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8年第一次参加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后,每年都翘首期待着新一届论坛活动的到来。因为每次论坛的研讨主题,不同区域教师的观摩课,都如同给我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窗户,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静心思考自己的教学理念,理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本次论坛主题是宇宙和天体,我想孩子对宇宙、天体是好奇的,对它们有着了解的渴望,但他们这方面的已有知识是零散的  相似文献   

2.
2009年,我走进黑龙江省小学教育论坛,初识了网络教研。我先在论坛中建立自己的帖子,与论坛同行交流教学得失,记录教学感悟,分享教学喜悦,评说教学案例。在文字交流中,我从论坛网友那里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拓宽了教学思路,也初尝了网络教研的益处。然后,我又走进了UC教研房间,当时在论坛文字交流的许多教师也都热衷参与UC视频房间学习,大家在那里分享名师课例带来的启示,发表观看教学视频的观点,从文字交流到上麦对聊,最后在论坛中记录下活动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正一、相识网研,最初的依恋2009年,我走进黑龙江省小学教育论坛,初识了网络教研。我先在论坛中建立自己的帖子,与论坛同行交流教学得失,记录教学感悟,分享教学喜悦,评说教学案例。在文字交流中,我从论坛网友那里学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拓宽了教学思路,也初尝了网络教研的益处。然后,我又走进了UC教研房间,当时在论坛文字交流的许多教师也都热衷参与UC视频房间学习,大家在那里分享名师课例带来的启示,发表观看教学视频的观点,从文字交流到上麦对聊,最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扇窗,这扇窗从外往里推往往推不开,只能由内向外推。如果你不愿意推开它。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你都无法去欣赏。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那么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吧!改变自己并不是一件难事,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从细节着手。很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文龙 《小学生》2011,(2):25-26
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同课程观念之下也会有不同的课程设计结果,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的设计也有多种类型,那么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我们如何能写出一个既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而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呢?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我认为在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对“知识传授过程”的设计,更应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陈忠 《江苏教育》2006,(3B):41-42
在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堂教学巾,我根据课时学习目标(学会连续滚动的方法,体验并说出自己滚翻后的感受。发展灵敏和协调能力。在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乐于练习),选定滚翻与游戏作为教学内容。但在教学时出现了一个意外:许多学生一看练习器材是跳高垫子,都很兴奋,蜂拥而上,在垫子上挤推压蹦躺坐.吵吵闹闹,影响了教学进程和课堂秩序。我针对这种现象在其他几个平行班级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措施。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园内教学观摩活动是我园园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执教者和观摩者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锻炼机会。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存在着诸如有些教师执教前准备不够充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预想;有些教师在观摩教学活动时,关注点不明确,不善总结反思等等。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的热情,提高教学观摩活动的实效性?我园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8.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要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必须激发他们学这一门课程的兴趣。即从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面使学生认识数学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类都有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几十年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运用直观生动的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片,录像等教学手段引起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次感觉良好的《药》的公开教学完成之后,我与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一位学生说:“老师,您讲得挺好,我都能听懂,可是我还想知道的您却没讲。”这句话将我自认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大打折扣,但也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忙问:“告诉老师,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夏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最近,应邀参加某县教育局组织的2015年第一期"教育大讲坛"暨"我的教育质量观"校长论坛活动,感触颇深。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是我们一直追求目标,大家也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有效的事。而某县教育局举办这次的活动从校长办学的角度切入探讨教育教学质量,这样的活动意义是深远的。一是基于不同样本学校案例。论坛选取了中心城区、乡镇、偏远农村等在办学特色、育人环境等不同层次的学校为案例,以论坛  相似文献   

11.
张会芳 《山东教育》2002,(13):42-42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一、不拘一格,发展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在讲授《司马光》一课时,学生知道了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落水儿童,我又进一步提问学生:“除了砸缸救人,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掉在缸里的小孩救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思维,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在回答问题后,我让学生对所说的方法对比讨论。这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史峰 《教育文汇》2007,(11):34-34
有的老师认为教师工作是“年年无新意,日日都枯燥”。诚然,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整日行走在教育教学的老路上.做教师果真是没什么新意的。我与不少老师一样,认为教师是“常做常新”的职业。因为我对待教学有研究一番的劲头,更有创新求变的行动。同一节课,我愿意用不同的教案来上;同一个问题.我愿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索。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多姿多彩,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我参加了为期2个月的远程广西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习,全面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为我原本封闭的教学空间开启了一扇天窗,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重新反思自我,反思我的教育教学。我意识到自己应从思想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从而为新课改的来临做好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是谁》。 [教学理念] 本节课我采用交往——互动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自己角色的不同变化,以及自己在不同角色下的不同责任。 [教学目标] 1.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人、身处不同地点、从事不同活动所充当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教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这都是正确的,说它是科学,是因为教学是有规律的,成功的教学必须遵循其规律;说它是艺术,是因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课堂教学必然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鉴于我校的教学开放活动,本人对生物教学进行了现状透视,认为加强兴趣教学是作好生物教学的首要工作,为此,我作了一次超越性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我参加了几次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收获很大。这里试图从目前教育同仁们都很关注的"有效教学"角度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感受。一、避"轻"就"重"——扣准目标别跑调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点亮心灵的灯》把语文与社会活动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浓浓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活动化教学的理念与要求,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活动来开展教学,并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实际教学需要,从提高“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对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思考。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解语 《河南教育》2005,(5):47-47
自我从外地调入这所市级重点中学任教后,就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我担心自己的学生成绩上不去,让领导失望;我担心自己的工作和教学落在后面,被同事笑话。我努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拼命想把自己所教的课上得出色,身体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 (reflective practice),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或活动过程。   一、反思性教学的过程   根据 Osteman的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确定内容。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回忆,提出问题:我是如何收集关于自己教学情况的材料的;我对教与学的看法是什么;我是如何向学生传达教学目的的;我的课程具有什么样的形式和结构;我利用什么样的计划和决策;在课堂内我进行何种教学活动及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我是如何调整语言来适应教与学;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