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雕版印刷就是传统的水印技术,雕版印刷涵盖了木板水印技术的全过程。"饾版"术就是今天的木板水印技术,它记载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成“反体”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等材料刷印的一种特殊技艺,是中国印刷史上的重要阶段,形成了极为珍贵的古籍和档案文献。雕版版片是最重要的实物见证,现存数量有限,对其保护研究非常必要。木雕版中含有植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其上的墨迹中含有碳、动物胶等物质,易发霉生虫。通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红外光谱仪(FTIR)、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激光粒度仪等现代分析设备,对一套现存清代雕版的病害及印刷材料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其主要病害为虫蛀、霉斑,其印刷所用墨为松烟墨。针对出现的病害情况,选择环氧乙烷杀虫灭菌的方法进行保护,并研究了预防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1200年前已有雕版印刷王子野在为《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一书撰写的《绪论》中说:从现有的物证来看,我国雕版印刷术是在7世纪唐贞观年间开始出现的。他的这个看法比先前人们认为我国雕版印刷品始于唐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的看法提前了200多年...  相似文献   

4.
朝鲜早期(约1393-1622年)是韩国印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继承高丽印刷术的基础上,无论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雕版印刷分官刻本、书院刻本、寺院刻本、私家刻本、坊刻本五种;活字印刷主要有铜活字本和木活字本两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术的发明有很深的渊源,并且有一个不断积累的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完善的长期过程,其间很难划分出鲜明的分界时限。根据古代文献,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实物发现综合考证,可以得出雕版印刷术产生于隋至初唐之际的结论。公元7世纪前期的佛像雕印是雕版印刷术的最初形式;8世纪大量出现的经咒印本标志着雕版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9世纪图文并茂的整部佛经《金刚经》印本说明雕版印刷术已臻成熟。  相似文献   

6.
《出版史料》2001,(1):52-53
序一我国是一个出版事业飞黄发达的大国,又是印刷术最早发明的大国,是雕版印刷术起源的国家,又是活字版印刷的创源地。但有一点是奇怪的,就是记载这些创造和记述出版事业蓬勃踊跃情况的材料并不活跃,显得很不相称。我国在唐代初年即已发明雕版印刷术,可是没有文字记载。20世纪60年代末,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初,西方印刷术传入我国,与雕版印刷互相辉映,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文章仅就近代西方印刷术的传入,略述铅印、石印、影印、珂罗版、铜版等特征,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古籍版本浅谈(上)孙安邦雕版印刷术出现之前,中国古籍全系靠手写传抄的写本。自从发明了造纸和印章,拓印技术的流行,雕版印刷出现之后,始有“版本”之说。谈版本,须先回顾一番印书之始u印刷术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般都认为最早建议雕版印刷的是五代时的冯道...  相似文献   

9.
宋代绍兴雕版印刷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绍兴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记载绍兴雕版印刷最早的文献、绍兴出土的雕版印刷珍品及宋代绍兴刻本四个方面来考述宋代绍兴雕版印刷盛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公之于众的下行公文,宋代榜文文书副本的复制载体有纸张、木板、粉壁、碑石之别,与之相应的复制方式则有手工书写、雕版印刷、勒石刻碑的不同。榜文文书副本的复制载体和复制方式的统一与其传播效果有密切关系:书写的榜文优长在于大字醒目,简便易行;雕版印刷的榜文复制速度快、数量多,便于在流动人群中广泛传播;勒石刻碑的榜文威严庄重且留存时间相对久远。文书副本载体与复制方式各异的榜文成为宋代官方施政信息布达民间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助推中央和地方行政事务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
袁淮 《中国博物馆》2005,(4):F0002-F0002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简称“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秀美的人工湖畔。  相似文献   

12.
台港澳之窗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上,就雕版印刷发明的源头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世所公认。但雕版印刷术究竟  相似文献   

13.
红印本是我国雕版印刷线装古籍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为雕版印刷史上的一种创新,这样的做法首倡于明代,为一部著作雕版完工后用朱色刷印的试印本。其目的主要是提供给编纂者或著作者校对使用,待核对无误后,再正式付以墨色刷印。这样的做法反映了雕版印刷程序上的进步和成熟。由于红印本是一部书刊刻成功后的最初刷印本,且刷印量极少,加上正式墨印后,红印  相似文献   

14.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浅析CTcP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CTP技术的发展 CTP技术是近十几年来印刷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CTP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渐成熟以来,其应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广义上来讲,CTP技术主要包括了脱机直接制版(CTPlate)、在机直接制版(CTPress)、计算机打样(CTProof)和数码印刷(CTPaper/Print)。但从狭义上来看,CTP技术一般地泛指第一种技术,即为英文Computer to Plate的缩写。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五代绍兴雕版印刷的历史渊源、五代吴越国绍兴社会盛况、五代绍兴雕版印刷珍品存世概况三个方面考述了五代吴越国时期绍兴雕版印刷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1973年上海书画社刻本《共产党宣言》,采用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但它在版式、字体、内容上都和传统雕版印刷书籍有很大不同,是雕版印刷史上的一个特例,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西洋铜雕版印刷术是与铜版画伴随而生的一项印刷技术.铜版画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以画面精细、线条柔和而深受人们喜爱.明朝末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把这种画带进了中国,在它的影响下,铜雕版印刷技术亦随之在清前中期传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沿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线索,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阐明了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产生的前提与条件,以及雕版印刷的最初形式——佛像雕印,雕版印刷的成长阶段——密宗咒语,指出图文并茂的佛经是雕版印刷术的成熟之作,中国佛教徒是雕版印刷术发明者,从而正本清源,理清了印刷术产生发展的源与流。全文共五部分,本期发表前两部分,后三部分将在下期发表。  相似文献   

20.
朗菁 《图书与情报》2005,(1):79-82,89
陕西雕版印刷始于唐代,唐都长安曾是中国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唐末至宋一度衰落,至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刊刻了大量文献典籍。内容涉及“关学”、金石、小学、史地、文学著作等。文章论述了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历程,并例举历代版刻代表性著作,勾勒出陕西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