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钱给我吧     
快过新年了,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来到超市,准备买一些过年用的物品。妈妈指着一件漂亮的衣服说:"啸啸,妈妈给你买一件新衣服吧!"我摇摇头说:"妈妈,我不要。"  相似文献   

2.
正"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在《啸赋》里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吟啸之风俗较为古老,最早可追溯于《诗经》。《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这两首诗中,女主人公都是借"啸"抒发遭遇遗弃后的痛苦和愤懑之情。  相似文献   

3.
啸竹     
啸竹始于魏晋竹林七贤,王徽之时达到高潮,唐宋还有发展。啸竹不仅在竹林场域中创造特殊的音乐享受,也在竹我的相对中将竹脱俗的气质、高洁的品性化作魏晋风流。啸竹在世界化中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4.
原谅冬天     
当啸啸的冬风把最后一片带有希望的绿叶吹落时,我便开始憎恨冬季。它把所有的色彩都蒙上了灰尘。让湛蓝的天空多了份惨淡的凝重。  相似文献   

5.
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啸”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文人生活的结合,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同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内的晋孙登啸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以“啸”为着眼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借以唤起人们对晋孙登啸台的关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啸的音乐特点、啸的音理机制、啸的曲制面貌、啸的艺术特点、啸的具体方法以及啸若干类别;第二部分描述了啸的历史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啸的文化特质,包括啸的理性特质、啸和以自然为美的艺术观念以及啸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第四部分阐述了啸与道教、神仙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啸作为文学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啸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以及文人生活的结合,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常常被忽略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内的晋孙登啸台,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以“啸”为着眼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借以唤起人们对晋孙登啸台的关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啸的音乐特点、啸的音理机制、啸的曲制面貌、啸的艺术特点、啸的具体方法以及啸若干类别;第二部分描述了啸的历史发展;第三部分论述了啸的文化特质,包括啸的理性特质、啸和以自然为美的艺术观念以及啸与自然界的关系等等;第四部分阐述了啸与道教、神仙的关系;第五部分重点探讨啸作为文学意象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啸与盛唐诗     
早在先秦文献中,我们就已经发现啸的踪迹。魏晋时期,啸最兴盛。随着历史的发展,啸逐渐成为一个典型意象出现在诗歌当中。考查啸的历史源流,可以揭示盛唐诗歌中啸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8.
唐代孙广所著《啸旨》一书,实为口哨的十二种吹法与对秘曲十二章源流的解说。《诗经》中有三处"啸",皆为因过度感伤而发出的声音,但发此声者皆为女性。进而啸被用于招魂,发挥另一种功能。《楚辞·招魂》的"啸"因为可以感鬼神,故道教用之,其因缘持续到唐朝。魏晋之后,具有音乐美的啸似乎开始流行,如阮籍就善于啸。从《啸赋》看,啸开始带有神仙家与道家的气息,"啸"由原来的吹口哨转为歌唱的意思,进而意味着神仙家、道教人士即使不吹口哨、不唱歌也怀有的那种超然于尘世之外的心境。因此,"啸"这个词中即包含着有声之啸与无声之啸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9.
胡颖 《早期教育》2009,(4):29-29
在下午的游戏中,孩子们拿着自己带来的彩色油泥高兴地捏着各种各样的物体.有烧卖、包子、小狗、蜗牛等等。这时王垄啸拿着还没有拆封的黑色油泥对我说:“胡老师。帮我打开一下。”我立刻回答道:“黑色油泥最好不要用,会搞脏其它颜色的!”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肖泽青迫不及待地帮他说道:“胡老师。王垄啸是做奥运五环要用黑色!”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本期梵净古典学的5篇稿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这种激动来自久违了的学术与文化上的感动。本期的核心论题是古典文学文本的音乐史背景问题。什么是啸?这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人绕不开的问题。回顾近现代以来对啸的研究,日本学者起到了先导作用。2000年10月31日,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横山弘教授(正仓院博物馆馆长)寄来了2篇论文的复印件,一篇是青木正儿的《"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另一篇是泽田瑞穗的《啸的源流》。福冈大学人文学部的  相似文献   

11.
喝彩中国     
日展神采锦鸡啼,月绽风华巨龙啸。 视今朝祖国庆典,永不忘爱我中华。  相似文献   

12.
刘禹清 《今日教育》2012,(Z1):96-97
2012年6月8日,伴随着高考结束铃声的敲响,女儿啸啸在人头攒动中从学校的大理石阶款款而下,扬起眉头给我莞尔一笑,我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三年来,在"云阳一万州"两地分隔、咫尺天涯的日日夜夜,在情牵梦绕和饭后茶余,我习惯以师者的考量、父亲的本能,从生命、生活和人生的广博视觉,用书信和短信捕捉教育的璀璨星光,陪伴女儿走过如诗如画、且行且思的高中生活,表达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牵绊与  相似文献   

13.
“哥们,以我为中心.10米之内有陌生气味。”啸云猛然停住脚步. “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男生也有第六感。”焦阳以为他在发烧。  相似文献   

14.
“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啸赋》描述道:“动唇有曲,发口成音。”  相似文献   

15.
啸,作何解释?有人说是『无词之歌』。孙机在《文史知识》今年笫七期上撰文,指出其误。啸字在《诗经》里就提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作者列举了大量例子,认为啸是古代女性吹口哨来舒其不平之气的举动,也是召唤鬼魂的一种巫术。东汉时,啸进入文士生活圈,一些文人爱『长啸』。例如谢安迎着海涛『吟啸不言』,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为王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吟是吟咏,啸是长啸。魏、晋之际,天下多故,一些名士倨傲狂放,以啸来表达意趣恬适、心境放达、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6.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万圣节到啦!想不想知道师洋扮小妖、啸坤扮加菲猫、思远装海盗,是怎样的酷型?赶快加入他们三人的搞怪派对,都给我扮起来~show起来~。  相似文献   

18.
忆乡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坡.这里非常美丽、宁静,我幼年就生活在这里.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热情好客,都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在我们村外有一条铁路,每到夜幕降临,就听见火车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一啸而过.  相似文献   

19.
忆乡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坡.这里非常美丽、宁静,我幼年就生活在这里.这里的人们朴实、善良、热情好客,都是实实在在的庄稼人.在我们村外有一条铁路,每到夜幕降临,就听见火车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一啸而过.……  相似文献   

20.
问:我妈妈总是喜欢埋怨,有的时候她不小心做错了事情或是撞到了什么地方,只要我在旁边,她总喜欢把全部责任都推到我身上,好像都是我的错,而且有的时候我和她说几句话,她就不耐烦起来,冲我大吼大叫,我真的觉得很委屈。我觉得妈妈都不爱我了,她自己用好的东西,把差一点的留给我,母爱何在?(宋啸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