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媒体新公关     
<正>曾经有国外著名公关公司调查显示,中国的媒体和企业一样, 最重视公关,也最会做公关。理由是领导人差不多80%的时间都在做公关,在对外沟通。当然,这和古老的中国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上至中国最古老的“仁”和“儒”,他们的核心思想就是“讲关系、讲沟通”,下至中国几千年的精神领袖们, 他们也都是做公关出身的。所以有人说,“公关”是中国思想的看家本领,中国的公关是高等数学、数论。  相似文献   

2.
要说春节期间最热门最抢眼的电视节目,我以为在联欢晚会之外,礼品广告也可以算一个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两句广告词不说妇孺皆知,也决不比那些蹩脚的电视剧的“知名度”低。尤其出彩的是说“收礼”的那一位,一个“门户”半开的胖小孩,他实话实说,童言无忌,把父母“不收礼”的“潜台词”说“漏”了出来,电视机前为礼所困的老老少少都被他幽了一默,逗得乐了一回。不过,这条广告逗人是逗人,但细细体味,又觉得把儿童拉进礼品收送中来,有些不是味儿。中国的“礼文化”已经够发达了,现在还在花样翻新,大人们…  相似文献   

3.
提起1936年元月5日在湖南谭家山煤矿考察时因煤气中毒遽尔长逝的“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人们或许会想起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著名的“科玄论战”,因为他是“科学派”的主将;或许会想起中国现代地质科学,因为他创办了中国地质调查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现代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为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人们或许不曾想到,这位著名学者还曾经从政,力图改造军阀。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来都有重大轻小的传统。或许是由“泱泱大国、心胸开阔”的华夏血脉承载的一种粗犷.或许是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人文理念铸就的一种傲气,或许是由“大事不拘小节”的文化氛围熏陶出来的一种性格,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对凡是与“小”字沾边的东西——“小人”“小气”“小心眼”“小节”“小事”等,避之唯恐不及。其结果是:人们都愿意做大事,而不愿意、也不屑于做小事。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什么是审美”、“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审美文化”一类问题的讨论常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苏格拉底曾经感叹“美是难的”,其实文化也是难的,而在此基础上试图来建构“审美文化学”的学科应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尽管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有关审美文化研究就已在中国学界兴起,且相关探讨也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审美文化学”本身则在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学科界定与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私人档案与“绝密的第17项议案“   斯大林最亲密的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都曾经积极参与了斯大林发动的清洗运动,但他们并不担心反映在内务人民委员部--内务部档案馆、政治局秘密档案馆、乌克兰政治局档案馆里的大部文件会被解密公布,倒是处理斯大林的机密私人档案是当务之急.   ……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中国梦”的提出让很多人振奋、期待和共鸣,一时间“中国梦”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汇。“中国梦”是中国的复兴之梦,也是13亿人共同的希望,是中国的“人民梦”。作为新闻媒体,我们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云里的杂志     
一年来电脑界的热门议题,就是“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大家或许听过这个名词,但未必完全了解,其实云端运算不是一种新的技术,也不是新发明的软件,仅是系统概念,大家也可能每天都在运用,电脑界现在要进一步发展。如果使用Google的电子邮件Gmail、Yahoo的照片储存网Flickr、或与朋友玩在线游戏,就是在使用云端运算了。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中国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长征”也因此成为中国新闻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与之相应,各种纪念活动与策划报道也纷纷涌现,而在众多纷繁庞杂的媒体活动中,“重走长征路”的策划报道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韩阳 《出版参考》2008,(6):20-21
在现在的少儿出版界当得起“最”的人很少见,而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充满着“最”的光环,或许这些“最”都是在不经意中形成,都很简单,但是想做到这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却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国内产生了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学术出版界不断地推出热门的话题、热门的学科,有所谓“美学热”、“人道主义热”、“方法论热”、“文化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民俗学热”、“语言学热”等,这些热潮如浪波涛涌、彼消此长,不断冲击着中国学术思想界,使中国文化振荡的频率空前加剧。这种“趋热现象”的产生,固然是一个好的文化征兆,它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以来,学术出版界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思想活跃,接收和  相似文献   

12.
“考证,也叫做考据。在清代,义理、词章、考据被认为是三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学科。”…这是季羡林先生《为考证辩诬》一文开头的话。或许是极左思潮下的某种需要,也或许是因人废言(现代学者中大力提倡“考据”的是胡适而不是鲁迅),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曾经被批判和否定得一无是处。季先生的《为考证辩诬》批评了关于“考证”的种种误解。显然,季先生是提倡考据方法的。近几年出版的一些谈名人读书治学的著作,提倡“考据”的还有一些:199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胡适《读书与治学》,更是大力提倡学术研究中的考据方法。三联书店近来出版的《量守庐学记》、《量守庐学记续编——黄侃的生平与学术》、《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等等,也都是把考据方法作为治学的关键。为什么会这样?季先生在《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中一语道出了其中真谛。  相似文献   

13.
瞄准射击是步兵进入火器时代的基本要领,可是这个要领,中国人掌握起来,很是费了些功夫。引进洋枪洋炮或许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在这个问题上,国人一直都相当热心而且积极。即使最保守的人士,对此也只发出过几声不满的嘟囔,然后就没了下文。义和团的时候,“大师兄”“二师兄”们,尽管宣称自家可以刀枪不入,但见了洋枪洋炮,也喜欢得不得了。不过,国人,包括那些职业的士兵,对于洋枪洋炮的使用,却一直都不见得高明。  相似文献   

14.
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已经是中国上下的共识。但是,这共识似乎并未成为共同的实践。有些地方有些人,似乎正在热衷于搞“依批治国”,建立一种“批治”社会。什么是“批治”呢?所谓“批治”,就是以领导人的批示取代国家的法律,作为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让公众遵纪守批。或许有人会问:如今中国还能有这等事么?有。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今年初,沈阳市(也就是因“慕马案”出了名的那个市)一个私企老板报复杀害市土地局局长一案,在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一个公众关注的案件,也是一个依照法律要公开审理的案件。既然如此,那就…  相似文献   

15.
凌久 《新闻记者》2003,(3):80-80
羊年伊始,新闻界曝出丑闻。2月初,“中国第一月嫂”的骗局终被揭穿(详见本期《揭开“中国第一月嫂”面纱的前前后后》),“拔出萝卜带出泥”,部分曾经为“第一月嫂”刘洁“鼓吹”、“炒作”的传媒、记者浮出水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曾撰写《赢在起点》一书为刘洁树碑立传的周兴旺是“北京某媒体的记者,专门做教育方面的报道”。周虽然表示对《赢在起点》一书的采访内容负责,但他也承认,其中许多东西“都是刘洁跟我说的”,“我也不可能每件都调查、核实。”也是由周兴旺等编著的《芝麻开门》一书,将刘洁誉为“中国最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4,(38):122-122
★《七侠荡寇志》黑泽明拍摄于1954年的名作《七武士》令美国人爱不释手,他们不仅在1960和1998年两次重拍此片,而且还在1966年为它制作了续集。七个为道义和荣誉牺牲的英雄的故事或许非常适合被移植到美国这片土地。★《我的野蛮女友》麦当娜旗下的马弗瑞克电影公司与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场签约,合作重拍这部经典韩国电影。美国版的“全智贤”确定由瑞切尔·蕾·库克主演,曾经是热门人选的布兰妮出局。据悉,美国版在原版的基础上,对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午夜凶铃》作为亚洲最成功的恐怖片,美国人连名字都没有舍得改。从电视机中爬出的怪物…  相似文献   

17.
张平 《图书馆学刊》1995,17(3):29-31
加快建筑21世纪图书馆信息“通道”迎接“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常接轨张平(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兴建“信息高速公路”或称“国家信息基础”这一世纪工程计划,是目前国际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不少报纸都在谈论这个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无怪乎人们认为,它对经济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应该从世界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广阔视野观察问题。现在所谓的欧美工业文明,是以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其形成的标识,而其间也几乎走过了近四百年反神学专制统治的曲折历程。当有些人沉迷于这一西方文明的时候,他们或许全然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守护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  相似文献   

19.
陈昌凤  虞鑫 《青年记者》2017,(25):66-6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各个学科领域都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并列举了11个学科,其中就包括“新闻学”.当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一个学科热词、建设热点的时候,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研究里,还有些基本问题需要廓清.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广义的学科指称,它有着其学科的基本架构,是一个体系,它是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明确的传统方向的,它植根于中国的新闻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方向;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纬度的,是当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为“三农”服务了。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最佳切入点,档案部门也不例外。就档案部门而言,帮其建档用档就是最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