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范生实习支教是我国改革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制度的创新举措,是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产物。在明晰实习支教的概念和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性学习、合作教育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合作教育实习支教模式,并对广州大学近三年面向广州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开展的实习支教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践导向师范教育的大力推进和发展,顶岗实习支教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顶岗实习支教虽然已经践行了几年,但还属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新模式,需要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需要高师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学校三方切实有效地建立协作机制,使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科学合理地开展。师范生农村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农村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都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F0003-F0003
“红土地农村支教实习工程”是我校根据教育部师范司关于开展试点实施“师范生农村中小学支教实习工程”的指示精神,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农村教育、面向现代教育,创新和实践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支持我省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充分调研、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在2004-2005学年开展了每期为半年的二期试点工作,学校在十二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十一个师范专业中选拔了近20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建了15个支教实习小分队(第一期7个,第二期8个)先后分赴上饶、赣州、南昌等三市六县11所基础教育薄弱,师资短缺较为严重的农村中学进行支教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2005年8月,我们又开始实施了规模为120人的第三期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顸岗支教”是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发展、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养质量的一种互利双赢的教师教育模式。“顶岗支教”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从农村学校发展的角度审视,通过实地考察发现,“项岗支教”存在着一些缺陷——“实习支教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欠缺。为保证“实习支教生”的质量,满足“顶岗支教”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需调整对“实习支教生”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师》2009,(16):36-36
河北师范大学按照“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同时,密切联系农村基础教育,顶岗置换农村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自2006年至今,河北师范大学已开展7期顶岗实习支教。共有7716名师范生进行了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  相似文献   

6.
顶岗实习支教是一项有利于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有利于促进师范院校改革发展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教学工作。本文通过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研究,探索顶岗实习对比普通实习的特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顶岗实习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7.
通化师范学院是通化地区唯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9月起,学院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促进师范教育与农村教育改革研讨会材料,实践陶行知“师范教育下乡去”教育思想,深化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通化市教育局及团委帮助下,开展扶贫实习支教活动.  相似文献   

8.
师范院校在扶贫顶岗支教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院校在农村学校进行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改革措施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支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应该认真探讨师范院校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对顶岗实习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使顶岗实习支教真正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绥化学院学报》2008,28(3):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文件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绥化学院自2007年8月起,在东北三省高校中率先开展的师范生“顶岗式”实习支教行动,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对此作出批示:“此项工作有多方面意义可以挖掘:(1)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解决农村师资困难问题;(2)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实践问题;(3)特别重要的是:这种贴近实践、深入农村的教学实践活动,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习支教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习支教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有利于师范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有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保证实习支教的质量,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完善支教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加突显师范技能培养的课程;抓好实习支教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实习支教经费的投入;选择恰当的实习学校,等等.  相似文献   

11.
韩光明 《文教资料》2013,(34):164-166
本文以“实践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教育”理论为切入点,遵循“认识-体验-理解-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强化实践环节,在保障一学期的农村实习支教的同时,研究增设专业学习之初的教育见习、学习之中的教育研习。同时,明确定位和系统规范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缩短与中小学的距离,发挥教育见习、研习、实习支教的各自作用,为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是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职业精神、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和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需要.“顶岗实习支教”与一般的教育实习在功能目的、岗位职责、学生角色体会、管理责任、实习经费来源和实习效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区别.要确保“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顺利进行,必须优化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双导师”制,明确和落实职责,形成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晓月)新学期开初,江西师范大学举行“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出征仪式,来自该校11个专业的首批84名师范专业学生,将赴万年县、广丰县、余干县、兴国县等四个县的七所中学支教实习。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缓解当前农村中学师资短缺现状,为农村中学输送一支整体素质较高,充满朝气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我省将实施“师范生农村中学支教实习工程”。我省把启动支教实习将融农村中学师资问题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于一体,…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实习支教与乡村教育的关系进行学理性探讨,认为乡村教育包括乡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习支教的“教”即指上述的“三教”。实习支教既直接服务于乡村基础教育,也促进和推动着乡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忻州师范学院十年来在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实践,探讨师范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论基础、实施关键环节和需要继续完善的内外部环境,试图为师范院校大规模推进实习支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顶岗实习支教管理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毛泽东的社会无字之书论断,为顶岗实习支教奠定了理论前提。目前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弱化现象,顶岗实习支教不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顶岗实习支教中学生管理出现了新特点,我们必须把握好重点和管理原则。文章谈及到笔者在本校顶岗支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管理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7.
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瓶颈及其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范生实习支教对于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缺乏、师范生实习有名无实、促进农村的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极其重要.但目前师范生实习支教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瓶颈,主要表现为实习支教和专业发展、实习目标和支教使命、农村教育现实和吸引优秀师资之间的冲突.其突破路径为:改革师范课程,使专业课程学习前置;采取模拟实习,化解实习和支教之间的矛盾;严格驻点教师和指导教师选拔机制;进行职业价值观澄清,实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的问题、反思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当前对大学生实习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并尽快研究解决。为此,要重新审视目前大学生实习支教生分配中高校与对口地区的支援方式,加强对实习支教生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提高实习支教生口语交际能力,重新审视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分层次制定师范生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顶岗实习支教,是"融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改革与农村师资队伍更新为一体"[1]、旨在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一种正在探索和实施中的  相似文献   

20.
忻州师范学院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组织本专科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探索出一条高等师范院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有效地解决了实习时间过短,难以保证实习质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