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意  肖云虎 《贵州教育》2008,(18):32-33
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交流等教学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2.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从四年级开始,以单元的形式增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创新.教材如此编排意在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设计及运用,通过方法的运用、反思和内化促进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先解决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通过回顾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的应用价值。3.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多样性,增强解决问题时的转化意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是高年段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的热点。解决问题的策略没有办法直接"传递"给学生,只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体验。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策略意识,感受策略运用的过程,不断深化对策略的感受,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在当前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一、对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学努力的方向,也是检验教学达成度的标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到底应达成什么目标,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一一列举的关键就是通过有序列举,以及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2.让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知列举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初步积累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是基于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首先是作为学生感受、体会、反思解决问题策略的手段,其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新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们教师必须先落实: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68~69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一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预习、交流、比较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通过假设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感悟假设的策略,并能用策略解答一些问题。2.使学生在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转化的多样性,增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考试周刊》2013,(24):71-72
<正>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71—72页。二、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回顾以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转化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②让学生在具体问题解决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并掌握常用的方法。③通过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在规则课上,根据规则学习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可以利用组织者策略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过程性策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则,在过程中理解规则;可以利用系统化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还要注意实现知识技能化,提高学生运用规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认识,明确"策略"学习价值1.理清体系,读透教材"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的课程目标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策略运用意识,逐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内涵,苏教版教材在第二学段每一册分别编排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经历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理解题意是展开思维的重要前提,留足空间是积极思维的重要条件,学会分享是积淀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感悟策略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让学生通过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等过程学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围绕核心知识,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主动、深度地体验策略形成和运用的过程,学会有条理思考、有理有据表达,实现对策略的深度理解、迁移运用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以及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将这些要求落实到位,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中关键信息进行多层面表述,训练学生掌握策略中的"工具技能",促使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过程,增强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多维度重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较多地运用图画策略,通过分析学生运用图画策略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找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应用图画策略解决问题时呈现不足的原因,并试图提出在此阶段应用图画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数学思想相结合、与其他解决问题策略相结合,以及有效处理图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了一个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标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为是新增加的内容,一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困惑:"这部分内容安排的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如何教?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何区别?""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会做题是否意味着真正掌握  相似文献   

20.
策略是遇到问题时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自己自觉地不断进行内化,并在具体运用中乐于接受、感觉到这些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