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作出版的初衷是为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资金来源,解决学术著作出书难的问题。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这一政策的出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却起了扰乱社会主义出版市场,涣散编辑队伍军心的作用。它的出现对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弊大于利。 1.协作出版并没有达到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目的从笔者经手或接触的协作出版问题看,真正的学术著作,作者是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搞协作出版的。大部分研究人员和大学教授是没有时间往返于出版社和印  相似文献   

2.
协作出版的惰性生存还能多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有创意的选题策划,对出版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分散、零碎的出版资源在整合中转化为社会需要的产品,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健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离开了核心竞争力,出版社则难以生存。近年来,图书出版中近乎弱智的政策化生存现象,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即在一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以协作出版(包销书)形式出版的图书不断增多,有的出版社出版的协作出版类图书,甚至超过了非协作出版类的图书。协作出版的图书,有不少是作者主动上门联系的,出版社的编辑用不着费很大的劲,只要缩编稿件。每年就能完成数万元的创收任务。长此以往,出版社的竞争力、生存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一、念歪了的“经”——买卖书号的缘起 80年代初,出版社逐渐改为自负盈亏,开始有了经济压力。但出版社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它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出版这类图书由国家包下来,现在只能给予数额极有限的“补贴”(指教材类),余下的亏空要靠出版社承担。而出版社自身要生存、要发展,财力不足是个普遍问题。怎么办?一些出版社采取“变通”之法——协作出书,为学术著作的出版找到了一个途径。国家有关部门随后发文认可了协作出书,但限定了较严格的协作范围,规定只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图书,后又扩大到党史资料,地方志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以下简称大学版协)成立于1987年,它是全国大学出版社联合组成的行业性社会团体。大学版协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为大学出版社服务的宗旨,在促进大学出版社间的团结与协作、研究出版工作、开展出版业务、进行对外交流与  相似文献   

5.
一是建立民族出版资金,鼓励民族出版多出精品。总署和国家民委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建立了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图书出版资金。第一批资助项目60个,资金135万元。第二批资助项目42个,资金金额达200万元。目前,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图书出版资金资助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资助金额将有较大增长。二是继续推进民族出版社与发达地区出版社之间的协作。从1997年开始,组织发达地区出版社与西藏人民出版社的协作出版,由发达地区出版社出资,西藏人民出版社提供出版资源,风险由发达地区出版社独家承担,利益双方共享。目前已协作出版35种图书,多种图书获奖…  相似文献   

6.
随着出版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出版社为了多出书,出好书,都先后在出书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采取资助出书、协作出书、代印代发等。下面,笔者就协作出书利弊谈点粗浅认识。协作出书就是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向出版社提交符合质量的书稿,经出版社审定同意后,再由作者(或出书单位委托他人)进行编辑加工,出版社负责终  相似文献   

7.
在出版改革中,协作出版、代印代发的相继出现,活跃了图书出版工作。但是,目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出版社违反有关出版管理规定,以协作出版、代印代发的名义卖书号;一批格调不高、质量低劣甚至内容淫秽色情的图书经过协作出版、代印代发进入了图书市场;超越规定的范围搞协作出版,造成了混乱。为了排除这些干扰,保证出版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关主管部门对协作出版和代印代发的图书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一)协作出版图书的范围,目前应限于学术著作、自然科学和  相似文献   

8.
拟这么个题目,绝不是耸人听闻。尽管新闻出版署对协作出版的范围曾有明确规定,然而考察整个图书市场,究竟有多少出版社严格遵守了呢? 倒是有不少出版社有意要打“擦边球”。如有些出版社,给编辑室甚至编辑个人分配书号,用以“协作”完成定额。其实,“擦边球”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进行图书外采工作过程中,发现出版社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滞销书,处理方式简单却浪费资源,而滞销图书有其实用性。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图书馆受经费限制,文献资源建设处于停顿状态,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加强出版社与图书馆间的协作,寻求有效途径,使滞销书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协作出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版社应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前提下制定灵活务实的政策,这样,通过协作出版的方式,出版社也一样可以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买卖书号:协作出版的异化暨南大学出版社严奉强1989年7月,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在全国出版社整顿协作出版、代印代发的通知》;1991年4月,新闻出版署再次发出《关于缩小协作出版范围的通知》;1993年10月,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于禁止“...  相似文献   

12.
抵制伪书,从书号管理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玫 《编辑学刊》2005,(3):56-58
我国的书号制度可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基本上是根据出版社的不同情况实行书号配给制,而国家出版社以外的单位无权获得书号.这一制度的初衷,当然也是想控制坏书的出版.但实际上却难以达到这一目的,当前伪书的泛滥更使这一制度性的缺陷暴露无遗,尤其是监管环节的缺漏.  相似文献   

13.
人脉资源:如何获取与开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出版业尤其是一个协作性非常强的行业.从小的方面讲,出版工作本来就是与作者协作、与印刷厂协作、与书店协作、与读者协作的过程:从大的方面讲,出版社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的合作,它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因为出版选题是开放的,读者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校对,它的作用与地位似乎并非不容置疑在出版业改革的几年风雨变幻中,它的存在也上演着分合聚散。在出版社的众多部门中,无论管理部门还是生产部门,校对科室都不是吸引眼球决定利润的要害部门,这样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部门,在出版社体制改革中会不会成为最先考虑减员、最先受到改革冲击的部门呢?一、贵社有独立校对科室吗?2005年5月—10月抱着探求了解兄弟出版社改革经验的初衷,广西科技出版社成立的《图书校对管理形态研究》课题组,向全国44家出版社进行问卷调查,征集编校管理信息。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校对…  相似文献   

15.
出版科是出版社物质生产的管理部门,担负着书籍物化过程中的印制质量管理,主要协作对象是印刷厂。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和情况。1998年春季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出版社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除了少数教育出版社订货较好外,大多数反而不如一些非教育出版社。有些教育出版社只订到几十万码洋,连当地一家古籍出版社都不如.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图书结构上长期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优化结构是当务之急———关于转变教育出版社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王春林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教育图书出版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和情况。1998年春季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教育出版社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不如一些非教育出版社。主要的原因是教...  相似文献   

18.
从一个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印刷厂发展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出版社,伍尔夫夫妇创建的霍加斯出版社(1917-1941)不仅满足了他们创建出版社的初衷,而且对英国乃至世界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霍加斯出版社在艺术和商业领域的成功绝非偶然:首先,出版者选择的是自己熟悉并擅长的领域;其次,市场定位准确,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创建品牌;再次,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及时调整发行与销售策略;最后,当出版理念日益受到商业化侵蚀的时候,果断放手,坚守理想.  相似文献   

19.
健康类图书的出版,一直是科普图书出版中的热点.从笔者亲自参加的2004年和2005年的几个全国性的书市和图书订货会来看,除专业出版社如科技出版社和医药卫生出版社外,一些非专业的出版社出版这类图书的广度和深度都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20.
总观200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最深体会是各个出版社的营销观念正在逐步加强。 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举办了14届,举办该订货会的初衷是订货。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普及,社店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大社已经与书店建立了“新书主发”协议,新书在一周内便可与读者见面。对这些出版社而言,其所能展示的对于书店来说确实尚未订购的新书也只限于10天左右内出版的图书,依靠如此少量的新书去获得大量的订单,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各个出版社对此订货会的热情与10年前相比有增无减呢?应该说,正是近年来这些出版社的营销观念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