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趋势,建设新农村是农村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与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程度低的地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就地城镇化的农村与迁移城镇化的农村的学校布局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新农村建设的学校布局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程度相协调,使高效益和高质量与教育公平相结合,通过提高乡村教师质量、收入和教学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懈的历史追求。《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对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政策定位意义,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工作导向意义。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的着力点,一是要以机会公平为关键,着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二是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着力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三是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四是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根本措施,着力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五是以促进教育公平机制为目标,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公平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濮阳市农村中小学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缺乏社会、家庭支持。必须从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应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入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13,(5):10-11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求是》杂志2012年第23期发表文章:《城镇化农村义务教育:呼唤公平和质量》。他认为:城镇化既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又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问题和挑战,要做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大力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2日,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完善我省中小学布局,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合理规划中小学布局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2日,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的实施意见》,完善我省中小学布局,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对于促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学校布局过程中存在片面注重规模效益、过度开展撤点并校的问题,加剧了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衰落,动摇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文化根基。布局问题背后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等问题,也有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地区差异巨大等客观因素。当前应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观,研究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推动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差别原则"为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应允许有差别的不平等,根据农村特殊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学前教育;同时针对农村农忙的特点,合理设置学校布局。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逻辑起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是当今世界上教育发展高度公平的国家,古巴政府把实现教育公平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从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调整学校布局和改革学校教育等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这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我国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撤点并校背离了全面调整乡村学校布局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价值误区,同时对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小班化教学、开展劳动教育、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教育公平和乡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但在深度教学、财政资金、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还存在困境。因此,需要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相关制度,增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自身内生发展力;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略论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个体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平等、正义、公正的实现。因此,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教育影响社会公平的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如何尽可能地通过教育来创建社会公平的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是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西部学校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更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方向定位和价值,探析了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建构策略以及实施保障,这对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建构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适度的学校和班级规模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美、日、韩等国相继掀起了一场缩小班级规模的热潮,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指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一项工作。2001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波动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初等学校布局”。自此以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了一轮学校布局的大调整。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而系统的梳理与反思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基层教育管理者等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的研究.对进一步促进相关研究,尤其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教育公平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传统单一的学校评价指标片面追求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推进教育公平,英国的学校增值性评价模式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的启示有:明确影响因素,推进教育机会公平;关注教育过程,推进教育过程公平;促进学校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6.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是有关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从不同角度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均衡发展。如序言中所提出的,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又如,在总体战略中明确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形成惠及全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对于缩小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人们更多地是关注这项工作对于节约办学成本的意义,尤其是盲目追求规模效益,不切实际撤销教学点,导致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对此应该理性思考,因地制宜,以“学生为本”,区别对待西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就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1]2017年《辽宁省学前教育条例》提出“根据行政区内适龄幼儿的数量、分布和流动变化等因素,详细规划幼儿园布局规划”,同时要求“城镇住宅小区应该同步建设幼儿园”,以保障儿童就近入园。[2]调查区域内幼儿园的空间分布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学前教育的统筹发展,缩小区域差异,促进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了解所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现状及问题,为教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雪 《中国教师》2012,(18):9-14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说,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国际背景来说,则受联合国2006年儿童教育基金会项目在全球推广的影响。《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和家长作为政策实施又寸象的国家级政策,具有很重要的进步意义,对于完善幼儿教育法规体系,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一线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学前教育专家是如何评价《指南》的呢?他们对《指南》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期望呢?《指南》是否能够解决现存的幼儿园小学化等问题呢?本期我们就来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薄弱学校普遍存在教师育人能力较低、现代化条件不足、校际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创建了技术赋能帮扶薄弱学校发展的“多维协同”模式。该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跨域传播特点,聚焦教师维度、学校维度、校际协同机制维度,促进薄弱学校和教师专业的发展。实践与效果分析表明,技术赋能的“多维协同”帮扶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薄弱学校及教师的发展,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