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志豪 《新闻传播》2010,(6):108-108
很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工作时间久了,在新闻职场激情不断消退甚至厌倦,进而选择逃避,在新闻写作中,也就没有了激情,缺乏记者应有的思维力。然而,新闻职业是一个需要恒久激情和创造的职业,没有激情,就缺少发现和探索的原动力,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笔者认为,要想保持新闻职业的激情,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内外兼修,要不断提高新闻写作的思维能力,才能常写常新。才能永葆新闻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2.
激情不搁浅     
王爽 《青年记者》2003,(8):54-55
为了做这期选题,我在一家著名传媒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传媒同行,你还有工作激情吗?”跟帖者甚众,大部分是年轻的传媒人。出乎意料的是,90%以上的人都承认现在自己缺乏新闻激情,并列举出种种原因。能力、激情、职业品德三位一体,谓之人才。传媒业是一个尤其不能缺少激情的职业。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传媒人惊呼:“我的工作激情哪里去了?”我们惶惑,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一个需要激情和理想的工作。所谓新闻理想,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对自己职业行为设定的目标,也是他(她)职业信仰的集中体现。在当今新闻队伍建设中,令许多有识之士担心的,就是所谓“新闻民工”现象,从业者把新闻职业只是当成一个饭碗,一种谋生的工具。如此,就很难担负起这个职业所应承载的神圣使命,很难保证其新闻作品的真实、全面、公正。  相似文献   

4.
刍议传媒界践行“八荣八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孙梦辉 《传媒》2006,(9):31-33
以坚守职业理想为荣,以缺失职业理想为耻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先生在谈到当前我国传媒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新闻职业理想的缺失是当前中国传媒教育的问题之一,我们的新闻工作者缺乏对工作的狂热,缺乏拿生命去做新闻的激情.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2,(15):8
新闻工作,节奏快,责任大,压力也大。激情三五年之后,锐气没了,暮气来了;应付多了,创新少了;端饭碗的心态重了,扛责任的豪气淡了……这是不少同仁的职业困惑、职业焦虑甚至职业陷阱。本刊约请9位老记者,以他们丰厚的工作积累对年轻记者如何走好新闻之路,如何摆正职业心态、提升职业素养,提出中肯的意见。也请本刊学术顾问和新闻界  相似文献   

6.
于波 《新闻世界》2013,(12):80-81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是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是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需要从业倾注持久热情和激情的事业。评价一个新闻从业是否具备最优秀的职业素质品质,除了看他的业绩、职业道德等外,最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对新闻事业始终保持热情和激情,不为任何利益所惑,不被任何困难击退,终生为之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记者:您曾经说过“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您能解释一下吗?李希光:教授新闻学和教授其他学科是不一样的,做一个好的媒介从业人员,他应该具有的最基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激情”。我认为没有一个职业比记者更伟大,他是站在一个道德的最高地,记者没有自己的私利,他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的,代表老百姓和公众,因此要投入100%的激情。因此培养记者的老师首先也要有100%的激情的投入,这样他才能感染学生,给他们以激情。老师对自己的事业,记者对自己的工作都要投入激情。记者:你对当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最想…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业主义激情”——新时代新闻从业者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新闻界充斥着"有偿新闻""虚假新闻"时,"不公平"的竞争平台,"不对等"的价值收入使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步伐沉重了起来;当职业责任与伦理道德发生冲突时,公众的舆论压力与内心的矛盾冲突更使新闻从业者徘徊不前;当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相互冲突时,思想认知的误区常常使新闻从业者陷于两难境地.这所有的一切,都会造成新闻从业人员的"无激情"工作状态--这是很可怕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13,(3):66-66
一、越不过职业鸿沟对于每天争抢新闻的媒体人来说,休假也许是唯一放松的机会,但有时却连机会都算不上。本应是"源于为了让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的放松假期,放在媒体人身上,不但没有褪去一身疲惫,反而神经更加紧绷。说到底,就是职业化激情在作祟。职业化激情是指为职业而激动,为职业而自豪,为职业而紧张,为职业而战斗  相似文献   

11.
名记、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激情,是新闻记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的生命。”激情对记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2.
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激情有利于新闻工作面貌的常新,不断为新闻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激情可以坚定从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使其战胜困难,圆满完成报道任务;激情在写作中介入,可以让作者文思泉涌,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新闻记者不仅要在采访和写作上下工夫,更要有激情的观点。激情源于对时代思想、时代理念的把握,源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同时也是记者主动思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前三年激情满怀,五年过后热情消退,十年以后趋于消沉。一位新闻人道出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困惑。如今,在新闻职场类似激情消退甚至匮乏的现象较为普遍。人是有情之物,并非机器,况且机器也有疲劳期。因此,产生职业疲倦懈怠是正常的个人生理变化和社会现象。然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理想是个老话题,今天再拿出来说一说,是因为近段时间和几位同行交流,他们觉得工作越干越没激情,当年的新闻理想早就没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个例.近年来,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确实出了些问题,比较明显的表现是,“风风火火”型的记者少了,潜心钻研业务的氛围淡了,不少媒体人包括一些“大咖”都转行了,整个行业呈现出“集体焦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新闻院系学生的职业选择,甚至高考的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16.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由工作激情联想出去,我想到了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的一句话:"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白薇 《新闻采编》2005,(6):36-36
时下,报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传统大报”,还是都市类报纸都在千方百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人言,中国的报业已进入了“比拼内力的时代”。“内力”,说白了无非是新闻从业者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对宏观趋势的准确把握,对具体事件新闻价值的深刻认识,对读者多层次需求的适应,对新闻自身规律及新闻编采技术更高层次上的灵活运用等等。笔者以为,提高综合能力固然重要,但目前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激情、职业追求、职业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历是一点点积累的财富。 有经历,才有成长。从事新闻这份职业整整11年,多数时间都在经历一种新闻人生。我曾经在沈阳日报60年报庆特刊上写了一篇标题为《经历成长》的小文,说:“责任是一名新闻记者应有的品质,激情是一名新闻记者应有的风度。”  相似文献   

19.
黄晓红 《新闻世界》2004,(10):67-67
新闻敏感就是新闻工作出于职业的习惯从心理上对新闻事实迅速而灵敏的反应.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20.
秦恒 《新闻前哨》2014,(7):33-34
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保障社会平稳运行和发展的手段,新闻传播职业的道德也不例外,道德约束与道德评价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控制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新闻传播职业的道德概念所谓的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传播职业的新闻人,在长期的职业实践和新闻传播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关系的总和。新闻传播职业道德是在新闻出现后人类在实践中,由于工作需要而总结出来的.是源于最早期的一些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