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每个中国数学教师都应懂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吴文俊院士创立的“吴法”及其主要成员张景中院士的“消标点法”和杨路教授的“降维算法”。  相似文献   

2.
栾卿 《考试周刊》2012,(87):59-59
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的Z+Z智能教育平台软件——超级画板除了具有几何画板的所有功能外.还基于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所提出的数学机械化的思想.实现了几何定理可读性证明的可视化。下面将介绍如何利用超级画板来真正地推导证明“五点共圆”.而更重要的是该证明的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数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问题解决”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推动作用,源于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算法思想的作用和以问题解决为实质内容的《周易》的影响.但问题解决模式化倾向又阻碍了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这种阻碍作用主要表现在由《周易》模式化思维带来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经世致用的功利思想,述而不作的研究方法和解题模式推理的低级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对数学的创新性贡献,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关于中国传统数学具有算法体系的论断,开拓了视野,也帮助"算法"进入中小学课程.在祝贺吴文俊先生90华诞之际,研究吴先生有关数学教育的一些论述,诸如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谨慎对待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用原理出发来处理中学教材的几何体系、推陈出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图与洛书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5000年前对数与量就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中华民族原始文化发源于黄河邻近的洛水地区,史称“河洛文化”,河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自然数,它的具体表征就是“河图”与“洛书” (如图1,图2)。  相似文献   

6.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数学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和贡献。他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数学史观,指出中国古代数学的机械化的算法体系是不同于西方公理化的演绎体系的数学发展主流,澄清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误解。同时吴文俊针对数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历史主义原则并示范了中西对比方法,为重建我国传统数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导源于我国传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数学机械化理论的创立为中国数学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成为开拓中华科学自主创新之道的先驱。认真深入地研究吴文俊数学创新的成功范例,将会对我们今后继承历史和发展未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周易》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观之异同及其对中西数学发展之影响考察,来寻找中西数学差异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渊源,从而反映出中西方不同国度的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笔者从“探源”这一深层对中西方数学思想的差异作新的比较,并力求脱去哲学“政治”的外衣,使哲学与数学相结合,充分显示它的合理内核——科学性和真理性。  相似文献   

8.
吴晓红 《考试周刊》2013,(17):28-29
本文立足于《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分析了目前《计算机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算法思想的融入为着手点进行高职计算机数学课程改革,并对算法思想的概念与来源进行了考证,对算法思想融入《计算机数学》途径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计算机算法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计算机算法教学法”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教学法的发展和异同,论证了“计算机算法教学法”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实践性很强的、切合计算机时代精神的一种数学教学方法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一半是中国数学 吴文俊研究的是数学,袁隆平主攻的是农业科学——杂交水稻,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他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 几天前那个瑞雪纷纷的晚上,他们手拉手落座,吴文俊院士对袁隆平说,人们称你是“杂交水稻之父”,数学起源于农业。袁隆平院士则说,数学才是科学之母,直到今天我仍弄不清为什么“负负得正”。说完他们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1.
《周易》是上古时代的一部筮书,它集中体现了先民的思维模式和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具有本质性的影响。它对传统语言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通过对《周易》与训诂学的原理方式作比较研究就可以发现,训诂学无论是经文的阐释模式还是辞书的编纂思想,都深受《周易》哲学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构造证明法是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之一,有两个基本特征。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构造法解题,往往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本文从函数、方程、图形、矩阵四个方面浅谈构造法在初等数学和大学数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周易》中有着深刻蕴含。《周易》中包含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还有对“象思维”的关注使《周易》具备了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从实象,意象到器物的转化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代梁楷的泼墨人物画,以其独特的“墨象语言”拉开了与传统“线型语言”的距离,但是,由于长期封建专制的险恶环境和极难攻克的人物造型等因素的困扰,水墨人物画一直裹足不前。20世纪,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水墨人物画创作推进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目前的水墨人物画坛虽然多元并举,但是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理论上的问题亟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发生广泛互动有其内在原因。就历时性原因而言,两者有着共同的思想与学术渊源,其诞生、发展和演变均受到了易筮术数和道家哲学的重要影响,而道教所承黄老道学与传统数学学术脉络又均可追溯到先秦史官系统;道教与传统数学互动的共时性原因,则是两者在思维方式与文化结构上具有互补性。道教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双向互动有其内在机制:一方面是道教思想家往往援引传统数学建构道教义理,数学因而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内在部分;另一方面,中算家在研究过程中又多主动吸收道家道教思想,使之构成传统数学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学史上,朱右不是因文学创作成就闻名于世的,而是因其文学选本《唐宋六家文衡》而为世人所知。《唐宋六家文衡》接续了南宋以来集唐宋八大家为古文流派的趋势,首次仅集中编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三苏"八家"之文,并大幅度提高曾巩散文的入选比例,对曾巩散文的最终经典化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这种独特的安排是朱子理学的不断强化,科举考试机制的长期存在,浙东地区学术文化的理学氛围,朱氏家族的儒学传统,交往群体的儒学观念以及朱右自身"尊经重道"的文学思想等多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论衡》是一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和哲学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论衡》中包含着作者王充丰富的史学思想,民族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同源共祖的起源观、四夷宾服的一统观、以夏变夷的夷夏观等三个方面,对王充的民族思想进行探讨,不仅可以深化王充的史学思想研究,而且可以拓展对王充思想研究的领域,对于了解东汉初年的社会现状和学术思想走向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高觉新悲剧性格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的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十分注意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别是对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巴金《家》的高觉新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丰满而又独具一格的艺术典型,多年来这一形象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和议论,进入21世纪,分析高觉新悲剧性格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有着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觉新悲剧性格的特征,并从传统文化背景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形成其“二重人格”的典型性格做了深层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高觉新这一典型人物形象对新世纪中国年轻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弗雷格在研究逻辑和算术的关系时深切地认识到了语言的缺陷,因此他借鉴了数学思想,引入了断定、函数和自变元等符号,在传统逻辑自然语言和算术形式语言的基础上构造出了纯思维的形式语言,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阶谓词演算系统,开创了现代逻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数学是指在西学涌入之前于中国本土社会相对独立发展起来的算术体系。明末清初之际,西学东渐风生水起,对中国传统数学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改变即是进入“翻译一会通一超胜”的研究模式。中国数学逐渐由传统“重实用、轻理论”的做法转变为开始注重逻辑的演绎推理,进入到了近代数学体系的范畴,西算引进在中国数学发展的道路上引发了一场创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