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三算结合方法教学统编教材一册33页“得数是10的加法”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口、珠计算和巩固10的认识等基本训练。 1.看卡片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式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9的组成计算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 2.学会一图四式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难点:看一幅图写4道算式。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复习准备 1.口算直接说得数:  相似文献   

3.
教 ‘气,J‘一学“10以内的连加法气教师可运用’‘反馈教学”的思想作指导.亥分四个环节进行设计。篡习二‘」.‘一人冬貉_要’件口算:升2,5们邝+1:3+714+3,7+2;5+翻歼1、左.·一户.一_..1己我‘瞥一,魄.,‘_沁 完成这‘两题时,由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填数题,学生口算,并举起数字卡片将得数告诉老师。3.看图列式计算。(出示幻灯)图:晒骊阔阵孤图 教师看图口述:学校里原来有3支队号,现在买来了2支,一共是几支?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吞、.,卜‘.、。}手、个数相加下最后把加得的数写在等号的右边舀、一第三,出示以下算式卧请学生讲一讲,这…  相似文献   

4.
课题: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21页。 教学目的:借助直观形象手段,通过摆、看、想、说,使学生学会得数是5的加法和5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数的组成求得数的算理。 教具:小兔模具10个,桃子模具10个,红色、黄色圆片各5个,黄花卡片5张,5的组成卡,5的加减法卡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训练 口算。(教师逐题出示卡片、学 生写得数) 4+4+4 3+3 5+4+3 7+5 5+5 9+8+2 2+2+2+2 6+5+2 校对得数后,教师提问: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根据相同的特点,能不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分开排在两边。(学生上黑板排列)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寓学习于游戏中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又使他们学到了知识。 如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教学时,我运用了“对口令”、“找朋友”、“看谁算得快”、“夺红旗”、“争高峰”等游戏形式。这些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数的组成和分解等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教“得数是8”的加法时,我在“巩固练习”环节中,先发给学生计算卡片,卡片上印有若干题目,请  相似文献   

7.
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他们认为通过这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思维敏捷,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为此,他们根据各年级教材内容编印了一套口算卡片册。每个年级一册,每册50片,每片20题,每片末尾有完成的时间(__分__秒)和完成的题数(对__题),第一片的得数排列在第十一片的头一个数目,如此类推,一看“说明”就会使用。景山学校这套口算卡片的优越性是:各年级互相衔接,口算练习循序渐进,有系统性;装订成册,使用方便;每天做一片,份量合适,占时间不多,可以使口算经常化、制度化;填上几分几秒做完,做对多少题,可以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对比,看到进步的大小;每题的得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旧知1. 看算式说得数(出示口算卡片),比谁算得又对又快.2.数数练习.让学生从0数到6,又从6数到0.3.说3、4、5、6的组成.(评析: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新知的生长点,设计了三种导入新课的铺垫性练习,让学生口算、数数和讲数的组成,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为学生学习新知铺乎了道路.)二、进行新课1、认识数7.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上课开始,复习10的组成,用幻灯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边看边想,回答问题: 提问:几和几组成10?再口算得数是11的加法;用幻灯出示计算圆转盘,根据转盘中出现的加号所对的两个数字,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得数。学生依次回答:  相似文献   

10.
学号的妙用     
最近,我听了两位年轻教师的数学课,他们在课堂练习中,都巧妙的运用了学生的学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位是二年级教师,她的“对学号口答”的练习形式别具一格。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答题(卡片示题、口述习题),如果该题的得数与某个学生的学号相同,此题就由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不需学生举手和教师点名。例如:教师用卡片出示式题“27+9”,则36号学生站起来回答“27加9等于36”;出示“90-78+4”,则16号学生站起来口答“90减去78再加上4,和是16”;若题目是3×5=?,则由15号学生回答“3乘以5等于15",……。如果某道题的得数超过全班学生数,即无任何一个学号与此题的得数相合,此题就由  相似文献   

11.
教学名称:得数是4的加法。教学内容和要求:1.巩固加法的意义。2.正确进行得数是4的加法运算。3.培养口算能力,培  相似文献   

12.
1.20以内加减法的复习。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尽管第二册已学到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为了检查学生20以内口算的熟练程度,建议再复习一下加法表和减法表。教师可以让学生顺次说出得数是11、12、13、14、……的加法并作板书。即: 进位加法表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听了一节“得数是6的加法”的一年级数学课。教师在宣布今天学习“得数是6的加法”后,随着出现这样一道富有思考性的题目:□+□=6。这时学生都积极动脑,跃跃欲试。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好奇之火”,便让学生拿出6个圆形和  相似文献   

14.
“10的认识”、“得数是10的加法”是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能否熟练掌握10的组成,正确迅速地计算出得数是10的加法式题,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讲清数的概念之后,应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当堂的巩固练习上。精心设计练习题,尽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仔细观察、思考发现“10”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1页至第62页。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具准备: 复习用口算卡片,教科书第61页〔1〕苹果图两幅,第62页〔3〕五角星图,小棒图,大虚线圈一个,练习用口算卡片。学具准备: 12朵花,14个圆片,用16开纸剪的虚线圈一个。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算式写得数,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9+3、9+7、9+4、9+8、9+5、9+9、9+6、9+2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的数: 9+()=11、9+()=12、9+()=15、9+()=18 9+()=16、9+()=13、9+()=17、9+()=14 (3)根据每个加法算式想出两个减法算式: 5+2=7 6+3=9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第61页〔1〕左图(用幻灯或其他教具直接在黑板上摆) (1)提问:图上画了什么?(9个绿苹果,2个红苹  相似文献   

16.
1.游戏式口算。在低年级教学中常用接力赛、找朋友、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口算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算速度,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之后,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渗透口算训练,你拍1,我拍9,合起来就是10;你拍2,我拍8,合起来得到10,……这种手到、口到、脑到的练习,利于口算能力的启蒙。又如教学20以内加减法,老师组织口算接力赛:第一个同学口算出如下第一题的得数后,第二个同学立即说出第二题的得数,依此接龙下去,直至把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公开课,教师课前做了一大堆小红花,上课时先复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对一道口算题,教师就表扬“真聪明”“真能干”等,同时还奖励一朵小红花,整个课堂掌声起伏,结果还未进入新课,已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争强好胜,竞赛是一种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几年来,我组织学生进行的口算竞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同学们,使他们的口算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是运用以下七种方法进行的: 1.找朋友竞赛。一个学生出示卡片10-7,口述:“我的朋友在哪里?”其余学生看到题目后立即拿出相对应的卡片,并口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看谁答得快,对得多。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20以内进位加法”的公开课,教师课前做了一大堆小红花,上课时先复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对一道口算题,教师就表扬“真聪明”“真能干”等,同时还奖励一朵小红花,整个课堂掌声起伏,结果还未进入新课,已发放了大半盆小红花,教师只好歉意地说了声:“对不起,老师的小红花做少了,下节课再给你  相似文献   

20.
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的基础,而且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经常运用不同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1.指名算。教师出示日算题,指名学生回答。一般可将比较容易的口算题让口算能力差的学生算,有利于调动中下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视算。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将得数写在本子上(不必抄题),结束后,教师报出得数,学生自已批改。这样练习,可扩大口算面,使人人能参与活动。3.听算。教师报出口算题(可报1~3次);学生写得数和报得数,这样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计算的方法。4接力算。教师依次用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