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皂存诗很少,仅存五首。从这五首诗可见刘皂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2.
鸟叫一两声     
《阳光搜索》2005,(8):20-20
《诗经》开卷第一首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大家想必背得出,此处不念了。现在要问的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3.
三点导读     
《人与时》是鲁讯的一首诫勉类的哲理小诗。初读这首诗,觉得语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易,内容浅显。其实这首诗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诗歌精短而警策。  相似文献   

4.
吕继红 《现代语文》2006,(11):116-116
李白的《望天门山》像启蒙诗一样,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老幼能详。小学《语》课本第九册就收入了这首诗,各种参考辅导书因版本的不同对这首诗的注释与讲解也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望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夹水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5.
朱熹《春日》等三首诗以物喻理,物态宛然,理意深邃,诗味浓醇,是烩灸人口的好诗。陆、朱鹅湖之会、铅山之晤期间所写的三首诗,虽诗味欠醇,但鹅湖陆、朱之辩未留下详细记载,这三首诗有重要的理学史价值。这些诗,以诗载道,多铸字精炼,以浅文作深语,或简言深蕴,或借代曲指,不易捉摸作者真意。笔者对这几首诗谈些粗浅理解,并尝试英译。为便于译诗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所蕴哲理,译诗后附了些必要的注释与简介。  相似文献   

6.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中,一般在集后《诗文拾遗》或《集外诗文》中皆以宋代黄伯思《东观馀论》所记为据,录有《上清宝鼎诗》一首,作为李白之佚诗,对于此诗为真伪,除了王琦曾疑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外,后世皆未作深入讨论,而往往只是因袭王说,实际上,不仅《东观馀论》所记是错误的,王琦所疑也是没有根据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有名可考的-在苏轼诗集中,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完整地保留着,考察这首诗在苏集中的著录及流传情况,可以确认其作者为苏轼。  相似文献   

7.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9.
《山行》是小学语文第7册人教版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是一首唐诗,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其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杜牧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相似文献   

10.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11.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的代表作《阿丽尔》,评价很高,但许多文学选本都只是提提而已,原因是比较难懂。但难懂的诗往往是好诗。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和与其他几首相关的诗的比较,可以看出,普拉斯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互文特色,充分体现出她高超的创作天赋。  相似文献   

12.
《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出《全宋诗》误收诗11首,误收残诗3首,误收断句5则;对重出7首诗,断句2则作了考辩,并补18首诗。  相似文献   

13.
袁月  徐敏 《小学生》2008,(5):29-29
《游子吟》这首诗很多人都知道,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因为这首诗的一字一词都蕴藏着母亲对远方孩子的爱,这首诗把母亲为即将要出门的儿子密缝衣服的神情表现出来了,写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14.
王国友 《现代语文》2006,(9):112-112
《再别康桥》是现代名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诗也使诗人获得了巨人的声誉。纵观这首诗的思想,并无特别之处,它只是表达了诗人一种极平常义极普通的离别之情。但这首诗之所以蜚声坛,经久不衰,却在于它把这种离别之情表现得至深、至爱、至美,体现了极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锦瑟》是李义山晚年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因其精密艳丽的语言,含蓄蕴藉的意境,烟波Hong洞的内涵,使人旨趣难求,莫衷一是。本联系义山的经历及其时代。从诗歌意境与寄托层次的深浅上,对这首诗作了分析论述,认为这首诗是多层寄托的诗,是李义山离开人世之前的终生咏叹之作。  相似文献   

16.
赵华  王锐 《现代语文》2007,(11):123-123
《豳风》是《诗经·国风》中最早的诗,共七首,均产生于西周。《东山》是《豳风》中周公东征时期写的诗歌,属《诗经》中的征役诗。有人认为诗的作者就是参加这次东征的士兵。这首诗意蕴丰厚,笔法摇曳,堪称《国风》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7.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雨巷诗人"的称号。戴望舒  相似文献   

18.
有一节语文课,我捧着一堆讲义,走进教室。这节课的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我预备讲三张讲义,大概有十多个诗歌鉴赏的题目。可是,在讲到第二个题目时,我遭遇上了唐代诗人杜苟鹤的《山中寡妇》一诗。尽管在备课时已经接触了这首诗,并已经把题目、答案和解题的要点都思考了一下,但在课堂上再一次向学生讲述这首诗时,我还是感到灵魂被深深地撞击而不能自已。这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陶晓跃 《师道》2005,(8):25-26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41岁时,辞去仅任了八十余天的彭泽令后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淡远、疏放而拙朴,是诗人心胸的真实展示,是诗人灵魂深处的歌。  相似文献   

20.
方超群 《学语文》2013,(6):48-50
现在一般把《氓》看作是一首弃妇诗。《诗经》中的“弃妇诗”有不少,如《邶风·谷风》、《邶风·日月》、《王风·中谷有蕹》等等。但就知名度而言,《氓》的名声最大,是《诗经》选本必选之篇目。这首诗甚至被人誉为“《诗经》中弃妇诗最优秀的篇章”。《氓》与其他弃妇诗之间有何不同,何以《氓》被后人如此广泛的接受?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看看前贤是怎么解读《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