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血压调节和高血压发病中都有重要影响 ,而卡托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 ,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其抗高血压作用。1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卡托普利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 ,其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已被公认。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卡托普利有明显降压作用 ,可以治疗轻度和轻至重度高血压 ,亦可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 。其降压机制主要通过 :1.1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降低。而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系统的主要递质 ,它作用于特异…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机理,从药物的分类、作用靶点、作用机理、不良反应、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对以该系统为靶向目标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缬沙坦和依钠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肾血管的并发症.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对缬沙坦和依钠普利两药疗效的对比研究,探讨两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也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无左室肥厚者增加 8倍[1] 。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参与血压调节 ,而且心脏局部RAS也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2 ] 。1 药理作用机制[3]氯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的AT1亚型受体阻断剂 ,是非肽类特异性、竞争性拮抗剂。为美国FDA1995年批准临床使用的新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Ⅱ与位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后 ,增加胞浆内Ca2 + 可用度 ,引起血管收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氯沙坦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加肾…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高血压病由于大血管硬化,收缩压(SBP)升高,脉压(PP)增大,导致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靶器官的损害,老年人高血压病的预防: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乐观心情,维持理想体重;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每天饮奶或奶制品,戒烟限酒;老年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利尿剂、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和钙通道阻滞药(CCB)。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的AT1亚型受体阻断剂 ,治疗高血压安全有效 ,为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1 药理作用机制[1]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后 ,增加胞浆内Ca2 + 可用度 ,引起血管收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氯沙坦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加肾盐和水的排泄、减少血浆容量。此外 ,氯沙坦具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阻滞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及抑制ACE所介导的降解缓激肽和P物质的作用 ,没有ACEI产生的血管性水肿及咳嗽等副作用。2 药理作用2 .1 对左室肥厚的影响[2 ]  左室…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高血压治疗仍然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然而随着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各种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问世,对高血压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故现阶段提出了在高血压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从确切降压、稳定血压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三方面进行治疗的新概念、从这三方面具体阐述了高血压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一些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氯沙坦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经肝形成的代谢产物直接与受体结合而起到治疗高血压作用。1 治疗老年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心衰时被激活 ,氯沙坦通过调节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达到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展 ,降低病死率。氯沙坦对患有老年慢性肺疾病或肾功能减退的充血性心衰患者 ,临床疗效好 ,且无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患者耐受好。但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氯沙坦治疗以小剂量开始为宜 ,尤其血压偏低者 ,应用应谨慎。2 治疗高血压文献报道[2 ] ,肾素 -血管紧张素 -…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剂是近十年来推出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这类药物的若干制剂如氯沙坦、缬沙坦、依贝沙坦、肯特沙坦等 ,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在全世界已用于治疗数以万计的高血压和心衰患者 ,被认为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的代用药。1 特点1.1 对AT1受体有高度特异的选择性阻断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在细胞膜上至少分为两类AT1和AT2 受体。AT1受体分布广泛 ,其中肾脏、肾上腺、心脏和动脉中AT1占优势。而AT2 主要表达于胎儿。AT1可介导血管收缩、肾脏对水的潴留、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的释放以及交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