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数字出版物合理使用权的中外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平 《图书馆杂志》2004,23(10):21-24
合理使用又称权利的限制和例外,它是指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非权利人使用了权利人的权利、利用了权利人作品,也不构成侵权或负责的行为,其实质是对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财产权及其行使的一种限制,这有利于保护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和促进文化的交流及传播,是积极的一面。但用户对数字出版物合理使用范围的过分扩大,同样会挤压版权人的权利空间,其利益也无法得到保障,这既不利于提高著作权人的独立创作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作者与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版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数字版权能否得到应有的保护,决定着版权价值的流向,因此,解决数字版权保护问题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分析数字版权保护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实现著作权人、作品权利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这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著作权人、作品权利人和公众共同努力,从法律、管理、技术方面完善版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兵文 《出版参考》2009,(18):12-12
2004年12月,谷歌宣布筹建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通过与公共图书馆及与教育研究机构图书馆合作的方式,扫描由图书馆提供的书籍,制作成电子书,向公众提供服务。从那时起,谷歌到底拥有什么权利,作者如何保护图书数字版权的话题就甚为热闹。谷歌虽然宣称著作权人能够得到63%的收益分成,但操作复杂,著作权人的收益很难保障。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谷歌宣布筹建全球最大的数字图书馆,通过与公共图书馆及与教育研究机构图书馆合作的方式,扫描由图书馆提供的书籍,制作成电子书,向公众提供服务.从那时起,谷歌到底拥有什么权利,作者如何保护图书数字版权的话题就甚为热闹.谷歌虽然宣称著作权人能够得到63%的收益分成,但操作复杂,著作权人的收益很难保障.  相似文献   

5.
系统梳理和回顾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的文化机构保护馆藏资源的新举措及公开发布数字档案的新方法,旨在从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方面,为国内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国外图书馆以往在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之际,对馆藏数字资源采用CC协议中的版权权利进行管理。一些国家的图书馆为改善过去所使用CC协议的不足,同时引进Rights Statements标记方式作为补充。根据著作权人作品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保护应对方法,以践行保护知识产权的宗旨。文章对CC协议、Rights Statements中两种标记方式进行比较与评估,就实践中如何合理应用与改进创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毛建军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5-158
古籍数字出版权利制度的构建是古籍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立法宗旨,完善古籍数字出版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有效保障古籍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广泛调查我国古籍数字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古籍数字出版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在数字版权合作中存在协议文本不合规、授权流程不健全、出版主体错位等。存在着版权风险隐患,导致出现大量版权纠纷。通过比较国内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的差异,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版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前后变化;科技期刊数字版权授权链条断裂、授权文本内容欠规范、数字版权稿酬标准不明确、科技期刊数字化能力不高、平台同质化严重、作者的版权地位缺失、我国开放获取进程缓慢等。提出我国科技期刊数字版权合作的对策:树立科技期刊数字版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学术作品数字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与作者版权授权方式的规范化转型;循证数字平台使用流量,制订不同类型作品的付费标准;在规范作者确权方式同时,强化作者权益的全方位维护;推进与国际接轨的开放获取出版,促进公益仓储服务;强化学术作品数字版权的市场监管,消除独家传播。  相似文献   

8.
论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品的问世使作品的复制和传输变得异常容易,因而使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作为版权人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去.鉴于数字作品的特点及版权人精神权利不可转移的特性,强化版权人精神权益保护应当成为合理使用制度对数字作品问世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9.
李明发  杜健 《图书馆》2015,(1):12-17
版权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密切关联,技术变革既推动版权发展,也给其带来挑战。云计算技术下作品传播利用的新特点使版权陷入困境。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替代版权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版权仍是调整作品传播利用关系的最优制度安排,通过调整版权专有权、规范数字权利管理、协调合理使用与技术措施、引入反垄断条款,可实现版权平滑过渡。知识共享模式合理运行可激发版权内生动力,共同致力于知识朝向自由共享的公共利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益平衡是现代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著作权制度设计和著作权法修改的指南.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明确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著作权法要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传播者权),鼓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公众的合理使用权利),在具体内容中专门规定了"著作权人及其权利"(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著作权人享有17项人身权和财产权),"权利的限制"(其中以列举方式规定了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属合理使用),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包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著作权法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解决相互交织的著作权人利益、传播者利益与使用者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持这些冲突利益的大体平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其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理常用技术中作者、出版者、及其读者的关系和权益保护等情况,指出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其研发过程中存在对版权所有者利益过于关注,而忽视了普通用户的相关利益。提出应该借助公平离线电子现金原理中的几项技术改进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系统,以达到兼顾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2.
在SSRN科研成果共享现状与版权安排的实证考察基础上,总结了SSRN平衡与协调成果共享与版权保护的三大策略与措施;尊重与保护版权,消除权利人后顾之忧;重视权利人的需求,采取措施调动其参与成果共享的积极性;秉承追求学术宗旨,始终坚持非赢利性理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版权保护法律侧重于从版权受益者角度,以保护受益者作品的完整性、复制与传播等权利,且版权保护的背景局限于纸质介质。电子商务条件下,版权保护的内容和实质发生变化,数字化对电子作品与传统作品带来了挑战。考虑版权人、网络出版商和用户之间的利益博弈,本文综合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技术、博弈论、法律等学科的知识,从而推导出网络版权利益相关方的一个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as a refinement of governmental techniques developed for technologies such as piano rolls, reprography, DAT, and VCRs. The technological history recontextualizes legal transitions in copyright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and builds on poststructuralist work on law, 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 Building on Kittler’s understanding of symbolic/technical media and storage/processing, I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disentangl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pyright, DRM, and media technologies. The case studies indicate ICTs are vectors for extending copyright into previously unimagined territories. I argue cultural practices become problematized as they are remediated in new technologie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e shift from governing storage to processing corresponds to broader rearrangements in power, binding our rituals and means of perception ever more tightly to articulations of industry and state.  相似文献   

15.
自唐代之后,我国封建政府一直实行历法官府专有出版的政策。元明清时期的书籍版权保护继承宋代,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没有超越宋代。元明清时期盗版活动猖獗,在明代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在书坊主和盗版者之间自发的矛盾斗争中,作者的版权权益几乎被忽视。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大都是对出版权(属于版权邻接权范畴)的保护。无论是从政治环境,还是从人文传统上来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都缺乏全国性版权成文法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Has the challenge of unauthorized digital re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opyright works been met by the use of so‐calle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technology – and what role will DRM play in publishing, including scholarly journal and learned publish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egal and commercial issues surrounding DRM from its analogue origins through to the latest market developments. It argu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RM in other media sectors provides valuable lessons to publishers. Acknowledging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that DRM has faced,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whilst DRM will offer an answer to ‘the machine', it must form part of a flexible solution that adapt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相似文献   

17.
As regulatory actions against copyright infringement have become to a large degree ineffective 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Internet, new solutions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users and intermediaries were required. Semantic technology applied to Copyright may be considered an alternative to DRM or TPM systems, as metadata can be associated with a work, its title, author or right holder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volved, so combining query languages and applications, the use or diffusion of those contents over the Internet can be controlled (authorizing or denying them) in what we named “Semantic Copyright”.  相似文献   

18.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的签署直接影响版权人对其论文的保护。我国大陆高校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与台湾和美国高校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相比,存在对学位论文版权归属界定不明晰、授权人与学位论文版权人不一致、缺少实质性的关于版权使用的授权约定、授权范围不明晰等问题。因此,我国大陆高校应规范学位论文管理使用办法、规范授权书样本,使学位论文实现良性开发使用。  相似文献   

19.
考察美国国会图书馆关于软件保存的最新行政立法,旨在透析美国禁止规避技术措施例外制度如何平衡软件作品版权人与图书馆、档案馆或博物馆等负有公共服务使命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分析利益攸关方在立法质证环节的博弈焦点,解读该立法文本的逻辑结构,可知在法定情形下,图书馆等机构规避软件作品之上的技术保护措施系非侵权使用。该项立法体现美国政府与图书馆行业间已形成良性助推关系,多重立法模式有助构建有效社会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20.
恽佳欣 《编辑学报》2022,(6):637-640
为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编辑、作者及审稿专家对图表著作权问题的重视,通过调查医学期刊对论文中图表的合理使用和授权许可使用规定的现状,发现医学期刊存在对图表的著作权意识较薄弱,稿约和著作权协议中相关规定和要求表述不完善及不规范等现象。提出了医学期刊出版单位应提倡和尊重图表原创性,要求作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图表必须获得著作权许可,明确图表二次使用的合法使用范围,从而提高著作权意识,促进期刊论文图表的著作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