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堂中有师生的互动、生生的讨论、观点的争鸣、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等许多个人自主学习所不具备的学习资源.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不愿意走进课堂学习?一提到学生不上课,领导、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舆论都会立刻指责学生"不务正业".当听到"'我'不愿意上课并不代表'我'放弃学习"这样掷地有声的回答时,我们会为自己的武断感到愧疚.学生不愿意上课固然与学生自身约束力不强、上进心不足等个人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与大学课程与教学管理不完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能力有待提升,课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实施等关系更为密切.大学需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调适课程结构、提升教师素养、规范课堂管理等措施充分彰显课堂教学的独特价值,给学生一些喜欢上课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堂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感到数学课枯燥无味。如何打造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摆脱枯燥课堂困境,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把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况,真正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课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物课程改革是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多种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的视野,最终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从备课、设置问题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等方面深入探究生物课堂教学,希望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杨春艳 《高教论坛》2010,(2):78-80,108
学习倦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五所院校的体育专业学生学科课程学习倦怠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枯燥无味、教法不满意、就业压力大、对评价方式不满意和学生自身原因是学生产生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调整课程设置,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模式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应坚持课堂教学与活动相结合、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体验相结合、尊重与鼓励相结合等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形式、上课地点、考核方式都应灵活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晓波  梁文 《时代教育》2014,(11):95-96
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是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良好的课堂教学水平是培育优良学风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针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玩手机及电子娱乐设备等不良学风现象,以及部分教师上课依赖多媒体教学,缺乏互动,理论水平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少,缺乏讲课艺术,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现象,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研,初步探讨了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陆国俊 《考试周刊》2012,(73):73-74
对于七年级数学教学,教师要注重起始阶段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要求新、求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课堂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是双向活动,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改变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因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气氛死板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应用文写作教学绩效较低。应用文写作课程应回归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体化融合的本真属性,注重学生专业背景差异,努力挖掘课程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本研究通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多元化、人文素质考核内容细化等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及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有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认识不足,重视度不高,课程标准缺乏统一体系,要通过规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改变教学模式等途径增强课程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红丽 《科教导刊》2020,(2):108-109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课堂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这不仅跟学生有关,而且与教师的教也息息相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极少有反馈信息去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AFC(Auto Fare Collection自动售检票系统)这种实践能力强的课程,如果只是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学生更没有太多的兴趣去学习。面对这种状况,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推动下,我们必须对课程教与学进行改革。本文以AFC课程为例,就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探索了新型教与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体验教学的提出顺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呼声,改变了传统教学忽视人及人的生命特性,开始关注学生生命需要和感悟体验。这不仅仅体现为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学生知情意行的健全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可通过情景创设、实践探究、经验分享、评价多元化等方式为师生体验式教与学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一大亮点。通过信息技术与化工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转变师生的教法和学法,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创新素质得到提升,为继续教育的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效对中国社会的健康运行、经济的持久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近年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抱着应付、无奈的心理来上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些教师仍然固守陈旧的教育观念、固执地用学生厌倦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痛恨的僵化呆板的机械说教来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无视学生的提问或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敷衍、应付学生的做法到处可见,这不但无助于学生的知识提升,思维进步,还影响了学生信仰的形成与人格塑造,也使这门课程设置缺乏实效。本文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不能正视学生问题的后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旨在帮助思想政治课教师摆正心态,改变观念,改进教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针对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反思性数学学习给予了很高的关注,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权威挤占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空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反思能力水平普遍偏低。通过分析课堂教学视野下反思性数学学习的具体内涵,可以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成个体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是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体验到成功,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培养创造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永庆 《教育研究》2006,27(12):84-87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了原有的课堂结构,它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转变学习方式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普遍认同,但缺乏深刻认知,对新课程教学驾驭能力不强,学习方式转变出现形式化倾向;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多数迫于升学考试,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自我效能感较低,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为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科学把握课改内涵,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9.
赵治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108-109
高职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历来受到广大高职教师的重视与思考。要想改变目前一些高职课堂上死气沉沉现状,提高高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是关键。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氛围、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调动高职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多样的,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组群之间的交流。在中国,英语学习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尤其是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相对灵活且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三种方式,进一步确定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证实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适应了课程改革的倡导,还能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