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蒂芬·霍金走了。他离开了杭州 ,赴京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 ,并且再作一场演讲 ,将“霍金辐射”的半径继续延伸。这时 ,我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从预告霍金来华演讲 ,到霍金踏上中国的土地并在杭州、北京两次演讲 ,中国的媒体掀起了一股“霍金热” ,这股“霍金热”无疑已经为推动中国的“科学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这次有关霍金、丘成桐、威腾等科学巨匠和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的媒体“大合唱”中 ,文汇报起到了领唱的作用。早在霍金来华前25天 ,文汇报就刊出了《霍金要来了》的特稿 ,在全国最早披露霍金将要来华的消息 ,海内外的许多媒体…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8日是当代物理学家霍金70岁生日,出版了他几乎所有著作中文版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为他举行了一个精彩的生日庆典,并以《时间简史(普及版)》和《大设计》合订本的面世使本届订货会再次掀起了一股霍金旋风。  相似文献   

3.
第一现场     
会见大师 8月19日天体物理学大师霍金在中南海获得了江泽民的接见。霍金表示,中国过去17年取得的进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再过50年,中国有望成为领导世界科学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霍金探讨宇宙神秘的一系列畅销书使全球读者眼花缭乱。如今,这位杰出的宇宙学家首度将目光转向自己,用简明、风趣、坦诚的笔触,讲述了自己从战后的伦敦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追踪他的思想家的生涯,论及他的杰作——20世纪标志性著作之一的《时间简史》。本书让读者了解了在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也是读懂《时间简史》这部名著及霍金个人宇宙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8月9日至22日,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现代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一行访问中国。从他甫抵上海浦东机场始,到最后北京首都机场的送别,钱江晚报记者始终追随在旁采访。作为国内最早报道霍金中国之行的媒体,我们此次对霍金的关注,是全方位的,全程的,投入的部门人力也是最多的。近日,我们检索了2002年度的钱江晚报资料库,共有69篇报道霍金的相关文章,其中五  相似文献   

6.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3,(5):25-27+24
在普通大众心目中,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除了爱因斯坦,就是史蒂芬·霍金了,对于公众和大众媒体,霍金拥有文化偶像的地位。霍金之所以能够上升到偶像的高度,不是因为他的科研成就,而是归功于他的畅销图书《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的出版有许多曲折和巧合,它的营销也有许多创意和争议。  相似文献   

7.
雷纳德·萨斯金和约瑟夫·掊钦斯基都是美国权威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和其他一些弦理论学家共同找到了显示黑洞真的保藏信息的强有力理论证据。可以说,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使霍金最终否定了自己坚持多年的黑洞理论。新闻周刊: 霍金宣告要修正甚至可以说是推翻他原来的黑洞理论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有完全理解霍金的新理论.但他的思想却是人类想象力的一道美妙大餐  相似文献   

9.
练小川 《出版参考》2023,(6):18-20+17
在普通大众心目中,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除了爱因斯坦,就是史蒂芬·霍金了,对于公众和大众媒体,霍金拥有文化偶像的地位。霍金之所以能够上升到文化偶像的高度,不是因为他的科研成就,而是归功于他的畅销图书《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的出版有许多曲折和巧合,《时间简史》的营销有许多创意和争议。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大众心目中,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除了爱因斯坦,就是史蒂芬·霍金了,对于公众和大众媒体,霍金拥有文化偶像的地位。霍金之所以能够上升到偶像的高度,不是因为他的科研成就,而是归功于他的畅销图书《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的出版有许多曲折和巧合,《时间简史》的营销有许多创意和争议。  相似文献   

11.
临风 《新闻实践》2002,(9):51-52
面对霍金,亦喜亦忧.   喜的是,当这位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来到中国,来到杭州,我们的媒体表现了出了对科学家少有的热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大展身手,从其传奇般的经历、杰出的科学成果到个人爱好、家庭生活乃至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作出了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以至霍金的大名旋风般在杭州震响,连街头大妈都能说出他的“生平事迹“.那几天,杭州的媒体,尤其是报纸,真可以说是不惜版面地“做足“了霍金文章.记者们也充溢激情,机场接、餐厅候、宾馆打探,有的还派出能说英语的记者和霍金家人、工作人员套近乎,“零距离“感受霍金.难怪有记者感叹:“真要比‘追星‘还要累!“   ……  相似文献   

12.
8月的霍金中国之行,轰动了神州大地,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把珍贵的版面和黄金时段让给了他。媒体的热量点燃无数人的热情,感染了千千万万的受众。人们在荧屏上欣赏着霍金独特迷人的风采,在报纸上寻觅着有关霍金的点点滴滴,在书堆里吸吮着霍金著作的知识养分。在众多媒体中,笔者发现《浙江日报》的表现尤为突出。作为一家省级党报,它抛开了传统人物报道的条条框框,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报道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追逐着这颗熠熠闪亮的科学明星。7月11日,《浙江日报》科教卫新闻的头条就以《霍金…  相似文献   

13.
临风 《新闻实践》2002,(8):51-52
面对霍金,亦喜亦忧. 喜的是,当这位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来到中国,来到杭州,我们的媒体表现了出了对科学家少有的热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大展身手,从其传奇般的经历、杰出的科学成果到个人爱好、家庭生活乃至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作出了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以至霍金的大名旋风般在杭州震响,连街头大妈都能说出他的"生平事迹".那几天,杭州的媒体,尤其是报纸,真可以说是不惜版面地"做足"了霍金文章.记者们也充溢激情,机场接、餐厅候、宾馆打探,有的还派出能说英语的记者和霍金家人、工作人员套近乎,"零距离"感受霍金.难怪有记者感叹:"真要比‘追星'还要累!"  相似文献   

14.
即使有一天,霍金的整个理论体系都被彻底推翻,他依然不失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时间简史》依然还是一本伟大的科普著作  相似文献   

15.
面对霍金,亦喜亦忧喜的是,当这位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来到中国,来到杭州,我们的媒体表现了出了对科学家少有的热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大展身手,从其传奇般的经历、杰出的科学成果到个人爱好、家庭生活乃至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作出了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以至霍金的大名旋风般在杭州震响,连街头大妈都能说出他的“生平事迹”。那几天,杭州的媒体,尤其是报纸,真可以说是不惜版面地“做足”了霍金文章。记者们也充溢激情,机场接、餐厅候、宾馆打探,有的还派出能说英语的记者和霍金家人、工作人员套近乎,  相似文献   

16.
在全世界科学家都一脸茫然的情势下,如黑洞一般不可捉摸的史蒂芬·霍金再次作出惊人之举:他宣称推翻了自己坚持30多年的一个著名的黑洞理论。为此,他还输掉了一场世界闻名的赌赛。仅仅3个多月前,霍金刚刚公开宣告,他将放弃自己苦苦追寻数十年的“终极理论”,并认为“终极理论”实际上不存在。无论他的旧理论还是新理论,迄今以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科学家可能都无法通过实验验证其真伪——霍金完全可以不必害怕以后被证伪而放弃原先自己“赖以成名”的理论。但他放弃了:或许只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霍金所剩不多的其它理论也在接受挑战。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也许将像遇到黑洞一样,全部被自己和他人否决、推翻而踪迹全无。或许到那时,他最后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也已经萎缩,而他留下的,是不是只有一个残疾之躯和那深邃的大脑?  相似文献   

17.
残疾身躯超凡智慧,霍金那瘦弱的身躯蜷缩在狭小的轮椅中,但他那敏捷的思维却遨游在广阔的宇宙中。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相似文献   

18.
即使有一天,霍金的整个理论体系都被彻底推翻,他依然不失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时间简史》依然还是一本伟大的科普作  相似文献   

19.
刘兵兄,要讨论霍金,你自然是“当仁不让”了——你是为霍金著作在中国的传播立下过汗马功劳的。10年前你为霍金《时间简史》中译本策划的广告语“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至今仍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用在《大设计》中译本的营销上。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4日,著名的俄罗斯飞机设计师米哈伊尔·佩特洛维奇·西蒙诺夫(Mikhail Petrovich Simonov)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1岁.他因主持研制出苏-27战斗机而备受业界尊崇,他的名字与作品一起得以永载航空史册.从一名充满梦想的航模爱好者成长为苏霍伊(Sukhoi)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以其执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