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觉慧是巴金代表作《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叛逆品质的五四新青年。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中的幼稚因素的体现等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对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作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把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纳入世界文学的轨道,与西欧。世纪儿。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人物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及个性品质方面加以共性的阐述;同时又从人物形象共有的叛逆精神和作品中同样的爱情(或色欲)描写两方面加以细致分析,意在说明“零余者”与“世纪儿”这两者之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契合现象。  相似文献   

3.
19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的俄罗斯学中,出现了四类具有叛逆意识及其行为的贵族妇女形象,即以达吉亚娜为代表的“妥协式叛逆”,以丽莎为代表的“逃避式叛逆”,以叶琳娜为代表的“英雄式叛逆”和以安娜为代表的“死亡式叛逆”。虽然她们选择的叛逆方式不同,力度不同,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潜在意识却是相同的。她们的觉醒、反叛和抗争,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妇女独立运动从屈从到妥协,从逃避到成熟的艰难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觉慧是巴金先生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之·《家》中的主人公,历来针对觉慧的形象分析有许多,本文试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的弱点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能够对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觉慧,做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5.
觉慧是巴金先生代表作<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主人公,历来针对觉慧的形象分析有许多,本文试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的弱点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能够时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觉慧,做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学是破和立结合的时代产物,在众多的学形象中,最具魅力的是叛逆女性形象。由于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叛逆女性性格的差异,叛逆女性形象可分为贞烈型、反复型、报复型、苦闷型和新生型等五种类型。同时,她们也存在着某种共同的特征。探究现代学阶段众多叛逆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和塑造叛逆女性形象的学史意义,对学作品主人公选择和社会明的透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易卜生的《娜拉》与曹禹的《雷雨》都是从剖析一个家庭出发来反映社会问题的。两出剧作成功地塑造了娜拉和蘩漪两个艺术形象,有其典型性。这两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倾向的女性,深深地溶入了作者对弱肉强食的时代,对灾难深重的封建资产阶级专制统治深恶痛绝的思想感情。两个勇敢不屈的女性大胆的叛逆反抗,是对旧秩序的藐视、挑战以至破坏,是茫茫黑夜的一点火星。她们是争取妇女个性的宣言书。本文试图从阶级的、社会的、文学的角度来浅析其形象的深刻意义。一、时代呼唤娜拉“五四”时期风起云涌,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各种政治力量重新…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悲音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女性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独特的悲剧性命运,但这些女性群像又都共同体现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追求和谐。文章把小说中塑造的主要女性形象分为哥萨克传统女性与叛逆女性两种类型,分析她们悲剧性命运之中的和谐美感及其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9.
“五四”前后一批作家所表现的新女性形象,探讨了妇女解放所走过的一条在曲折中前进的道路。从早期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到虽然软弱却依然举起个性解放大旗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再到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联系起来走上真正的妇女解放道路的女性形象。说明五四前后是"一个风云变幻和社会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诞生众多女性形象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鲁迅、高尔基、巴尔扎克、叶圣陶等几个中外名作家,为后代塑造了几个可贵的“母亲”形象,他们从不同的时代、各异的环境及多方的角度,共同描写出“母亲”们的活生生的个性和时代特征。通过母亲的形象,真实地再现当时的风貌,当地的风情,深刻地反映了那时的社会现实,使“母亲”们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批闪着时代光芒的珠宝。现在让我们逐个来赏析一下这些母亲形象殊异的风姿。鲁迅先生在《药》一文里,写了两个母亲形象一一华妈妈和夏妈妈。刻画她们的笔墨虽不多,但却形象鲜明,个性独异。她们共同生长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这块土壤上,是一根藤上的两个瓜。她们都有被封建礼教和迷信的软刀或封建统治的钢刀杀死的儿子,中途“殇子”的悲惨遭遇,都是封建统治的受害者,都是中了愚昧迷信这味“药”的毒液很深的  相似文献   

11.
洪忠民 《考试周刊》2009,(23):213-215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希腊神话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往往与灾难、万恶结缘。但她们中极少有十恶不赦的反面典型,而呈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非伦理化色彩和更加本真的原生态特征。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凸现的是“真”,并与“美”紧密相连,女性形象之“美”的塑造偏于个性与率真,从而淡化了伦理道德层面的“善”。原始神话对女性形象的不同描写,影响了中希两国女性文学形象的特点与趋向。  相似文献   

13.
杨智慧 《文教资料》2011,(30):12-13
米切尔和曹雪芹在《飘》与《红楼梦》中分别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斯佳丽和王熙凤以富有自主意识、务实精神等新特征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两位生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物既有很多的共性.又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她们都是东西方小说中“女强人”的形象代表,她们为权力而奋斗的故事是“女强人”的成功之道:但文化和时代差异引起的性格的差异和处事方式的不同,使她们有着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文学形象应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只有那种极富于个性的文学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出色的艺术家奉献于读者的形象,即使是极平凡的细节,都是极富有魅力的“这一个”。“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东西,与真正的艺术是绝缘的。 形象的个性描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异中之异,描写这,似乎不很困难,棉花和石头的不同,常人也易分辨,当然要写出它们出色的个性,也还是要费点功夫的。另一种是同中之异,这是颇不容易辨别的。一株树的叶子决不会有两片相同——而这,只有艺术家的眼睛才能细辨,也只有艺术家的笔触,才能描摹它们。  相似文献   

15.
传统翻译理论重视对原作的忠实,但在文学翻译实践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因素、时代要求的原因,译作难免对原作产生“偏离”、“背叛”——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在文学翻译中也屡见不鲜。创造表明了译者以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叛逆体现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成这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文章从英汉语文化背景差异、接受语环境层面简要探讨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是诗人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是个人想象与集体意识交织着的民族共同体形象。严阵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既有与时代集体“共名”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在严阵的诗歌中,中国形象与时变化地呈现为“革命和浪漫”、“欲望和沉思”和“自信与期待”等形象,并相应地采用“飘扬的红旗”、“醉人的红酒”和“怒放的红花”等意象来喻指。严阵诗歌中的中国形象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对杜丽娘性格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洞悉“牡丹亭”反映的时代潮流.即反抗封建制度.反抗封建礼教.反抗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巨大的叛逆潮流。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9,(4):37-37
有人说“叛逆”属于孩子的正常反应,有人说“叛逆”如果不被重视,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很多同学觉得叛逆的人最具有中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很多家长对本来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叛逆而举足无措。你呢?对叛逆有什么高见,对叛逆者有什么看法?请来我们的青春论坛,说一说吧  相似文献   

19.
李贽是明代一位标新立异而对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思想家,李贽的思想极具叛逆色彩与反抗精神,他强调个体自身的价值,重视个性。在文学批评方面,他提出“童心说”与“化工说”两个重要的理论,对后世的戏曲小说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晴雯     
本文通过元明之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进步思潮对曹雪芹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晴雯的形象。运用对比手法,从对奴性人格的憎恶;个性自由、反对奴隶压迫;对知已之爱的追求;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抗几方面论述了晴雯的叛逆精神,为奴不服卑贱的性格特征,揭示出晴雯形象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