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篇普通而又平实的课例,出自一位走出大学校门仅三年的青年教师之手,我们姑且不论课例的作者在课例设计中是否有意识树立或者无意识但却拥有对数学本质深刻认识的数学教学观,也无法臆断课例的设计与实施就一定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或者渗透了某种现代教育心理理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篇课例在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中学数学青年教师新课程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能够获奖首先就是一种肯定和认同,至少被认为是对该课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总体或某一方面的一种基本认可。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课型,它有着很重要的教学价值。笔者通过指导一位青年教师的复习课教学,将他前后两次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从情境创设、知识整理、课堂练习这三个角度谈对复习课教学的新思考。复习课,要让学生也参与进来,真正走向"师生共同设计",才会让数学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篇公开发表且让大家去评说的课例 ,无疑会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但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训 .作为一名读者就是要从课例中 ,吸取教训 ,积累经验 ,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日常教学 .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笔者读完了胡成奎老师的“一元二次方程”课例 1,引用董江垂老师的话[1 ] 来概括此课例的成功之处甚为贴切 :对传统教法设计的悄然背叛 ,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实际承认 ,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尽责坚持 .同时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对教材人化的积极实践 .众所周知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和提高数学思想 .围绕这一目的 ,并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地去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期的“课例大家评”有两篇课例,一篇是王坤老师、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这两篇课例的内容都是关于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选自本刊“2009年中学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择这样内容的两篇课例让大家点评,基本的思想是配合当前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引发大家对于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本刊 2 0 0 0年第 1~ 2合期上 ,我们与华东师大《数学教学》杂志发出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课例”的联合征稿启事 .几个月来 ,我刊收到大量的课例稿 .经过认真审阅 ,我们从中选出四篇课例在本期集中发表 .应该说 ,这四篇课例并非尽善尽美 ,但各具特色 ,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欢迎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就这几篇课例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积极参与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对这四篇课例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评议 ,来进一步丰富数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的内容 ,并对广大数学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带来一些更加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青年教师上一次汇报课,并安排骨干教师听课、评课。本教案是我讲授人教版化学必修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节汇报课的教学设计。这节课受到了听课教师的肯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在必修模块的最后一章安排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海水中的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淡化和海水循环冷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涉及海水中化学物质的提取和检  相似文献   

7.
学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在平行班两次执教《比的基本性质》一课。课中对于“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部分,听来颇有感触。于是笔者对提高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有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最近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优质课,其中《三顾茅庐》这节课,教师的教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现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课例】《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师:在这卧龙冈里隐居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江苏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并有幸获得"李吉林教学奖".这也是我第一次精细研磨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腊八粥》一课的研备之旅中,我在研备团队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反复推敲、"熬煮",终于寻觅到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密钥.回溯研备过程,我和整个备研团队在本课教学中是这样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分析了数学教学缺乏自然性与合理性这一突出问题,提出追求自然的数学教学的两个特质:一是遵循数学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完美结合是追求自然的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方差”为例,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具体阐述了追求自然的数学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中,在学完某几节内容或者某一章的内容之后,常常要设计一、两节习题课或者复习课来进行阶段性小结,以便巩固新学过的知识.笔者在教完了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设计了一节习题课来巩固这部分知识.按惯例,习题课和复习课教学大都是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地推进,以期通过更多的题型来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这也是很多数学老师在这种课型中的教学常态.可本节课使我对之前的这种常态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截取本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段进行整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江苏省青年教师优质课三位选手的复习课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确定核心数学思想方法,创设情境激活学习热情,重现问题发现发展过程,构建基本数学问题模型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审美化的目的。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为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审美化是如何体现在教学中,它作为现代教学的新方法对教学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5.
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其根本目的,是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分析得失.但是,在当前的数学讲评课中存在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的现象,这种做法仅仅起到对答案改正错误的目的,这就弱化了讲评课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如何上好数学讲评课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比赛的形式是说课的一种——说教学片段,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3.1单调性概念.笔者有幸亲历了整个比赛过程,下面结合其中两个具有新意的设计,谈一谈数学课堂的“问题串”设计及数学概念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了本市一所三星级学校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观摩了该校数学教研组8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课.展示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中的一节习题课,课题为"函数值域的求法".从这次展示课中感受了这些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也由此引发了一些感悟与思考.结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设计和教学  相似文献   

18.
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融进理论考试,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它的意义至少有两点:一是了解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现状;二是促进青年教师重视教学理论学习. 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我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理论考试数学科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颇为担忧,部分教师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及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已难以让人相信能够胜任目前的数学教学工作.本文就答卷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数学设计理论可以指导教学设计或者分析解释教学实践。往后我将选择一些“中国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试对教学实践作分析。选择的老师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家成长丛书”的入选者,或者是公认的中小学著名教师;选择的教学实录,是他们在国内有影响的“名课”,是真正的实录而不是有的刊物发表的那种编写的“实录”。只是限于篇幅,不得不对实录加以缩略。但因为是名课,大家不难查到课的原始记录。为什么要选“实录”而不是设计文本作分析?因为实录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产品,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台后”工作,是为教师自己完善教学服务的,大多数设计工…  相似文献   

20.
教坛新秀     
陈玉珍1981年毕业于阜宁师范,中共党员。现在滨海县大套乡中心小学任教。1990年参加县青年教师数学会课崭露头角,荣登榜首。1991年参加盐城市青年教师数学会课获得一等奖,同年在江苏省青年教师数学会课中获二等奖。她在低中年级数学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先后在全县10多个乡镇上50多节示范课,所任教的学生有30多人在县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有两人在全国奥林匹克竟赛中分获二、三等奖。撰写的教案《求比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