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油诗拾趣     
打油诗相传为唐代南阳人张打油所创。一年冬天下大雪,张打油在县衙墙上写下《咏雪》诗:  相似文献   

2.
张俊 《初中生》2009,(11):14-15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通俗诙谐,不拘平仄,相传为唐代一个名叫张打油的人所创。  相似文献   

3.
趣话打油诗     
唐代有个张打油,善用俚误做诗。传说在一个雪天里,张打油诗兴大发,在一个宦官的院墙上挥毫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个宦官见弄脏了自己的墙壁,心中大为恼火,连忙叫门人传来张打油审问。张打油站在堂下回答说:“此诗不成格局,岂能是我张打油所为。倘若有疑,可当场出题试验。”宦官听后觉得有理,便让他以叛军兵临南阳,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为题做诗。张打油闻听此言,不敢怠慢,稍加思索便顺口吟道:叛军百万下南阳,也无援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宦官一听…  相似文献   

4.
打油诗趣谈     
打油诗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文学形式。它的来历,据说是唐朝时南阳有个叫张打油的人,平时喜欢作俚俗诗,一天,大雪纷飞,天地浑然一色,惹动张打油的诗兴,作《雪》一首:  相似文献   

5.
打油诗趣话     
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般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个由来有个典故。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  相似文献   

7.
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打油诗,据说是唐代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创造的。话说这一年冬天下了场大雪,四周一片白茫茫,张打油触景生情,随口咏出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的诗句。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虽然用的是文人不屑使用的通俗易懂的俗语,但独辟蹊径。尤其一个"肿"字,虽俗却极为传神,很得诗家练字之功效。通  相似文献   

8.
打油诗趣谈     
打油诗是我们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文学形式。它的来历,据说是唐朝时南阳有个叫张打油的人,平时喜欢作俚俗诗,一天,大雪纷飞,天地浑然一色,惹动张打  相似文献   

9.
唐代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文,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正因为雪大,  相似文献   

10.
《文科爱好者》2004,(22):33-36
学习要点预热 张老师:Hello,boys and girls!同学们:Hello,sir!张老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询问一个人长得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英语询问及表述一个人的模样。  相似文献   

11.
趣话打油诗     
据说唐代有一个名叫张打油的人,善于用俚俗风趣的话语作诗,所以叫做打油诗。其遣词造句不追求典雅和格律。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景却形神跃然。用语俚俗,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其实,打油诗和民间歌谣相去无几,都毫无粉饰,从中可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一些思想感情。这大约就是打油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传说唐代南阳有个读书人名叫张打油,平时很喜欢民间俚曲,随身携带小本子,将听来的俚曲收集在小本上,吟拼成幽默诙谐  相似文献   

13.
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辞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有人认为这类诗是因为风格上的“油滑”而得名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明朝杨慎(字升)考据,打油诗为唐朝一个名叫张打油的人所首创,因其作过一首《雪诗》,诗日:“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从此以后,凡是通俗易懂、幽默滑稽的诗,都被称为打油诗了。由于打油诗新鲜活泼,贴近现实生活,所以深受历代群众的欢迎。从《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胶卷西水楼,一曲新腔唱打油”中可以想见当时打油诗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了。不但平…  相似文献   

14.
闲话打油诗     
<正>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何以称为"打油诗"呢?原来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喜欢写浅俗的诗,曾有《咏雪》诗云: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笼统"是当时俗语,状"模糊"之貌。首句写大雪覆盖下一  相似文献   

15.
“打油诗”的鼻祖当推张打油的《雪》诗,明代杨慎杂著《升庵外集》还记载了张打油的这首《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翻开中国诗史,咏雪名句不胜枚举,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晓,故穿庭树作飞花”,李商隐的“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如霜”,  相似文献   

16.
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入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  相似文献   

17.
唐朝书生张打油,曾《咏雪》一首:“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诗句俚俗,浅白,无律,有趣,打油诗从此名扬于世。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南阳有个穷秀才叫张打油,喜欢写诗作,特别喜欢把民间的一些俗谚俚语、诙谐之句写入诗中。有一年冬天,张打油起早到井上打水,见雪花纷纷下个不停,天地一片洁白。他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一首《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大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相似文献   

19.
<正>打油诗是我国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张打油的诗独树一帜,引人注目。他曾写过一首"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  相似文献   

20.
一堂数学课     
中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大家已经习惯了两节课连着上,因为90分钟正好可以完成一份试卷,每天的课程安排一目了然:上午语文、英语,下午数学……内容不是做试卷就是讲解试卷。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生活早被各种试卷讲义包围着。那个下午上的是数学课,授课的张老师是一位极负责又极随和的老人,我们是他的关门弟子。离上课还有半个多小时,张老师已经来到了教室。他笑眯眯地从一个个学生身边走过,时而停下来看看我们在做什么。这本是中午的休息时间,但几乎看不到休息的人,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依然是奋战的时间,因为高考在一天天地逼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