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对象分析]初一的学生比较单纯、活泼热情,乐于与人交往.这一课讲交友的原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但是自制能力不够强,在交友中对朋友的不良行为不能正确的对待,可能会宽容,甚至盲从、附和.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友情的特点,理解友情的涵义及建立真挚友情的基础.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审视和反思自己,指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真挚的友情. 3.觉悟目标:引导学生对已熟悉的"友情"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体验,自觉地与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真挚友情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友情的特点,理解友情的涵义及建立真挚友情的基础。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审视和反思自己,指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真挚的友情。 3.觉悟目标:引导学生对已熟悉的“友情”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体验,自觉地与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现阶段农村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我们对江苏南通、淮阴、连云港、盐城四市的八所农村初中一、二、三年级9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作业数量多。学生日均课堂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2;初二,2.5;初三,2.7。学生日均课外作业时间(小时):初一,2.7;初二,3;初三,3.3。有些老师不但布置大量作业,而且在学生做错作业时要加倍罚做。 2.题目难度大。许多学生感到作业难而无法完成。学生中  相似文献   

5.
“惊人的发现”数学活动课课堂实录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年级] 五年级。[活动目标] 1.学生对从生活中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分析; 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社会化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活动材料] 1.教具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一架实物投影仪,一份快餐盒。  相似文献   

6.
[案例介绍]1.于某,10岁,某小学学生。一天在上课期间,其班主任派其到校外去买办公用品不幸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2.某城区小学晨读期间,二年级二班的班主任齐某让本班学生李某去帮助打两壶开水。不料李某在打水回来上楼梯时不慎摔倒,右腿被开水烫伤。经医院诊断,右下肢烫伤面积为9%。3.某中学初一、三班英语代课教师刘某,动员所教学生中午休息时为其建私房搬砖。当日1时30分,十多名学生把一楼的红砖搬到三楼屋顶。由于无人指挥,又无安全措施,一名学生不幸从三楼屋顶摔下,大脑严重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法律分析]以上3个案例均是教师役…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品读、感悟诗歌 ;2 .理解联想、想像。[教学重点 ]1.品读、感悟诗歌 ;2 .迁移、创新。[教学难点 ]1.理解联想、想像 ;2 .理解诗作深刻的主题。[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预习导引 ]1.熟读诗作 ;2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搜集有关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导播放歌曲蓄势导入 ,借图形诠释概念 ,继而用大屏幕展示万家灯火图景、群星璀璨夜景 ,鼓励学生联想、想像 ,导入新课。导学创意 :大屏幕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声图并茂 ,渲染气氛。基于学生对《西游记》的喜爱 ,提问学生喜欢的理由 ,找寻造就…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因此,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物品的活动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接着通过例1的教学活动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再通过例2的动  相似文献   

9.
[活动对象]初一学生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设想]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随着初中生与同学相处时间的增多,他们对情感支持的需要逐渐从父母转向同龄人,他们渴望结交到同龄朋友以满足其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二是部分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我行我素"的特点,这种过分"自我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特点必然给他人带来伤害,从而对其交友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初中生对"朋友"的理解还不充分,加上缺乏必要的交友方法,往往也会导致部分初中生难以结交到朋友,从而倍感孤独. 本课通过引导初中生学习正确的交友之道,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伤害,从而帮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初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 计算机课件(包括难词句理解,比较阅读文章)。 教学时数:1课时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高矮的过程,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重、难点]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答案专页     
[2001年The A dventures of Pinocchio《木偶奇遇记》1—12期答案]1.A 2.B3.A 4.A 5.A 6.A 7.A 8.A 9.B10.A 11.B 12.A[初一词汇专练答案]Ⅰ.1.minutes 2.children 3.hundred 4.quarters 5. uncle 6.Fifty 7.orange 8.ones 9. light 10.difference(s) 11.put 12.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2.让学生依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采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对能力。3.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五十二》这个节目吗?生:看过。师:今天我们就来玩其中的一个游戏——“一个比划一个猜”,请每个小组选派两位代表参加。(屏幕出示下列词语:矛盾借同学学习团结橡皮玩)(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好)生1:这个词语有两个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边比划边说)生2:老师经常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5~8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表象。2.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观察、重叠、数方格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掌握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绳子。(1)这两根绳子有什么不同?(2)计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3)用手势表示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2.演示一张人头画像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来(图略)。这两张纸有什么不同?3.点题并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5.
《摆渡》教学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级:贵州三穗中学初一(4)班(实验班) 教时:1课时 [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搜集、阅读一些意味隽永、耐人寻味的短篇作品,并作简要评述. 二、根据课本情节,让导演(学习委员担任)安排六位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回避班上其他同学),编演课本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考的临近,教室里的空气中都凝聚着紧张的分予。初三年级中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初一纯友情,初二近亲情,初三无感情”。这让人听了心中挺不是味儿,但也算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3.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课件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诱趣激学师:我们班的学生个个聪明机智反应很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个小比赛"比比谁的手势快。"(听问题、出手势)  相似文献   

18.
[于漪课堂] <春>教学反思:拒绝重复自我 [教后体会] 在初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生写景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这个目的基本达到.学生十分喜爱这篇补充读物,学习积极性高涨,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活动年级] 五年级。 [活动目标] 1.学生 对从 生 活中 调查 、收 集 到的 数 据进 行计算、比较、分析。 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社会化意识。 3.在活 动中 培 养学 生的 团 结协 作精 神 ,同 时增强学生的环境 保护意识。 [活动材料] 1.教具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一架实 物投影仪,一份快餐盒。 2.学 具 准 备 :学 生 每 人 一 个 计 算 器 ,一 把 直尺,一张调查表,一盒水彩笔,一个快餐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一)观看录像 师:同 学们 ,我 们 一起 来看 一 段录 像 ,(电 脑演示,学生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 1:我看到了工厂里的废水排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页。[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多种方法收集、整理数据。2.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格含义,学习查找和比较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