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古汉语借代词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既有词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又存在词义部分相同和词义完全不同两种情况;一组同素逆序借代词或者出现在同一年代或年代相近的文献之中,或者一个出现年代较早,另一个出现年代较晚,出现年代较早的生命力较强;同素逆序同义借代词出现在古代诗词和骈赋韵文中,在照顾韵脚、协调平仄以及对仗等方面起到积极修辞作用;同素逆序借代词大多数属于并列式结构,以名词居多。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唐素华 《文教资料》2010,(25):73-74
本文从词义、结构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了同素逆序词的特点,揭示了同素逆序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同素逆序词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方言中有许多同素逆序词。文章选取连云港方言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同素逆序词,以古代和近现代的代表作品作为语料进行历时考证,从历史演变、词语结构、词性以及词义转变等方面对同素逆序词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同素逆序词的研究现状,从微观角度探析同素逆序词"积累"与"累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检索语料库分析两个词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同素逆序词的构造规律、发展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的历时考察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逆序词汇现象为汉语所特有,其中的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是汉语词汇习得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AB与BA两序在汉语史上的发展变化加以考察和探讨,通过典型性的个案调查,深入分析了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两序的产生、分化、淘汰和保留情况,辨析AB与BA在意义和使用上的异同,揭示了日韩语言中的逆序汉字词与汉语之间的传承关系;并对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现象运用实例和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同素逆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现象,本文通过讨论同素逆序词"来往"和"往来"发现其在古代汉语词义并比现代汉语多,是词义缩小的表现;"来往"可重叠使用,而"往来"不能;"往来"多用于正式场合,而"来往"则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7.
同素逆序同义词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素逆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现象,通过这一方式所构成的新词,有不少与原词存在同义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同素逆序词为数不多,同素逆序同义词数量更是有限,但是作为同义词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同素逆序同义词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主要从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语法特点等方面入手,讨论同素逆序同义词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方言同素逆序词进行历时考察,归纳出同素逆序词在方言中淘汰保留的13种模式.运用"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发展使用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从不同候选项对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违反程度,比较这些生成的输出形式的合格程度,得出优选项并说明其在方言中的和谐性,对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的发展加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9.
林欣 《文教资料》2014,(35):33-34
同素逆序词是指构词语素相同,但是语序顺序互异的成对词语。在汉语中,只有少量词语的语素顺序变化后,词语在意义和使用上的差别不大。文章就外国留学生同素逆序词的使用偏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的分析,旨在发现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敦煌汉简文书口语性较强,复音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已基本成熟。其中联合式复音词有236个,占复音词总数的20.24%,分同义联合、类义联合、反义联合式的平等联合词和前制后、后制前式的不平等联合词两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汉越词词典》中的7810个双音节汉越词进行"汉化"后,发现其中有445个汉越词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词在词义方面完全不同。其中汉越词与汉语词词性保持一致的占70.1%,词性发生变化的占29.9%。同时还发现2049个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形式的汉越词,这类汉越词可归纳成几种主要类型:汉越词是汉语词的"缩写"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词的"替换"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词的"倒序"形式,汉越词是汉语语素组合的结果。这种现象给汉语词汇教学与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掌握了汉越词与汉语词之间的关系,教师能更好地提高词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并避免错用、误用、硬套、类推等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与殷周金文有关的词汇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对具体词语(特别是疑难词语、特有词语)的释读,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说从宋人就已经开始了,经清而近代现代,成果众多,但或作为研究历史、礼制等的佐证,或为铭文释读的具体目的服务,语言层面的专门研究还很有限;二是从语言角度对词汇进行的研究,或将殷周金文视为上古汉语词汇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或侧重复音词的研究,或关注构词法问题,或侧重同类词同义词的类聚比较,或对某一个词进行深入的词义探索,或致力于与传世文献的对读比堪。角度不同,但对语料的挖掘已日益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然成果已颇为可观,且未来的发展态势极佳。  相似文献   

14.
reconmend和propose在意义上很接近,传统语法一般认为二词可替换使用,对语义和语境未做必要的探讨。通过对语料库中的实例分析,recommend和propose的互为替代并没有像传统语法说的那样轻松,其语域方面、类联接方面、搭配意义方面以及与宾语搭配时所呈现出的选择限制方面都存在异同,且差异的形成是有潜在的语义支撑的。从深层次的语义语用含义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能使我们更恰当地使用词语。  相似文献   

15.
徐山 《黄山学院学报》2006,8(1):143-145
东汉王符《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相当丰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义。《汉语大词典》在处理《潜夫论》中的并列复词时存在一些疏忽,主要有释义不确、失收词条、漏立义项、书证迟后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由汉字组成的大量的日语复合词中,同素异序词虽然数量有限,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将现代日语中的同素异序词分为“同素异序等义词”、“同素异序近义词”和“同素异序异义词”3个类型,在语义和用法上对同素异序词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由于语音变化、词义分化、音译外来词等原因,汉语中产生大量的同音词,使得词义分化等产生的同音词之间的用法和意义出现相近或交叉现象,这种现象会引起同音词的混用、误用。为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可以从语言实际出发,通过定量分析对双音节形异、义近同音记号的误用问题进行考察,从双音节形异、义近同音词误用类型、原因出发,探索双音节形异义近同音词误用的倾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尔雅》总计37个二义同条。以“一个意义”为聚合标准的同义词观判断,训词的词义来源丰富,分别训释对应的被训词,构成多种同义相训的关系,具有同义多组性。以科学方法对二义同条进行分析,才可达诂,准确类聚同义词。二义同条同义多组性主要是由词的多义性及编排体例造成的。它是《尔雅》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汉语虚词词汇化过程中,两个同义双音节虚词,通过概念叠加与词形整合,形成一个同义三音节的虚词。该类演变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AB+AC→ABC,如"便则道"、"一壁厢"、"依然原";第二类是AC+BC→ABC,如"久已(以)后"、"起为头";第三类是AB+BC→ABC,如"多敢怕"、"只除非"、"只除了"、"只除是"等,这是同义词叠加整合再词汇化的结果。以往对单音节词同义连言形成的双音复合词的研究较多,而对江蓝生先生提及的"同义词的叠加和词形的整合"现象研究较少,基于此,力图以侧重语言事实的描写,而对词汇层面的同义词概念叠加和词形整合现象提供文献用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