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从教材内容来看 ,是通过对比 ,得出“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 (或稀硝酸 )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这一结论。检验中使用盐酸 (或稀硝酸 )可排除某些阳离子的干扰 ,但是不能排除象银离子这样的金属离子的干扰。如果仅仅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学生容易产生机械的模仿 ,以为向任何一种被检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不溶于盐酸 (或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便得出存在硫酸根离子这样不可靠的结论。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错觉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教学过程 :1 学生预习教师做…  相似文献   

2.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试剂用可溶性钡盐和盐酸或稀硝酸,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沉淀。加酸的目的是排除碳酸根、亚硫酸根、磷酸根等离子的干扰。但具体利用某一组试剂时,必须弄清其它有关干扰离子。 1.当试剂用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时,试剂中含大量Ba~(2 ),H~ ,Cl~-,被检液中必须无Ag~ ,不然产生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干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中学化学课本及其一些中学化学读物中都曾提到检验硫酸根离子(SO_4~(2-))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也常见到这样的描述:如果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时,说明该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SO_4~(2-))存在。甚至在一些高校的  相似文献   

4.
在高一化学教材第81~82页,讲述了检验804的方法,其中有一段文字为:“许多不溶于水的钡盐(如磷酸钡)也跟碳酸钡一样,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由此可见,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域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SO4)的存在”·我认为这种说法既笼统也不确切....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说到:“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这比原教材中说的“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SO42-的存在.”更为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必修课本第一册第69页倒数第一行有如下的叙述:“由此可见,用可溶性钡盐溶液和盐酸(或稀硝酸)可以检验硫酸根离子(SO_4~(2-))的存在。” 笔者认为此种提法不严密。因为教材仅是从有限的不溶于水的钡盐(如碳酸钡、磷酸钡)能溶于盐酸或稀硝酸而得出上述结论的。既没有考虑含有Ag~ (或Hg_2~(2 )、pb~(2 ))而不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也没有考虑含有SO_3~(2-)而不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此两种情况下都可能出现与含SO_4~(2-)的无色透明溶液相同的现  相似文献   

7.
1 问题的来源 高一化学教材(人教版)136页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稀硫酸、硫酸钠、碳酸钠三种溶液分别与氯化钡溶液作用,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其中最后一个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即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的)溶解。由此得出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4^2-,可通过在被检测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或稀盐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的方法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8.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别,传统的方法是,用可溶性钡盐使硫酸根离子生成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的硫酸钡沉淀。认为直接用硝酸银溶液做试剂,都可能生成白色沉淀而使这两种离子鉴别受到干扰。笔者做过这样的实验:用实验室常用的一般浓度的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分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 现行高一化学教材P136(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相似文献   

10.
用可溶性钡盐和稀盐酸(或稀硝酸)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但由于SO32-、Ag 、SiO32-等离子的干扰,检验的方案可能失败,如能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科学分析,总结,排除某些离子的干扰,便可选择出最佳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一、Cl-的检验1.原理Cl-是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它可与Ag+结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2.所用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3检验方法取少量未知溶液放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如果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凝乳状沉淀,就证明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I。4.注意事项在检验过程中摘加几滴稀硝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一些酸根离子的干扰,如PO3一、C032等,它们都能跟Ag“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但这些沉淀都能被硝酸所溶解。在检验时也可以先加入几滴稀硝酸后再淌加硝酸银溶液,其结…  相似文献   

12.
TOP10为什么     
1为什么王水能溶解金,硫酸和硝酸却不行? (提问者: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第四小学周立炎) 一般的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普通的活泼金属遇到酸后,会和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电子交换,导致金属溶解,同时产生氢气.金是一种比较稳定、耐腐蚀的金属,在酸性溶液(硫酸、硝酸)中,无论是氢离子,还是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对它都不起作用.王水是一份硝酸和三份盐酸组成的混合物.在王水中,微量的金会在硝酸的氧化下形成游离的金离子,而大量存在的氯离子起到了配合作用,能够和金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四氯合金离子.  相似文献   

13.
铁丝在氧气里的燃烧:(初中课本演示实验1—3,P_(12))这里的关键是选择含碳量较低的铁丝.钢丝含碳较高,且含合金元素,不适用.可把窗纱上拆下的铁丝打光使用.铁丝绕成螺旋形也很重要,螺距不可太宽,以免热量不集中,不易引燃.火柴梗只要一根火柴的三分之一,把它充分燃过再伸入瓶中,以兔火柴梗消耗过多的氧气.碘离子的检验:(初中课本实验八,P_(224))把AgNO_3溶液滴入KI溶液,产生黄色AgI沉淀,滴几滴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但有时会出现溶液变为橙黄色的现象.这是因为所用的硝酸不够稀,把剩余的I~-氧化成I_2,少量的I_2溶解在水中呈橙黄色.这个实验关键在于硝酸的浓度,一般用1:5的稀硝酸或者更稀一点,即可避兔干扰.也可采用两种改变程序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干扰.一是在产生沉淀后分离沉淀,然后对沉淀滴入稀硝酸;二是先给试管注入AgNO_3溶液,然后往试管内滴加KI,产生沉淀后加稀硝酸.  相似文献   

14.
一、检验方法一般步骤:取样、滴加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若是溶液,直接取样;若是固体,通常先取样溶解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实验如下:1.CO23-:滴加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O23-.2.SO24-:滴加BaCl2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SO24-.3.Cl-:滴加AgNO3溶液,并滴加稀硝酸,若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物质中含有Cl-.二、检验规律为了防止离子之间相互干扰,若样品中存在多种离子时,一般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检验:CO23-、…  相似文献   

15.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熟练掌握SO2 -4 离子的检验 .教材中所举例的实验的待检试剂是H2 SO4、Na2 SO4、Na2 CO3,它是给定范围的 ,所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是一个未知溶液 ,就要考虑到其它离子的干扰 ,对所加试剂和加入试剂的顺序要进行选择 ,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 .现将常见几种导致错误结论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1 )x (未知液 ,下同 ) Ba(NO3 ) 2 溶液 白色沉淀 盐酸 沉淀不溶解   有SO2 -4 存在错误原因 :溶液中可能存在SO2 -3 干扰 ,因为加入Ba(NO3) 2 后 ,也可产生BaSO3白色沉…  相似文献   

16.
一般的资料都是这样介绍SO2-4的检验方法的:先向试样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稀HNO3,如果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则证明原试样中含SO2-4。有人撰文认为,上述方法是不正确的。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入稀HNO3,只能排除CO2-3、PO3-4、SO2-3等离子的干扰,不能排除Ag+的干扰,即溶液中也可能含Ag+。鉴于此,有人提出:用Ba(NO3)2溶液和稀HNO3比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SO2-4要好。因为它还可以排除Ag+的干扰。我认为,上述看法仍有许多…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课本P178[实验5—12]“盐酸(和可溶性氯化物)的检验”及P181[实验5—18]“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检验”中,对操作过程注入几滴稀硝酸,都加了注释:“加几滴稀硝酸是为了防止杂质的干扰”。为了加深学生对注释的理解,建议在这两个实验之后分别补充一个实验,Na_2CO_3溶液中滴加AgNO_3  相似文献   

18.
在亚硫酸盐溶液中,加入含 Ba2~(2+)离子的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即生成了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钡沉淀。如果在该体系中再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如果改为加硝酸,则沉淀就不会消失。学生对此现象误认为是亚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硝酸。为此,教师在解释这实验现象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亚硫酸钡沉淀在溶解于硝酸的同时,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丁硫酸根离子,正因为能溶于酸的亚硫酸钡转化成了不溶解于硝酸的硫酸钡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在课堂上,笔者讲到:CO2-3会干扰Cl-的检验,但滴加稀硝酸即可排除干扰。有学生提问:SO2-4是否会产生干扰,如果产生干扰,Ag2SO4是强酸盐,应该不会溶解在硝酸中,那么,在存在SO2-4的情况下如何检验Cl-呢?当时我回答:Ag22SO4是微溶的,当SO-4浓度较小时,不会产生干扰;但当SO2-4浓度较大时,应先加过量的Ba(NO3)2,除去  相似文献   

20.
用AgNO3溶液检验Cl-必须要排除SO2-4的干扰吗?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现行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87页最末一段:"4.……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是否有Cl-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确定在原溶液中没有SO2-4,可以直接对Cl-进行检验;如果确定在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就必须首先排除干扰.然后再进行检验."但是当我们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时.发现这是把"微溶"的AgNO4当成"不溶"性物质来处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