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球运动”部分一直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有这样一条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活动建议又指出“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模型。深入领会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常常采用地球运动的“假设”情形,形象演示地球运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但据笔所知,在一些老师的教学及一些教辅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某些“假设”存在误区,致使误导学生思维。在此仅举如下一例与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1.了解地球仪,掌握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及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经线、纬线及经、纬度的划分。教学难点经、纬度的划分。教学方法实践法、分组竞赛学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乒乓球、多媒体软件、地球仪。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地球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也许是一颗非常重要的星球,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却是目前惟一的家园。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家园,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将讲台上…  相似文献   

3.
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整个探究教学过程中,猜想与假设是探究式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步,又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的一环.本文旨在结合笔者近3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进行合乎逻辑的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4.
郑静 《江苏教育》2008,(18):32-34
本单元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教学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安排了两课时。从教学实践来看.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并相应地解决问题;二是让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意义。下面将结合教学片段,具体阐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颖 《云南教育》2002,(10):35-35,36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证环境的重要性,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课题点明了课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课文条理清晰,运用了比较、列举数据、打比方、假设等多种说明方法,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说明力,体现了本组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重点。一、指导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全文。2.读后讨论,整体了解课文内容。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宇宙中,地球虽美丽壮观,但很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指望…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持续的思考”是指教师愿意对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思考.并能持之以恒。“周密、深入的思考”是指教师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背后的理念和假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飞虎 《学周刊C版》2010,(4):125-126
“建模”被称为思维分析的工具.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建模思想,能有效地分化难点.在探究教学中能起到深化补充、相得益彰的作用。在“地球自转”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用实物和多媒体等帮助学生建立地球自转模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陆建强 《中学物理》2012,(10):76-77
1概念辨析 1.1地球上的物体受到万有引力 按照万有引力的观点,地球上的物体要受到地球所施给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假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是一个假设用喻。如:他是一个执著而顽强的人,在人生的长河中,犹如一个永远劈波斩浪的冲浪者。要想把“他”比作“冲浪者”,得有把“人生比作长河”这个假设条件。如果假设条件不充分,则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新课程认为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有幸执教了我区科学展示课《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更多的看法。一、课前我认为,教师在准备一节课时可以对比几种教学设计,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这样有助于教学的优化!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觉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基于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相似文献   

12.
曲昌华 《科学课》2009,(10):38-39
教学目标 1.认识水有浮力并能定性描述水的浮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浮沉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采用简单的仪器对物体的沉浮原因进行定量的观察、实验,采集数据并做简单的记录;会通过观察、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3.
1 黄金代换GM=gR^2的推导 假设地球表面存在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地球质量为m0。半径为R.根据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引力,可得mg=Gm0,m/R^2即可导出Gm0=gR^2.  相似文献   

14.
曹蕾 《考试周刊》2012,(45):184-184
当前.环境污染的问题俨然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保教育迫在眉睫。孩子们作为国家的接班人,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在组织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幼儿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小环境.而我们要爱护地球.必须从自己做起。  相似文献   

15.
陈泽叶 《山东教育》2005,(21):86-87
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巾的重要一环。如何进行习题的教学.以达到夯实基础、拓宽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住实践教学中,我探索进行习题的“变式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变式训练”,是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对原有习题的某个条件、假设或环节进行变形或改造,  相似文献   

16.
董少华 《考试周刊》2011,(61):105-106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语言监控模式中有一个假设叫“情感过滤假设”。本文以“情感过滤假设”为理论依据.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并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炜 《教师博览》2005,(11):48-49
为了精确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给地球表面假设了一个坐标系,这就是经纬度线。那么.最初的经纬度线是怎么产生,又是如何测定的呢?  相似文献   

18.
有关地球同步卫星知识的题目在高考中越来越成为考查的热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的内容,进行一些探讨.1.为什么同步卫星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共面?假设卫星发射在北纬某地上空的点B,其受力情况如图1  相似文献   

19.
八大行星     
水能生金地球人,火能克木草帽星,天涯海角无穷尽,驱逐冥王出门庭. 注释 (1)文章是按照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编写,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适用于高一《万有引力》的教学和地理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地球的磁场     
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所以我们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地球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上所说的南北极是有区别的.地球磁场的南极靠近地球的北极,而地球磁场的北极靠近地球的南极,地磁极和地球的地理南北极并不重合.地球的磁场十分类似于假设在地球内部深处有一根巨型的棒形磁铁所产生的那种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