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所谓现实性,实际指的是作家在其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生活反映的真实程度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倾向,它与真实性、深刻性、准确性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密切相关。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锋芒所向,无一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痼疾的。鲁迅自己曾经说过,他写小说的目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凯瑟琳女皇》的人物对话和描写解读萧伯纳的讽刺和幽默,讨论反讽在塑造类属化人物和社会批判方面担当的重要作用。反讽修辞是萧伯纳塑造类属化人物、实现其社会批判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正是他尖锐泼辣、机智诙谐的语言突出了类属化的人物特征,同时诉说个人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何婷 《科教文汇》2007,(9S):181-182
这是一篇将语义学中歧义和语言幽默效果结合起来的文章。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幽默,其次将歧义看作实现语言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之后从具体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三方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幽默是怎样通过歧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将语义学中歧义和语言幽默效果结合起来的文章.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幽默,其次将歧义看作实现语言幽默的一种重要手段,之后从具体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三方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幽默是怎样通过歧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作为一部经典的反殖民主义小说使她在文学界一举成名。本文试结合莱辛自身经历,从后殖民视角,借用女性“他者”观点和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对小说主人公玛丽的三种未完成角色进行解读.提出外部社会背景本身的内部矛盾。和与个体心理之间的外部矛盾使她难以对自身进行身份构建.从而无法在殖民社会中得以生存。莱辛站在白人女性的立场上讽刺了战后白人殖民文化的丑恶本质。  相似文献   

6.
刘子一 《百科知识》2021,(15):7-9,76
相声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喜剧表现形式.其幽默语言外表下包含着反映、讽刺社会的精神实质,是民族的瑰宝.卢鑫、玉浩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相声演员,以独特的舞台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备受观众喜爱.他们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创新,表演与时俱进、深入人心.相声作为语言的艺术,本就将修辞运用到了极致.尤其体现出与修辞原则偏离的现象,更是为研究相声语言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在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导演之一。自1997的年《甲方乙方》,到2013年的《私人定制》,在10多年的时间里,冯小刚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贺岁作品,也创造了很多票房神话。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冯式"幽默带给我们的娱乐享受,"冯氏"幽默具有:游戏调侃的京式语言,冷幽默、自我调侃、自我讽刺等特点,这种冯氏幽默已经成为冯小刚电影的一个标签。  相似文献   

8.
语言观是人们对整个语言体系的基本的看法。以鲁迅语言观为出发点,对鲁迅语言变革主张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正是鲁迅所持的"语言是一种‘民族灵魂’的表达方式"的语言观,使其将中国语言的变革视为中国文化变革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从而提出了汉字拉丁化、语言大众化的语言变革主张。  相似文献   

9.
李福扬 《科教文汇》2007,(11X):184-184
在老舍创造的艺术世界里,最为突出的特点,也是别人难以企及之处的就是他的幽默艺术。幽默在他的整个创作之中,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切因此而获得蓬勃的生机。幽默还往往是老舍创作所特有的情趣,给人以愉悦和美感的享受。然而,也正是在幽默的问题上,老舍遭到包括鲁迅、茅盾在内的最为广泛和最为持久的不满和责难。如何认识老舍的幽默?本文试图从老舍幽默的形态特征出发,阐述老舍的幽默艺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励  刘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20-221
幽默带给人们欢笑,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翻译幽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之间得以分享幽默。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本文首先探讨了幽默翻译的目标,即语用等值,以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翻译的启示。并将幽默分成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种情况。通过分析英汉互译的幽默实例,着重论述了注释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在幽默翻译中是可行和值得提倡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内涵是幽默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谢禾华  梁辰枫 《今日科苑》2009,(14):183-183
Little Britain是英国的一部幽默连续剧。它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电视剧大不相同,其非线性叙事、非经典叙事、语言叙事等叙述特色使该剧大获成功,让观众在大笑之余思考,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幽默在现代社会被看做一种能力,以语言为载体表现为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无法零损耗地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语言创造幽默离不开语用原则的运用,离不开本土文化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幽默在现代社会被看做一种能力,以语言为载体表现为言语幽默。言语幽默无法零损耗地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语言创造幽默离不开语用原则的运用,离不开本土文化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朱丽萍 《科教文汇》2012,(23):71-72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王衍婷 《科教文汇》2013,(35):53-53,55
东北方言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变化,是最具有亲和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它生动形象,使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它风趣幽默、活泼俏皮,质朴而不乏灵气;它表意细腻丰富,简洁而不留余地;它真实直白,有张力而不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16.
<正>幽默是人们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幽默文化,但往往处于同一文化的群体才能心领神会。这不仅给交际制造了障碍,也给英汉幽默语言的翻译增添了不小的挑战。因此,译者应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并对比英汉幽默语言的微观语言结构。基于幽默语言的可译性,本文将在语用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英汉幽默语言的对比及翻译策略的探析。一、英汉幽默语言的对比中西方处于不同的语域中,英汉幽默语言的特征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以下将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微观层面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17.
周克锋 《科教文汇》2009,(17):200-200
在教学实践中,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趣味教学必不可少。可以利用对联、诗词或者民谣的形式,联系历史电影或小说的形式,利用讽刺或者幽默的形式,运用经典语言或方言、拟人或比喻等形式,讲活历史,改变世人对历史极其庸俗的偏见,使广大中学生知史、懂史、乐史、学史,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大,幽默能帮助人们用笑声缓解身心的压力。幽默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内在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离不开使用语言的具体的语境,而对语境的研究正是语用学研究的目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或基石,也是对理解言语幽默性起重要作用的方面。本文用这种语用学理论阐释幽默产生的原因,并假以实例,目的在于探讨合作原则与幽默的关系,提升理解和欣赏幽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利娟 《内江科技》2010,31(6):66-66,76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幽默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把教学幽默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有助语言学习,增强教学趣味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且希望广大教师合理利用教学幽默,使其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初中作文要出彩,优化语言是关键。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推敲词语,力求形神兼备;善于合理运用修辞,使语言形象可感;适时来点幽默,使作文情趣盎然;或含蓄或奔放,使作文情思巧生;灵活运用句式,使文章韵律和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