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说来,语感是十分有用的!语感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漫谈》一文中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感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文字语言训练,最为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地感觉。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相似文献   

4.
王妍雯 《课外阅读》2011,(11):329-330
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就语感的认识和培养问题,本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目前语文教学状况,笔者认为切实加强语感训练很有必要,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怎样有效地进行语感训练?笔者根据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7.
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明确提到了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耍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其实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那怎样训练这种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与构建阅读者的艺术审美心理时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在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良好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悟。”所谓训练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字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甚至文本中的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角,增强学生语言感知的敏锐度。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吕叔湘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文字有自己的感知和体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谈提高学生语感的素质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尚文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①吕叔湘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②语文教学训练主要是通过学习规范的美的课文言语对象,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感的素质。马克思早就提出...  相似文献   

12.
陈金华 《湖南教育》2007,(11):33-34
语感是对语言直接感受、领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轴心。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的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提及:“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充分凸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以看出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培养。那么,立足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语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深圳刘国华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吕淑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  相似文献   

16.
顾卫 《现代语文》2011,(3):144-145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力面的语感能力”。新课标则明确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质量和语感品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语感就是语言传达的信息的感受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郭沫若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个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语感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很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治事按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经过长期的阅读能力训练而带有浓厚情感色彩在里面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所以.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19.
培养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朗读训练,感受语感;指导督促学生背诵,强化语感;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训练语感;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深化语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积累语感;指导学生切身体察,获得语感。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可见,在中学语文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语音文字的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