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偏离正确轨道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搞好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就要努力做到“三要”“、三不要,”即:对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追赶潮流,一哄而上;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要恰到好处,不要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对于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要仔细甄别,不要鱼目混珠,弄巧成拙。从而使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成熟,更趋完善,以发挥它的最大能量,使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词汇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否则扣分……”2011年高考前夕,某某高校教授、阅卷权威的一席话,使得大众媒体对于“网络词汇”能否“入流”的争论愈演愈烈。关于网络词汇学生是否可用的问题暂且不谈,笔者倒以为如何定位高素质教师的问题,恰恰可以用这些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网络词汇来诠释。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人们创造了一些通俗、幽然,易于记诵的词语。本文分析网络词汇形成和流行的原因及其特点,阐述网络词汇对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汉语如何规范使用一直是汉语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汉语的规范使用又面临着网络语言的挑战。以网络语言中的网络词汇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形式以及语义三个层面讨论了网络词汇的构词模式(本文概括为借音、取形及提义),进一步探讨了这类词汇的构词特点。研究发现,语音改变仍是主要的构词方式,以满足语言的诙谐功能;从形式上来看类型较多,交叉使用情况普遍,同时还产生了新的构词语素;语义和语法范畴有所改变,网络词汇还具有反转构词能力,即"英文化"。对于网络词汇的产生及传播,要正视它的存在,主动了解这类词汇的特点,并为语言规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不雅网络词汇在学生中流传,怎么办?我成立了由学生组成的网络词汇清洁小组,构筑不雅网络词汇防火墙。网络词汇清洁小组是构筑不雅网络词汇防火墙的工程队,网络词汇清洁员则是不雅网络词汇防火墙的建筑师。因此,网络词汇清洁小组成员必须品学兼优、自律能力强、有责任心、处理问题冷静、辨别能力强。网络词汇清洁员的职责之一:搜集整理网络词汇,了解每一个网络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搜集整理网络词汇并不难,难的是了解网络词汇的本义和引申义。许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课堂中公认的重点。随着网络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不计其数的资源,把小学作文课堂与网络智能结合,为教学授课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不断为学生带来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但不要把作文课堂变成信息检索和复制的课堂更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观察身边人身边事,留意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本文主要浅议在网络环境下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Savi 《新高考》2015,(2):8-9
最近,有些汉语网络词语被收入英语的Urban Dictionary的词汇,进入了英语的世界。下面是其中几个例子。你行你上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你能做的话那你就去做吧"。Urban Dictionary是这样解释的:"用在那些批评别人的人身上,特别是当那个批评别人的人自己也好不了多少时。"经常和这个词一起用的还有"不行别BB",意思是"如果你自己也做不了的话,就不要批评别人。""BB"在北京和东北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该不该进入中学生作文,成为一个有争议问题。我认为那些形成固定含义并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可以进入作文,那些采用谐音、造成歧义的词汇,要坚决禁止。  相似文献   

9.
为使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基础、有拓展、有深化 ,本文依次从三个方面谈语文能力培养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词汇教学 ,通过坚持不懈的词汇教学使学生词汇量日益丰富 ,说话写文章均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词汇 ;二是要重视课内外衔接 ,使语文学习同其他生活领域建立起横向联系 ,使听说读写在内容上获得了源头活水 ;三是要重视磨练学习语文的意志力 ,在教学中明确倡导苦积累、苦思考、苦修改的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10.
网络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网络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网络文学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语文教学关注的新的阅读方式。这诸多方面的影响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语文教学中要分析利弊,正确认识和对待以上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行语"不要不要的"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语境适应力极强,在句子中经常充当补语和谓语,有从短语词汇化为状态形容词的趋势。基于其强烈的夸张性和主观性,"不要不要的"经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网民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与宣泄,如网站BBS的标题、网络文章,网络聊天室对网络游戏、娱乐话题、新闻热点的跟帖讨论,商品推广、广告宣传等。语言内部的类推作用、社会与心理因素、网络文化的助推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不要不要的"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网络语言迅速兴起,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网络词汇还有进入全民语言的趋势,影响着汉语词汇的发展。网络用语的构词类型纷繁复杂,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且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对待网络词汇的态度问题上,各方意见也不是很一致。鉴于此,从构词角度对网络用语类型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规范、丰富我们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网络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网络文学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网络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语文教学关注的新的阅读方式.这诸多方面的影响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语文教学中要分析利弊,正确认识和对待以上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不仅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甚至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网络词汇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及语言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使得网络词汇的翻译成为译者们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零翻译理论的提出为不可译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途径。零翻译的八种具体方法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网络词汇时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义霞  秦伟 《海外英语》2014,(19):133-134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不仅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甚至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网络词汇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及语言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使得网络词汇的翻译成为译者们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零翻译理论的提出为不可译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途径。零翻译的八种具体方法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网络词汇时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胜华 《海外英语》2014,(19):131-133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不仅在网络上普遍使用,甚至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网络词汇不同于传统语言的特点及语言及文化的不可译性,使得网络词汇的翻译成为译者们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零翻译理论的提出为不可译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途径。零翻译的八种具体方法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网络词汇时提供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蔡莉 《考试周刊》2014,(63):14-15
网络正在悄悄改变语文教学,网络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体现语文教学的互动性。通过网络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构建语文学习新模式,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习惯。网络进入课堂,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语文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在回答"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廓清围绕语文复习课的模糊认识,即:语文复习课还要不要精彩的导入?要不要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要不要课堂的互动?对于这些问题,广大一线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随着计算机普及化,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语言作为一个新兴事物也随之诞生,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语言形态。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网络词汇来自方言,只是方言中很多音节没有相对应的字,就出现了所谓的"谐音网络词汇"。本文着重研究谐音网络词汇中受方言影响的词汇,解释部分谐音网络词汇的由来,并试推测其可能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与网络文化给英语和汉语都增添了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既具有技术性词汇的特点,也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本文从一些网络词汇译名的评析出发,引出作者的观点: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具有一些特别的心理特点,即追求新颖生动的审美心理、追求新鲜刺激的猎奇心理和追求简便高效的实用心理。因此,网络词汇翻译不仅要遵循“忠实”的翻译原则,还要尊重网络受众的特殊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