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在哪里     
.,..............」叨食已知函数y~综上知,当。0且△=(6m)2一4m(8 m)毛0,即0相似文献   

2.
20 0 2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卷第 2 6题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 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 3 .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 5 .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 .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 ,求此力的大小 .(g =1 0m/s2 )解法 1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h1高处自由下落 ,刚触网时的速度大小为v1=2gh1,(竖直向下 )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h2 ,刚离网时速度大小为v2 =2gh2 (竖直向上 ) ,在触网过程中受到重力mg…  相似文献   

3.
赵顺法 《物理教师》2002,23(10):55-55
2002年高考理综第26题,是一道来自生活实际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相结合的力学综合题。笔者认为该题对物理情景的假设是矛盾的和不符合实际的,现作讨论如下。 【题目】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  相似文献   

4.
例1跳伞运动员从2000m高处跳下,开始下落过程未打开降落伞,假设初速度为零,所受空气阻力与下落速度大小成正比,最大降落速度为vm=50m/s.运动员降落到离地面s=200m高处才打开降落伞,在1S内速度均匀减小到v1=5.0m/s,然后匀速下落到地面.试求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相似文献   

5.
例1跳伞运动员从2000m高处跳下,下落过程的初始阶段并未打开降落伞.假设运动员初速度为零,所受空气阻力与下落速度大小成正比,最大降落速度为vmax=50m/s.当运动员降落到离地面s=200m高处时打开降落伞,在接下来的1s内,他的速度均匀地减小到v1= 5.0m/s,然后开始匀速下落并最终落到地面.  相似文献   

6.
归纳法,即通过有限次递推,发现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1 一弹性小球自h0=5m高处自由落下, 它与水平地面每碰一次,速率即减为碰前的7/9,不计每次碰撞的时间,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通过的总路程s和所经历的时间t(g取10m/s2).  相似文献   

7.
例1图1是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0、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 好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 2 6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 ,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描述建立物理模型 ,并进一步应用运动学的有关规律和牛顿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试题的考核目标明确 ,难度适中 ,全国抽样统计难度为 0 .496,区分度为 0 .673,特别是对 1 2 0分以上的考生有很好的区分作用 .但高考结束后 ,对该题的反映比较多 ,为了进一步明确试题的命题意图 ,现结合试题及参考解答进行详细的分析 .题目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2002年高考理综试卷时,笔者发现第26题的解答有问题,本文将对该题的解法作详细探讨.现将试题和原解摘录如下: 试题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  相似文献   

10.
今年物理试题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变化 :客观题量减少 ,由去年 9题 5 4分减为 6题 3 6分 ;主观题量增加 ,由 3题 62分增为 4题 84分 ;试卷长度较往年得到明显控制 ,试题叙述物理情景清楚 ,没有了近年很“热”的文字叙述冗长的信息题 ;三道计算题均未分步设问 ,这样要求考生有良好的解题习惯 ,同时也增加了试题难度 .现从试卷中选两题加以评析 ,从中领悟和欣赏命题专家的匠心 .第 2 6题 :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 ,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 60kg的运动员 ,从离水平网面 3 .2m高处自由下落 ,着网后沿竖直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运动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 :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腾起角度明显低于国外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腾起角度 ,国外跳远运动员的平跑最高速度、最后的上板速度与腾起角度分别是 11.70 m/ s、10 .88m/ s、2 2 .4 5°,而我国跳远运动员的平跑最高速度、最后的上板速度与腾起角度分别是 10 .5 7m/ s、10 .2 9m/ s、19.18°。两者分别相差 1.13m/ s、0 .5 9m/ s、2 .2 4°。这是造成我国跳远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探讨 ,提高绝对和助跑速度以及腾起角度是我国跳远运动水平接近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一、滑雪例1跳台滑雪是利用山势建造的跳台进行的.运动员着专用滑雪板,在助滑路上调整后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设一位运动员由a点沿水平方向跃起,到b点着陆,如图所示.测得a、b间的距离l=40m,山坡倾角θ=30°.试计算运动员起跳的速度和他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解析可认为运动员起跳后做平抛运动,故有h=l·sin30°=12gt2,x=l·cos30°=v0t.∴t=2lsin30°g姨=2×40×0.510姨s=2s,v0=lcos30°t=40×0.8662m/s=17.3m/s.二、体能测试例2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且沿水平方向…  相似文献   

13.
题一跳伞运动员从266m高空的静止直升飞机上自由落下,为争取落得快,开始没有张伞,自由下落一段后再张开伞.张开伞以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g取10m/s2,运动员在空中运动多长时间?解法1 运动简图如图所示,根据已知条件,不难列出下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重物G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慢拉动纸带,重物跟着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面抽出,解释这些现象的正确说法是A.在缓慢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大B.在迅速拉动纸带时,重物和纸带间的摩擦力小C.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D.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小2.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离地面5.0m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3.2m。设小球与地面碰撞时间为0.2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小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力为A.90NB.80NC.100ND.30N3.同一恒力按…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绍兴市高中数学复习研讨会在上于市举行,会议安排了一堂关于实际应用问题的观摩课,课堂上提出的排球场上的击球问题引起丁与会老师的广泛兴趣,也引起我的深思。问题:排球场总长18m,网高2m,运动员站在离网3m 远的线上正对网前竖直跳起,把球水平击出(取 g=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2、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6s末的速度是9m/s,12s末恰好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A.9m/sB.8.33m/sC.10m/sD.5.1m/s3、关于质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收看实况转播,测量宇航员聂海胜从工作舱进人休息舱的时间时.聂海胜不能视为质点。B.我国花样溜冰运动员申雪和赵宏博在比赛中,在裁判员看来,两人均可视为质点。C.只有很…  相似文献   

17.
在排球比赛中,被击回的球,无论触网而不过还是越界都会失分。现在我们用学过的平抛运动知识,来分析排球击球不触网且不越界的条件。例1.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网高H为2m,运动员站在离网3m线上正对网前跳起高度h为2.5m处将球水平击出,试问球的初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越界?(g取10m/s~2)  相似文献   

18.
物理复习所选的习题不仅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而且还要注意与生活、社会和生产实际紧密相连,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选题 例1.排球场总长18m,网高2.25m,如图1所示,设A方飞来一球,刚好在3m线正上方被B方运动员后排强攻水平击回,g=10m/s2。(1)若击球点的高度h=2.5m,球被击回的水平速度与球网垂直,要使排球被击出后既不触网又不出界,则球被击回的水平速度应在什么范围内? (2)若B方运动员仍从3m线处起跳水平反击排球,则击球点高度h’在什么条件下会出现不管水平击出的速度多大,排球总是触网  相似文献   

19.
刘立雪 《物理教师》2011,32(6):62-63
1碰撞损失型试题 例1.倾斜雪道的长为25m,顶端高为15m,下端经过一水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1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0=8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过程外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例1 在排球运动中,为了使从某一位置和某一高度水平扣出的球既不触网, 又不出界,那么扣球速度的取值范围应是多少呢?已知网高H,半场长L,扣球点高h,扣球点离网水平距离s,求:水平扣球速度v的取值范围.解析如图1.假设运动员用速度vmax扣球时,球刚好不会出界,用速度vmin 扣球时,球刚好不触网,从图中数量关系可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