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反思思维是杜威关于思维的论述中的重要内容,其关于反思思维及反思教学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杜威反思思维思想的具体阐述,期望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鏊.  相似文献   

2.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老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的内涵 杜威首次将反思思维引入于教学过程中,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性,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在界定反思性教学之前,需要理解何谓反思。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曾将"反思"概括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认为反思起源于个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强调教学活动本质上具有反思性质。  相似文献   

5.
杜友锦 《文教资料》2008,(7):115-117
反思性教学概念源自杜威,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文中指出:"所谓思维或反省,就是认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他还提出反思五步:疑难中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开展心智活动、通过实验验证和修改假设.但人们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却始于舍恩,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学者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反思成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决定因素. 其实,学生的自我反思也不容忽视,学生的成长等于学习加反思.学生的自我反思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种反省、发现、评价,是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性地考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学生可通过制定反思计划、写反思日记、反思小论文、绘图等方式,练习写反思笔记,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迄今为止,关于反思性教学没有统一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①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而反思性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8.
在杜威共读小组的支持下,经过近三个月《民主主义与教育》的阅读与分享,两位远郊初中的老师对杜威的教育思想有所了解,并逐步聚焦于“做中学”的教学实践.通过数学和劳技的跨学科合作,形成了系列七年级劳技课中的木工教学和“手工设计中的数学元素”拓展课教学案例.在走近杜威思想的过程中,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在阅读、实践、反思、交流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反思型教学的内涵 反思最初是一个哲学概念.在教育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33年将反思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秀 《宁夏教育》2010,(12):31-31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早在1910年,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后记。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程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结构化的反思是服务学习的关键特征.杜威的思考理论为反思奠定了哲学基础.阅读、写作、演讲、讨论会等是常见的反思形式.反思可以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对深化服务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杜威和萧恩的反思教学观点为基础,从教师反思对教学实践影响的角度,构建英语教师在入职资格、教育背景、教学对象、学术环境、科研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实现因材施教,真正把“反思”与“行动”结合起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切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杜威把反思行为界定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导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一共包括五个阶段: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和检验假设.这五个阶段有机结合,具体实施方法取决于教师的机智与敏感性.杜威认为,教师的反思过程始于实践中的困惑,在没有顺利解决问题情境时,教师会停下来回顾与分析他们的经验.这个过程可能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教学过程未开展之前或完成以后.  相似文献   

14.
"经验"是杜威教育哲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杜威的经验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历史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持久的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视角.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十章中,杜威详细阐述了经验与理性概念的发展始末,并提出新的哲学观以消解两者的对峙.在探究杜威的经验哲学基础上,将其经验观与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反思当前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改善提供适当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人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成熟的标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指出:反思是人们"对于任何信念和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所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培养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对教学反思的内涵理解 1.反思的不同界定 要理解教学反思,必须先从反思说起。反思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形式,古已有之,但人们对反思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刘加霞、申继亮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反思理解为内省,是一种元认知过程。在中国有孔子、朱熹等人,在西方有洛克和斯宾诺莎等人;二是将反思看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以杜威在1933年发表的《我们怎样思维》为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关于杜威德育思想的研究中,研究者倾向于认为杜威否定"直接道德教学".依据杜威相关论著,该观点并未遵循杜威本意.杜威没有否定"直接道德教学".杜威认为"直接道德教学"是有存在价值的,因受制于专门化的学科设立、外在化的教育指向、知识化的教育形态才无法发挥育人功能.杜威提出通过学校生活、教学方法和学科的"三位一体"来实施学校德育,以化解"直接道德教学"的现实困局.这一主张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拓展德育渠道、转变育人观念以及促成德育课程转向具有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反思型教学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反思"(reflection)一词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般认识方式。1933年,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首次将反思型思维运用到教育中,杜威认为:"反思型思维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行动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沉思冥想,而是一种活动,一种从人们的经验到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的活动。"其实,  相似文献   

19.
“反思”(reflec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的一种波及全球教育界的教育思潮中的主要观念。除此以外,它还包括“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学”、“教师即研究者”、“研究为本”等内容。“反思”为我们反观幼儿园课程实施(这里的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不同,它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师直面和加工课程文本的过程),提供了新鲜而有力的视角。 一、“反思”教育思潮简述 1.《我们怎样思维》——思想渊源 教育理论界公认杜威是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第一人。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是这样来界定反思的含义的:“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认为遵循逻辑顺序并考虑后果的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杜威和熊川武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为依据,以《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意识问卷调查》为研究蓝本,从反思行为与动机、反思技能、反思过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为培养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提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