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宝海 《视听界》2007,(5):111-111
年初,曾跟《第一次心动》的一位导演聊过一次。当时我就感觉到这个节目有些想“一鸣惊人”,建议他们改为录播,这样会更安全一些。这位导演告诉我,他们也曾经有过这种建议,然而决策层还是想办成直播,因为“直播会让短信量大增”。看,目的决定方向,也决定结果。一个把赚钱放到第一位的节目,怎么会不出大麻烦!  相似文献   

2.
“每次报道宇航员飞行时都公式化地写道:‘机械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一次我们会见一大批宇航员时才了解到,事实并非如此。宇航时出现过多少未曾遇到过的情况,在宇航员的道路上有多少危险,他们经历过多少冒险,有过多少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甚至付出生命!但禁止写这一切。负责宇航的部门满脑子想的是:在他们的领域里各方面总是秩序井然,‘一切正常’。而没有这些部门的签证报刊就不能说任何不合他们心意的话。”这是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主席阿法纳西耶  相似文献   

3.
我是憔青     
我是“憔青”我怕谁?我谁都怕,因为生活越来越不容易。为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他们变得非常功利,为伊消得人憔悴:社会的急剧变幻与生存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心理过早地老化,十有八九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总是感慨:为什么生活总是如此地憔翠与焦虑?历史上有“革青”、“愤青”、“青”之分,倘若以此如今的年轻人加以区分的话,可以称之为“憔青”。  相似文献   

4.
以下是八名第一次过记者节的新同行,在第七个记者节到来之时的思考。3个月的记者生涯,让他们充满新奇和期待的心理经受了很多变化。或许他们遇到的困惑我们在刚入行时也遇到过,或许这些问题现在我们仍然在思索,他们在这里跟我们分享的,不仅仅是一些新闻体验,还应该有这样的启示:能够困惑,从而思考,应该是我们为进步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我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其实,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这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就曾进行过第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温故而知新,回顾40年代那场教育活动,对于搞好现在的“教育活动”会有很大的启发、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常常听到有老记者感慨:“现在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跑新闻,我们跟着他们东跑西颠赶场子、挣工分,一来体力跟不上,二来感觉没尊严,这样跑下去何时才是头啊?”这话虽然有点极端,却道出了目前新闻人的无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从业队伍,资深编辑记者备感“压力山大”,“薪酬不高,上升空间小”也成为其“烦恼”。尤其是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的挑战,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从业人员普遍感到“本领恐慌”和在职提升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90后的世界是小的,他们不在意外面的大事,却很关心身边的小事;而这群又在全球化和互联网下生长起来的90后年轻人他们更在意的是“我”,却不关心“我们”。自主创业的他们很会发现一些市场上的“痛点”,也很会在互联网上抓眼球和自我营销  相似文献   

8.
《编辑之友》2001,(6):58
1835年,德国特利尔市中学,一位十七岁的年轻人在他的毕业作文<青年人如何选择职业>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合适的职业,因为在我们能够对它作出决定性影响之前,社会上的种种关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把它规定好了."这一独特的想法使当时的阅卷老师大为吃惊,他们还没遇到过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尽管他的观点不被老师接受,但他们还是给了他高分.这位年轻人就是卡尔·马克思,后来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巨人.  相似文献   

9.
有家报纸推出一组20多岁的年轻人写的散文、小品,读之不乏清新,也很显稚嫩。然而,在对作者的介绍中,编者却一概地封他们为“作家”,查《辞海》,“作家”,乃指“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可看遍对这些“作家”的介绍,除有一人是发表过几篇作品并有一篇散文曾获得过某刊物的奖励外,未发现其他人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成就”,也未发现他们是任何一级(哪怕是县市一级)的作协会员,多效不过是刚涉足文学领域的习作者而已。  相似文献   

10.
地市党报是和基层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传统媒体,老百姓最为信赖和关注。在我国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健全的当今,基层群众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一些民间纠纷,由于大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绝境等等,他们往往会求助于媒体,请求给他们一个支持,给他们一些指点和帮助,因为他们相信“党报”会给他们希望。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出版工作者,每次读图书清样时,总是抱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就像年轻人做事要以德高望重的老者为楷模一般。遇到拿不准的字和词,只要查查《词典》,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时间长了,竟发现这位“老者”的言行举止并不那么规范,甚至有些“法”让人无所适从。以前常用“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或是“无错不成书”来安慰自己,心想等到再版时编者会把这些  相似文献   

12.
走进南方周末新闻部的编辑室,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这里的人大都显得十分年轻,如果不是角落中有一位已过不惑之年的室员拉高了他们平均年龄的话。他们所做的事和他们的年龄似乎有些不成比例。譬如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报端并冠以本报记者大名的余刘文、孙保罗、郭国松、迟宇宙、尹鸿伟等人,以他们采访之老道和“暴料”之猛来看,没有在这个领域十几二十年的“摸”、“爬”、“滚”、“打”,是不大可能达到这种程度的。有些读者甚至把他们当成了众望所归的“新闻执法者”,将自己在法庭上或日常生活中解决不了的冤屈和难题一鼓脑地报上门来,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因此,面对南方周末新闻部的年轻人,来访者可能会感到有些出乎意外。特别是如果偶尔见到他们在生活中的一面,也就是说,处于非工作状态中的他  相似文献   

13.
一些年轻人,当他们走出校园时,总是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一开始就应该得到重用,得到丰厚的报酬。他们在工资上喜欢互相攀比,似乎工资成了衡量他们一切的标准。但事实上,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缺乏工作经验,是无法委以重任的,薪水自然不会很高,于是他们有很多怨言。 也许亲眼目睹父辈们和他人被老板解雇的事实,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将社会看得比上一代人更冷酷、更严峻,因而也更加现实。在他们看来,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仅此而已。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东西,曾经在校园中编织的美丽梦想也逐渐破灭了。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  相似文献   

14.
“正面宣传”就让他们联想起:说教、空话等贬义词,导致了在他们思维中“正面宣传”总是和“舆论监督”相对立相矛盾的。也因而在破解新闻宣传“四难”中,正面宣传难排在了第一,这既意味着正面宣传在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分量,也说明了改进正面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期函授学习开始,我们都会收到学员这样的来信,讲述他们迈步进入学习新闻写作这个领域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什么可以写成新闻的事实,抓不到新闻素材。他们说,也学习了新闻的定义,诸如什么“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读者应知、欲知和未知的重要事实”,等等;也学习了新闻应该具有“五个W”基本要素名至也知道了新闻应当是倒金字塔式的写法,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前面,等等。可是,一行动起来,不说两眼一抹黑吧,却总是看不到周围有什么新闻。大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尤其是生活在基层连队里,每天出操训练,执勤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你还烦恼吗     
沈园 《出版参考》2010,(8):47-47
有一个年轻人,跑去向智者倾诉烦恼。年轻人说了很多,可智者总是笑而不答。等年轻人说完了,智者才说:“我来给你挠一下痒吧。”年轻人不解地问:“您不给我解答烦恼,却要给我挠痒,我的烦恼与挠痒有什么关系呢?何况我并不需要挠痒!”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我们常常把那些敢于创新、大胆探索的人,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编辑,在图书选题策划组稿的工作中,也经常会遇到涉及新领域、新学科、新知识的新选题。那么如何把握和运作这样的选题,才能不仅抢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红得发紫的“杜拉拉”,现在有了英国版。陕西师范大学推出的新书《爱德华礼物》,讲的正是英国杜拉拉的故事。本书的故事情节简单得没有任何波澜,一个职场失意的年轻人麦特,在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巧遇爱德华——这个神仙般的老人,他总是“凑巧”的出现在麦特有职场困惑的时候,帮助他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9.
田悦 《大观周刊》2012,(31):103-103
近年来,物价飞“涨”,而对于不善分配金钱的年轻人来说,“月光族”的大军却也在日益壮大起来,工资仿佛朝夕之间就会享用完。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然而,“蒜你狠的蒜绿豆逗你玩;棉花藏着针辣子辣翻天”.让原本“月月光”的“月光族”在“神马都在涨”的大背景下,生活更加拮据。这也使得“月光族”不得不学会理财。如今工作难做钱难赚。日常生活中“月光族”也总是想着法子来省钱、赚钱,然而,有些行为却使得不知不觉地花了不少钱。买股票、养基金、炒黄金.……一系列金融话题也日益成为大军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张静红 《文化遗产》2023,(2):101-108
潮州年轻人对工夫茶这种传统地方茶饮,抱持着复杂的消费取向:一方面,他们对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饮”的工夫茶有种偏离的倾向。在大都市袭卷而来的流行消费浪潮的影响下,有的转向奶茶和咖啡,并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专业的咖啡消费者;另一方面,即便眼下并不是工夫茶最忠实的粉丝,许多年轻人却表示,他们自己的未来还是会回归工夫茶,并预示这是自己作为一个潮州人所丢不掉的身份烙印;此外,在非遗和旅游以及“文创”紧密钩连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不少年轻人揉合古典与时尚、本土与外来,重释传统,显现出一种“杂食”包容的消费取向。本文基于街头调查及个案专访,探讨对传统遗产既偏离、又回归、并杂食的文化逻辑,认为年轻人消费的“杂食性”(omnivore)也嵌含着一种消费的“混合性”(hybridity),分析指出传统文化的群体性、消费文化的世界性以及更新的文化遗产话语正成为影响年轻人消费品味的重要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