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审美泛化”已成为了“后现代”的美学特质,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历史趋势都被直接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审美泛化”包涵着双重的逆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另一方面则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前者是就“后现代文化”的基本转向而言的,它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主要包括“表层审美化”与“深度审美化”两类;后者则主要是就“后现代艺术”的大致取向来说的,它力图去消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但这种趋势在前现代与现代主义艺术那里就已存在。由此观之,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图景,便在历史整体性上被呈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阐释与文化批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后现代社会的莅临和审美的泛化,使当代文化形态开始发生重大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过分依托消费主义而消弭了审美主义的文化精神,艺术的生活化诉求导致艺术本体生命的沦丧,“精神的美学”变成了“眼睛的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就是我们所说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化”,而是指消费社会和传媒时代来临之后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审美化,是泛审美文化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审美和艺术向日常生活的扩张导致艺术自律性的消解,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兴起造成了艺术“光晕”的消失和艺术作品稳定性价值的解体,精英艺术开始与大众文化融合并形成新的时代景观。  相似文献   

3.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验主义后现代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是符号消费的象征行为。艺术、美学、文化与民间社会、商业活动互渗、交融于一体。后现代主义是这一社会经验的现象,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经验研究出发,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则是: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  相似文献   

4.
李勇  李姣 《现代语文》2008,(4):125-126
媒介复制是造成文化和审美泛化现象最为重要的技术性因素.从其价值指向而言,审美泛化酝酿了审美和艺术大众化、民主化的趋向,但其另一层指向则是审美文化因过度泛滥而导致的价值贬损.相反的两种指向体现了媒介复制及其审美泛化现象在价值论层面的文化悖论.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文艺学、美学界的讨论,使得文艺学、美学的研究开始关注当下的审美现实,传统的审美原则及价值立场遭遇了“重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西方后现代的理论话语,对我国关学建构的意义在于:技术理性时代虽然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审美的“主体性”内涵,但技术与关、艺术的结合却会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关崇拜;消费社会的“生活伦理的审美化”使道德、审美向个人回归,向平凡的日常生活回归,但却会升华出新的神圣感;在消费主义时代“审美”会成为一种时尚的风潮,但是现代的“审美”必与传统结合才能真正显示出魅力。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术界20世纪开始关注的学术命题和热点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进入中国,引起了反思和争论。该理论的传人,对中国民族文化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影响,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进行反思和借鉴,分析褒贬,去伪存真,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审美理论建构,调整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审美境界一般是指在生活中和艺术中出现的审美的境界。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将其人生和艺术的境界提升到审美的境界——“平淡”,这种平淡的审美境界主要由其“自然”的哲学观、注重实践的生活方式和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而达到诗意地栖居三方面的因素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消费文化”和“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它既反映出审美在当下生活的某种普适性,同时也体现出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文化追求的转变。客观地说,日常生活审美化利于生活“诗意”生存的实现,带来了审美的“民主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但对其所产生的问题——美的品格的降低、人和物界限的消解、“化”的极致所造成美的泛滥等,反思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经验主义后现代研究者认为 ,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是符号消费的象征行为 ,艺术、美学、文化与民间社会、商业活动互渗、交融于一体。后现代主义是这一社会经验的现象 ,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经验研究出发 ,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则是 :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 ,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 ,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从唯美主义对康德审美“无利害”、“无目的”的误读出发,通过对康德、黑格尔、萨特等人的艺术观的分析,提出艺术审美教育的层次论。本文认为,艺术审美教育应该最终指向实践理性,但艺术审美也有自身的自由存在状态,也就是“纯艺术”或者“为艺术而艺术”的存在状态,在二者之间,还应该有许多中间层次。艺术审美教育必须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论证了后现代艺术不同于现代艺术的若干审美特征,认为它是“超美学”,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化、消费化有直接关系。它体现出后现代认同的工具理性,排斥了人文理性与历史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包括截然不同的两种: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审美现代性则力图保持人性的完整和精神的丰富。具有自主性的文学和艺术活动正是审美现代性实践的主要形式。而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文学泛化观点实质上是一种消费时代的审美迷失,它导致了媚俗艺术的盛行,同时也导致了文学自主性的迷失。因此,对当下文学危机的突破,也必须从重建文学自主性开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文学娱乐和商业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众文化的流行迅速占领了相当领域的文化市场,日常生活不断审美化的同时审美也在不断向日常生活趋近。日常生活审美化会使文学艺术的“诗意”泛化,继而削减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艺术创造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这种趋势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更要认清其所带来的消极方面,对其价值进行实质性的质疑,使文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消费文化”对传统文艺学、美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面对社会转型特别是文化转型,“日常生活审美化”、“图像挤压文字”等诸多现象,引发了学界与大众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焦虑,从而呼唤传统美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围绕“文化转型”、“生活审美化”、“文字与图像的紧张”等相关问题展开必要的言说与回应。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语境下采茶戏的生存和发展 --以粤北采茶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其他民族传统艺术一样,采茶戏艺术也面临着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身份认同”问题。而采茶戏之所以一直能显露出较强的生命力,乃是一个待以掀揭的“摩耶之幕”。以粤北采茶戏为例,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其生存之因,同时从审美的角度,发现采茶戏无论是从价值归趋、还是审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与后现代艺术有相通处。由于后现代艺术思潮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力太大,致使采茶戏陷入发展悖论。如何直面悖论,笔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7.
进入90年代以来,欲望日益演化为新的话语中心,一种以审美取消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审美”气质显现出来,“任意地由审美的方式构成”的“身体”正在取代理性主体成为90年代以来欲望叙事的核心;后现代社会关于时间的连续性的感觉也“已经崩溃”,以现代自我为终极意义的成长主题渐渐为消费空间叙事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与当下文化的后现代转型相对应,身体在消费社会建构的意象世界中表现得异常复杂,身体焦虑已成为“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释放出的一种分裂性形态,它与人们的审美追求纠缠在一起,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悖论.具体来说,身体焦虑展现出时尚审美文化变动和永恒的张力结构;在视觉消费中,身体被工具理性和视觉观念“殖民化”,变成被视觉快感围困的“牢笼”式存在;在虚拟文化中身体处在“价值碎形”阶段,成为当代人难以言说的隐忧.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对经典艺术的颠覆,对传统审美的颠覆,使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模糊,以至被消解了。平面化和无深度的大众文化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号混合之繁杂的时尚中,复制品、拼贴等作品以及反讽、戏谑的手段充斥市场,对文化的调侃和“无深度”状态感到欢欣鼓舞。艺术产生的审美特征被轻松地解构,艺术创造的本质特征成为一种重复。这些现象成为后现代艺术的基本缺陷。  相似文献   

20.
在轰轰烈烈的后现代文化造星运动中,以新疆气质获得独立艺术品格的刀郎显示出跨地域的持久艺术生命力.本文从文学性角度出发,分析其词作的艺术特征,从叙事性、比兴手法和“哀而不伤”的审美特质诸方面,论证他对《诗经》“国风”传统的继承关系,思考其音乐所具备的化合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