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村民间借贷是发生在农村的,没有被官方监管、控制的农村金融活动,其是缓解农村资金缺乏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形式.农村民间借贷的快速发展是由于正规金融的缺位、农村民间借贷自身的优点、农村闲散资金的存在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正呈现规模逐步扩大、服务对象确定化、高利贷现象突出的现状.其发展中反映出农村借贷存在对农村金融秩序具有影响;易引起债务纠纷;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等问题.需要采取加强政府对农村借贷的规范;健全相关的法律、打击违法现象;工商、银行、审计、税务等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等措施,以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民间借贷行为发展历史悠久,是农村资金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民间借贷也存在着发展不规范,利率不确定,信用难以保障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引导。本文从农村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出发,分析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涉农银行业务,强化政府监控,规范民间借贷利率,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等对策和策略,以期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冰 《电大理工》2006,(1):19-20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与借贷金额和借贷期限呈高度负相关。通过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统计分析,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市场问题是我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仍相对较弱,这种市场的低效率致使农户获得贷款难、资金外流等问题不断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资金使用效率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缺乏必要的制度引导,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缺乏等原因引起的,因此我们要提高农村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农村资金外流;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增加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平台,降低农村贷款的综合成本;加强金融监管,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完善农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传统借贷关系的恢复和兴起繁荣,说明边区需要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以活跃农村金融,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边区政府极力倡导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边区信用合作社资金的主要来源有三部分,即社员股金、银行投资和存款。边区信用合作社的业务主要有吸收存款和农村借贷。边区信用合作社的作用包括:第一,活跃了农村金融,打击和抵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第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第三,在稳定农村金融和帮助发放农业贷款方面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贫困农村金融服务与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有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基于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生存需求的特征之上的,很难符合现代金融供给的成本收益原则的要求。这种差异造成农村金融和正规金融并存的局面。但是合理的看法是正规金融与农村金融是并行存在的关系,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因此在认可民间借贷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关键是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督和引导,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民、农业,最终实现农民奔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民间高利贷"属于一种违法的民间借贷行为,但不宜入罪,将"民间高利贷"按照刑法分则中规定的非法经营罪予以定罪量刑有违罪刑法定原则。但高利借贷的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其他的犯罪行为,借贷的"前行为"有可能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后行为"有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等等。目前,我国刑法不宜增设高利贷犯罪,对于"民间高利贷"应当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制。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的借贷关系呈现出高利贷猖獗、借贷利率畸高,以及高利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等突出特点。农民高利借贷的普遍性和农村的高负债率反映出高利贷的异常猖獗;利率之高为全国所无折射出借贷利率的畸形高昂;贫民生计全为富户垄断集中揭示了高利贷问题的严重性。故而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高利贷问题较全国其他地区更为严重,最具强烈的西北区域色彩、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安徽农业衰退、农民贫困、农村破败。为恢复和发展农业,安徽银行业对农村经济进行了金融扶持,对于改变高利贷、合会、典质三足鼎立的农村借贷格局,促进安徽省农村金融流通,救济贫苦农民,刺激生产经营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借贷系统,距离农民借贷的需求还很遥远,而借贷过程的种种弊端也大大影响了农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典当是中国传统民间借贷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属于抵押性质的高利贷.近代广西民间典当业有饷押和小押,饷押主要存在于城镇,小押则在农村,它们在人们的借贷中占有重要地位.典当尽管利率高昂,但也不无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资金困难在非公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资金供求的缺口巨大、流动资金链的绷紧程度高、融资通道狭窄和成本居高不下、小微企业资金困难程度更加严重等。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中资金困难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非公企业造血功能退化等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有转变发展方式对资金需求的快速增加的客观原因,以及银行体系对非公企业的资金支持不力和民间借贷发展存在瓶颈等制度安排问题。解决非公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资金困难,要在完善对非公企业金融支持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发挥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增加造血功能,支持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借贷,打造和完善全省性融资供应链。  相似文献   

12.
现金流量表是编制难度最大的报表,其正表的数据都来源于货币资金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它们的对应科目有着特殊的要求。通过分析凭证取数函数的基本原理,探讨如何利用凭证取数函数编制现金流量表,并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农村民间金融的主要运行形式有:农村信用社(属于国有金融那部分除外)、农村合作基金、合会、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和小额信贷等.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民间借贷的利率失控、农村民间金融潜伏着金融风险、容易产生经济纠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以及还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等.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应明确民间金融的地位,改善农村金融领域中二元结构的紧张与对立;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成真正的民间金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将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围;继续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建立农村民间金触机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借贷记帐法原理的深入阐述,丰富和完善了借贷记帐法原理的相关内容,使其更加充实和具有说服力,对初学者的学习和实战操作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内生性的”经济现象,从其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对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和引导农村民间借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预卖作物是高利贷借贷的一种方式,广泛流行于民国时期的广西农村。其存在的种类之多,是世所罕见的。预卖作物借贷具有季节性、隐蔽性、残酷性等特点,它是一种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剥削形式。它给广西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多种融资渠道探讨:以温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融资难在全国来讲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温州也不例外.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外源融资的主要方式是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其中民间借贷是温州民营企业融资所特有的方式.本文对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作了一些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里表示市场交易的动词由于事涉两方,双方的行为互相依存,词义因此而规律性地朝相对的方向转化,大多成为反训字。不但表示买卖活动的动词是这样,表示借贷行为、财物往来的动词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西欧中世纪货币的变迁探讨西欧商业的兴衰。西欧中世纪早期是一个货币缺乏,币值混乱的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商业的极度衰竭;随商业复兴的出现,钱币兑换制度开始兴起,钱币真正成为商业的中介和一种商品;随着商业和贸易的广泛活跃,信用制度广泛兴起,借贷行为得到社会承认,促进了大规模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用违约期权是近几年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多金融机构都开始用它来规避信用风险。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如何利用信用违约期权来规避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先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和信用违约期权进行介绍,然后设计了信用违约期权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模型并以实例分析,得出信用违约期权是管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更好的工具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