡适是互为镜像的知识分子。他们从同一营垒中的革命战士到分道扬镳,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后来,鲁迅思想开始"向左转",逐渐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精神领袖;胡适却不断向自由主义思想靠拢,终于成为蒋介石的重要"诤臣"。实际上,他们在政治立场和文化态度方面的迥异选择,是由于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鲁迅和胡适都是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智者,肆意抬高或贬损其中一方,都是一种非理性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讲述人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上,我照样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提问。此时,有学生说:对于人,好像主要是研究其共性,一些哲学也是这样的,为何要强调人的个性及其发展呢?我答:也有一些哲学是研究人与人是如何不同的,并非所有哲学都是在研究人与人如何相同。还有一些学问是专门研究某某为何只是某某而不是别人。例如,有些人研究鲁迅,有些人研究胡适,研究鲁迅为何是鲁迅,胡适为何是胡适,而并非别人,这种研究就在研究他们为何与众不同。世界上只有一个达芬奇,只有一个牛顿,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只有一个马克思,只有一个孔圣人,只有一个蔡元培……他们可…  相似文献   

8.
一鲁迅和胡适 对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文化的形成来说,鲁迅和胡适无疑是两座巨峰。这两个人在某些方面,有着奇妙的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这样认为,并不是说他们的政治立场,而是说在恋爱和结婚这一个人性的经历方面。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胡适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们在现代儿童教育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与实践,形成了“幼者本位”、“自立成人”等科学教育理念.但是,胡适与鲁迅在儿童价值观取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认识和发掘两位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汲取其教育精髓,对于矫正、更新当代儿童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鲁迅胡适性格的比较研究,迄今为止,仅停留在表述其性格的表层特征这一层面上,尚未触及其深层部位。本文较为深入地揭示了鲁迅、胡适二人的隐性性格特征,并且指出:不屈不挠、执着坚定是他们性格的灵魂和本质特征,也是他们性格的十分相似之处。同时论及了形成他们性格差异的特定历史时代、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11.
胡适与傅斯年一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在他们交往中,傅斯年始终都愿为胡适效力,但也只有他敢直面批评胡适。在学术方面,他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行政办事方面,胡适却远不如傅斯年。他们都不愿参加国民党政府,愿在政府外做"诤友",但最终都黯然离开大陆。  相似文献   

12.
金晓邨(金景芳)和金静庵(金毓黻)是我国著名的东北籍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工作关系相识、相知,进而结成"甘苦与共,学兼师友"之谊。文中根据二人关于彼此交往之记述,对两位史学名家之间之交谊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3.
Mr. Rabbit     
Mr. Rabbit was always doing things that made other people angry and they wanted to catch him. But it was very hard to catch Mr. Rabbit.  相似文献   

14.
汉代滑稽盛行,三曹除以传统的形象示人外,他们还有鲜为人知的滑稽的一面。无论是曹操的"为人佻易无威重"、曹丕的"技能戏弄,不减若父"还是曹植的"启后世小说调侃法门",都能让人饶有兴趣地看到汉末思想解放在他们身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先生的一生是哲学家的一生,也是不断反思的一生。冯先生的哲学之思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采用了哲学的与哲学史的两种不同的论方式,而两种方式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初开始的戴震研究热,历经百年而至今依然.戴震在治学取径、方法论、目的论及批评宋儒诸方面体大思精,论述颇丰.钱穆、余英时作为戴学研究的重镇,他们的观点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某些结论是否成立尚可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7.
黄哲伦的《蝴蝶君》对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解构和颠覆,反映了美国华裔作家对西方文化的东方主义构想的抵制与反抗。但《蝴蝶君》呈现的另一种东方主义,让我们看到了身处两种文化冲突中的美国华裔作家既要力图摆脱西方主流文化强势影响,寻求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准确定位,又要争取主流文化认同的矛盾心态。《蝴蝶君》是黄哲伦文化策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胡钟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世界古代史专家,生前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会长。他在世界古代史、古代社会经济形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学界所公认的。不仅如此,他还曾涉足蒙古史研究,尽管其明代蒙古史领域发表的论著数量有限,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胡钟达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讨论他在明代蒙古史领域的建树,以表达对先生的怀念。  相似文献   

19.
This review essay affirms the work Mr. Red does with his students to support their learning about evolution and how his approach agrees with the realities of teaching evolution in the American South. It then shows how focusing on understanding, but not necessarily belief, adds to Mr. Red’s apparent neutrality a complimentary pedagogical approach that legitimizes more strongly accepted scienc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ttending to the deep conflict many rural students feel when they are asked to learn evolution.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索尔·贝娄文学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深入研究发现,从小说创作技法的角度来看,这部充分体现索尔·贝娄小说特点的作品有力地说明了索尔·贝娄是一位堪称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作家先后运用了意识流、歧义与反讽、象征意义、变换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交错等手法,而这些无一不是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