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业拖延问卷对264名初中生进行了测量,运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中生学业拖延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男生的学业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初二年级拖延水平较高;学业拖延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低拖延者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高拖延者,学业成绩高的学生其拖延水平低。结论初中生的学业拖延在性别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初中生学业拖延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52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中学生校园受欺凌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资本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校园受欺凌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级以及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积极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情绪行为问题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但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此外,校园受欺凌既能够直接正向预测情绪行为问题,也能够通过积极心理资本对情绪行为问题产生间接影响,即积极心理资本在校园受欺凌与情绪行为问题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在预防与警惕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同时,也应致力于开发受欺凌个体的心理资本,以减少其情绪行为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API)和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群体拖延行为的现状、差异以及拖延行为与自尊的关系,为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矫正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和学科性质的大学生在拖延行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总分与拖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87,P<0.01)。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非常普遍,大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提高自尊水平,以降低和减少大学生的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般拖延倾向,运用拖延倾向问卷和挫折承受力问卷对福建省霞浦县某中学初一到初三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所调查范围的初中生普遍存在拖延现象.具体表现为自律学习任务的拖延程度高于他律学习任务,学习拖延程度高于其他情境拖延程度.拖延倾向在性别上基本上不存在差异,男生在作业上的拖延程度略高于女生.拖延倾向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初中三年级学生的拖延程度明显高于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学生拖延倾向与其挫折承受力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回归分析也得出挫折承受力得分对拖延程度有很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5.
陈瑞 《文教资料》2014,(16):167-168
本研究对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控制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拖延程度较高,自我控制水平不高。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控制在性别、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我控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学业拖延现象普遍存在于初中生的学习活动中,本研究对成都市四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1095名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分析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在学校住宿、是否是班干部等不同人口学变量学业拖延的差异。研究学业拖延问题,能有效指导学生矫正学业拖延行为,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效率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29):158-159
本文对来自广州市一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初三130人进行了儒家传统价值观的测量,并对初中生传统价值观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年级等因素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儒家传统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上没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的传统价值观得分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卢永兰 《宜宾学院学报》2011,(10):118-120,127
福建省大学本科生在学业上的拖延程度较高,达到中度拖延水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水平的学校大学生在学业拖延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拖延程度差异性不显著;不同学科的大学生,理科生较之文科生的学业拖延行为更多,但未达到显著性程度。因此,学校方面应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身方面应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业倦怠对农村初中生学习效能与学业拖延的调节作用,探讨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或缓解学业拖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学习效能感、学业倦怠、学业拖延问卷对293名农村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不同性别、年级的农村初中生学业拖延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7.245,p<0.01;F=3.928,p<0.05),男生学业拖延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年级越高,学业拖延得分越高;学生自评学业成绩越差,拖延越明显(F=10.247,p<0.001)。学习效能感及其各因子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p<0.001);学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p<0.001);学业倦怠对学习效能与学业拖延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效能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学业倦怠与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328名江苏和青海两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文理科等变量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形成稳定而显著的负相关,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以减轻就业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研究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都显著地高于重点中学的初中生;性别之间在社会支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发现,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和探讨初中学生孤独感现状,采用中学生孤独感量表方法,对川渝两地28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与城镇初中在孤独感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P<0.05)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P<0.01)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初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各维度上均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因此,认为改善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保持亲子关系的完整、强化心理疏导、关注关键期教育,有助于降低或减少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中生生涯适应力水平和生涯需求的调查发现,北京市初中生生涯适应力达到中上水平,初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初一学生,但男女生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有无理想专业对初中生的生涯适应力有显著预测作用.调查样本中,87.70%的初中生认为生涯指导重要,64.30%的初中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生涯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CSRI在宁蒗彝族初中生的适用性。方法对400名宁蒗初中生进行施测,对其中214名彝族学生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各分量表中的大多数项目与分量表的相关在0.3以上。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1至0.869之间,分半信度在0.823至0.865之间。分量表的相关在0.209至0.406之间。因素分析表明男女正负性分量表累积方差解释率在52.87%至59.92%之间。②宁蒗彝族初中生四种性别角色差异显著,P<0.01。双性化(32.4%)和未分化(30.0%)比例占多数。初一男生双性化比率最高(55.9%)、其次是初三男生(21.9%)、初二男生双性化比率最低(17.6%),差异显著,(P<0.05)。城市男性化比例(43.5%)高于农村(13.0%),差异显著(P<0.01)。结论 CSRI也可适用于宁蒗彝族初中生的性别角色研究。彝族初中生性别角色现状令人喜忧参半。初二是彝族初中生双性化比例的最低点。城市彝族初中生比农村彝族初中生表现出更高的男性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心理康复特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编的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问卷,选取四川省彭州市等各受灾程度不等的中学的650名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四川灾区中学生心理康复特质的差异。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所得结果如下: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初一和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中学生在乐观与希望、问题求助方式、不安全感、安全感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平均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的乐观与希望、安全感特质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2)初中二年级学生整体心理康复状况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3)高中二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善于运用问题求助来帮助自己康复。从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1)男女中学生具有的整体心理康复特质没有显著的差异;(2)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安全感;(3)女生比男生更多地用问题求助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康复,且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能找到问题解决和求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查与测量的方法对1989名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做了概括的描述,同时对初中、高中男女不同性别和城乡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在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高一到高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初中学生,男生自我评价的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自信心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change the attitude of early adolescent female and male students toward scientists and women in science, students in the middle school/junior high grades were exposed over a two months' period to women science career role models as part of their science instruction. This treatment positively affected the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scientists and toward women in sci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of science in the middle school/junior high should periodically bring community resource people who use science in their careers to the classroom to act as role models and that women should be included among this group so that the attitudes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oward scientists and women in science might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