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一轮课改正是从适应时代的需要出发,对化学教材大幅地进行改编,近来的课改实践,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现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凯静 《成才之路》2011,(12):62-62
2009年秋季,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我省普通高中全面展开。两年来的课改实践,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遇到过一些问题,也有过思考,但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新教材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高中新课改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一、对新教材的认识:新教材的特点概括为两个字──新、精1.新:新教材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二期课改推进的过程中,我区化学教师努力践行课改理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通过区域性的培训和实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改进。不少教师已将课改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9并落实到了课堂教学之中。我区教师对课改的思考日趋理性,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也更积极了。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师对课改形势的认识更清晰了,对学科教学的思考也更成熟了。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新教材就能自然而然地使教师创设有效的教学新方式?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答案是:并非如此。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好课改精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止于教教材?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在学习、实践、研究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努力做到在课改中不断提高与成长,才能真正适应与运用好新教材。现举一节化学课案例与大家共同研讨。一、案例教师在讲化学课“分子间作用力”这一节时,教材上对于分子间作用力是这样阐述的,“从NH3、CL2、CO2等气体在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时能够凝结成液态或固态的…  相似文献   

5.
回顾上海近二十年来教师教育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对教师教育的内涵、方法和途径有一个逐步认识、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其一,对教师教育内涵的认识.在一期课改期间(1988-1998年),主要做了两件事:教师学历达标,和时教师的学科知识补差补缺.在二期课改期间(1998年至今),强调了三个思想:一是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第一住工作,教师职业认同;二是强调教师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师的本体知识;三是强调教师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实践.显然,二期课改对教师教育的认识,修炼上更有针对性,境界更高,视野上更开阔.  相似文献   

6.
封平 《考试周刊》2010,(54):30-31
几年来的课改实践,我最深的感触是新教材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提出了一个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以一个全新的观念去审视新教材。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由2001年秋季学期使用新教材开始,语文课堂教学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大胆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然而,时间也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师,10多年来,有多少教师是真正地在坚持走课改之路,有多少教师仍然以为使用新教材就是进行课改,又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了课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老师,笔者根据本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现象,就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加入WTO为背景,以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标志,以世纪之交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为载体,全面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我们这些数学教师如何乘这次改革的东风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笔者近期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研究与思考,我们认为,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要适应这次课改的精神,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的理念:一、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进行数学教育,教师首先在认识上应树…  相似文献   

9.
谢英 《培训与研究》2005,22(4):99-100
素质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对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以新教材推动教学改革,发掘新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内涵,围绕课改进行实践。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是教学变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正式启动,广大课改实验区开始启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与旧教材相比,在新的课程管理体制下诞生的新教材既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又具有了更强的可实施性。虽说有了好教材也就有了成功推动课改实验的基础,但是,要使新教材的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切实有效的体现,还需要我们做很多工作。下面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与实践。向骨干教师“借力”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超过了已往历次课程改革。在改革之初,要求每一个普通教师都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实验已进入了第2阶段,实验中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自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课改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部分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下称为新教材)中,“应用题”的提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内容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问题更具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几年的课改实验表明,新教材可喜的变化并没有带来理想的教学成绩。原因何在?固然,教材的变化是一个因素,但更多的是要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一、教师是不是完全领会了新教材的意图?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取消”了应用题,就意味着应用题的教学要求降低了,应用题不需要重点教了。显然,这些认识是错误的。首先,新教材取消的只是“应…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新教材已于2006年9月在全市推广使用,我校作为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学校,从2001年起就开始了新教材的教学实验工作。可以说,化学新教材对我校教师并不很陌生,也可以说,我校教师作为“先行实验者”,积累了一些实践化学新教材的经验和教训。但是,面对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面对修订以后有所变化的新教材,我们还是得有清醒的反思:新教材是不是只是内容删减了、要求降低了、版面新颖了?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教材是教师们实践课改的重要武器。新教材中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变化、新要求需要教师们去解读,这是教好、用好教材的一个基本要求。对新课标和新教材解读的高度和深度往往对教学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走进新课程,面对新课程,手捧新教材,我们曾有过困惑,有过徘徊,历经一年多的学习,探索,研讨,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我们发现课改之路是一条“美丽的路”。一年多的实践,我们有切身的体验,有点滴的收获,更有理性的认识和反思。一、建立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机制课改,不仅仅是换一本教科书,而且是深刻的教育观念革命。我们认为,在更新教育观念问题上,如果没有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思想就难以落实到课改具体实践中,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我们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重点,并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三思想政治(江苏版)新教材,从2002年秋开始试用。新教材的使用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我们广大政治课教师实验课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么,如何用好新教材,上活政治课,有效地贯彻课改精神,成为摆在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的首要课题。一、把握一个“变”字,是用好新教材,贯彻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所谓“变”,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材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中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课改的目标,必须要求政治教师转变教材观,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不仅是…  相似文献   

17.
感悟新教材     
使用初一生物新教材(苏教版)以来,感到新教材的编排体系让人耳目一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课堂面貌也因此焕然一新。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认识新教材,使用新教材,我粗浅地谈一谈对新教材的一点感悟和一些基本做法。1 站在战略高度看课改教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族的振兴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这次课改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这次课改的口号是“为了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为了民族的振兴”。我国学生奥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新教材比起早先的同年级段的教材,从内容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教师们增加了压力,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提高效率,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教给学生更有用的方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了教师们反复思考、尝试的问题。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尝试的方法是"聚焦核心问题,分层突破"。  相似文献   

19.
“二期”课改提出园本化实施,既是提倡教师个性化地使用新教材,也是提醒园长创造性进行课程管理。近年来,我园在课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一、学习、思考如何导航“二期”课改新教材的使用,园长与教师都在同一起跑线,作为管理者,在学习新理念熟悉新教材的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教材中“阅读与思考”和“文献阅读与数学写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思想上对该课程认识不到位.为此,笔者分别从课标层面、实践层面审视其教学价值,助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该课程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