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观念,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师生是这个系统内的生命个体,教学互动则是师生在系统内的生命活动。基于生态课堂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力求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让师生在课堂环境中生成各种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呈现出自由、理想以及发展的生命样态课堂。  相似文献   

2.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让学生学习成为一种生命需要,一种生命体验,此为数学在人生意义上的价值,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是数学教育的终极关怀.基于此,本文认为一个数学教师应有宏大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深切感受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3.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中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创设有生命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有生命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她呼唤着师生平等自由的对话,她包容着师生间心灵相通的倾听,她还孕育着不同个体体验之后的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每位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过程的研究,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学习过程,而我们则会在这样的过程的引领下给与学生更精致的教育,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成长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是什么?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域.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就应该是以促进师生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是一次师生间的活动,这种数学活动围绕着知识对流主线和情感对流主线来展开,是一次以师生间的情感对流主线为生命线的、完整的生命活动。只有把数学学习升华为这样一个“生命活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让数学课堂绽放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7.
袁锦嫦 《师道》2007,(6):45-45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让其洋溢生命的气息。让真情充盈课堂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课堂中,师生、生生对话是高效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认真、耐心、智慧、细心地倾听学生的认识、见解,让每一次倾听成为一次新对话的开始,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放手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有效的激发来进行有益探索。作者从适时"放手"——课堂是精彩的、善待"差错"——课堂是智慧的、巧抓"意外"——课堂是创造的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探讨如何在新课程下让数学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的培养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营造氛围,有效指导,让数学思考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数学素养的积淀提供有力的动力保障,进而实现高效课堂,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课堂的润滑剂,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有效载体。初中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更能让师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数学,使三维目标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它提出要给学生提供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呢?一、扬情——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魂"情感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站在生命的高度,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充满着智慧的、灵性的、活力的数学课堂中,开启心灵的智慧,发掘创新的潜能,舒展个体生命的灵性。一、创设问题情境,点亮灵性课堂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数学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是鲜活的生命,数学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儿童是否应当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题——师与生重要的生命经历,数学课堂是每一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师生的生命在课堂中显现精彩呢?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不仅仅要体现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还有对学生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由师生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应该充满生命的灵性、智慧的火花、情感的流动和价值的体现.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放飞灵性的翅膀,让课堂激情飞扬、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的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数学课堂是师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舞台,教师要有意识地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精彩,体现一种和谐美。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堂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刻板的解题训练,而应是思维碰撞、心灵交流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构建起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着学生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而构建“数学教学的生命课堂”,关键在于师生的情感互动、携手共建,以情激情、以爱换爱。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师道》2011,(12):32-33
数学课堂不仅是授受知识的场所,更是生命成长的绿地,理应有舒心伴随,有快意生成,让置身其间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品味到自由成长的轻松。而要想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让师生在课堂上产生情感的共鸣,促成精神上的和谐,作为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让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彰显学生个性、师生互动、趣味无穷的课堂?怎样使刻板的知识传承,呈现得灵动而鲜活?怎样才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成师生自由驰骋的生命乐园呢?一、数学课堂因开启互动而精彩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