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报社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语文专业报刊社之一。自1978年创办至今,报社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本着“求新、求精、求活、求实”的方针,出版了从为学生服务到为教师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语文报社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语文专业报刊社之一。自1978年创办至今,报社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本着"求新、求精、求活、求实"的方针,出版了从为学生服务到为教师服务,从普及性知识到学术性很强的系列报刊,并以其"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大语文特色,赢得了全国师生的挚爱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誉为"中华语文第一报"。2006年10月,《语文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国内迄今为止第一家媒体界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梁群英 《教师》2012,(3):38-38
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谭青峰老师的“能力语文”教学理念认为:语文教学要从书本到书本,从知识到知识,从分析到分析的常态中解脱出来,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性的“即学即用”的训练,从而让语文知识转变成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快车     
语文报社诚聘发行代理语文报社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语文专业报刊社之一。自1978年创办至今,报社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本着"求新、求精、求活、求实"的方针,出版  相似文献   

5.
语文报社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语文专业报刊社之一。自1978年创办至今,报社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本着"求新、求精、求活、求实"的方针,出  相似文献   

6.
语文报社是国内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语文专业报刊社之一。自1978年创办至今,报社始终以传播语文知识、促进语文教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己任,本着"求新、求精、求活、求实"的方针,出版  相似文献   

7.
周敏 《湖南教育》2006,(1):11-12
从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目标”到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目标”,目标理念的变化必然赋予语文教学的课堂新质。不论是“双基目标”还是“三维目标”。语文知识教学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题中之义。现有的语文知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体系?我们头脑中的语文知识观有没有问题?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最有价值?语文知识教学的应然状态该是怎样的?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冲破狭窄的课堂“围城”,让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所谓“生活语文”,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参与和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经历了从知识工具为主到“工具与人文统一”和强调学生整体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转变。在不同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科书发生了从“统编”到“一纲多本”再到“部编本”的改变,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逐渐转变为关注综合、均衡和典型,内容的组织则从以知识点为依据到以知识链和知识丛为依据。总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越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0.
试图从历史角度,对新课改以前语文知识教学的发展演变情况加以梳理。我国古代语文知识教育融汇于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的诵习钻研。近代引入西方语言学理论,语文独立设科,初步建立起语文知识系统。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重视语文知识,建立了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1963年版和“文革”后的教材,强调语文知识为读写训练服务,“双基”训练逐渐成为主流声音。改革开放以后,语文知识教学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由对此问题的历史审视引出对当下语文知识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分层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其“分层”之义有三:一是根据学生语文水平、语文学习能力来划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意见及研究性学习要求;二是在学习内容上,按照教材研读、教材的拓展性内容研读及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文学文化背景的专题式研读这样三个层次来实现学习上的逐步开发、分层递进;三是语文知识教学及思维训练上的层次性,从整本书的知识与训练要求,到单元、课文,一直具体到语段和字词句,形成一个从大到小的语文知识要素及思维训练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从百年语文课程标准到语文教学大纲再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发展经历了从少到多,从零散到系统再到解构的过程,知识呈现出泛化和窄化现象,目前处在被流放的边缘化的境地,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需要在继承传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和重构。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在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师范大学,在有着尧王古都之称的山西省临汾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曙光,一份专门服务于全国语文教师的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应运而生,这是语文报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1981年,语文报社又创办了一份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专业性报纸——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9,(1):F0003-F0003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回顾和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语文教育事业和语文出版事业的深刻变化和辉煌成就,2008年10月9日,语文报社在全国各地许多单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于山西省太原市正式启动了“1978~2008中国语文生态大考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语文报社30周年‘中华语文万里行’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时期和《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必然产物。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诠释其实施原则,以起自律、他诫之初衷。一、以“语”为核心,拓宽课程领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是,要求学生打破学科界限,在生活实践中广泛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性学习,把自然、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课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语”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永搏不息的心脉,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该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  相似文献   

16.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对于语文培养目的的方向转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要求构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落地提出了挑战。在此前提下,从作业入手,由以往“类题链块”的作业布置思路转变为“知识序列”,利用“微项目群”的实施,多学科联合有机设计作业,夯实学生语文知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最终达到“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目的。本文围绕“微项目群”的建构与实施,从此类语文作业设计思路开始解剖,阐述组成该“微项目群”的各部实际实施与目的,为语文的作业实施带来可推广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受到语文界普遍关注是在语文新课标提出之后。“不必苛求语文知识的完整和系统”,一时间激起了语文界关于语文知识讨论的千层之浪。讨论的焦点是语文知识到底摆在语文教育什么位置,表现为新课标体现的对语文知识的“淡化”倾向与语文教学以“语文知识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交锋。对此,我以为应作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说,新课标提出的所谓“淡化”语文知识的思想是有其客观历史背景的,这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在语文知识方面追求得过多,讲解得过细,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导致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受到指责最多的是教学法的陈旧。在上课的“讲”被斥之为“满堂灌”后,教师们已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了,唯恐落下个“满堂灌”的名声。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问从上课伊始直到下课铃响屉是有的事,一位语文教研员说有的老师一节课竟提了117个问题,用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好像知识、能力都是问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觉得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在不断地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加强语文修养中,尽量使自己“语文化”。  相似文献   

20.
吴萌 《江西教育》2023,(19):52-53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栏目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与写作素材的重要平台。该栏目中的名言警句并不是随心所欲编选的,而是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也就是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日积月累”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群文阅读资源。因此,在教学“日积月累”内容时,教师要从群文阅读的视角入手,整合、串联单元语文知识,探寻语文知识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高效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