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京、津等地普遍都有震感。12时16分,地震发生后20分钟,新华社以快讯形式,报道了这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事件消息随即被各大网站转载,置于首页头条位置,央视《新闻30分》亦在第一时间,播报了文安地震的消息。媒体及时迅捷的报道,使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很快趋于平静。时间倒退30年,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一篇消息是新华社记者3天后发出的,从3天到20分钟,中国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王红蕾 《记者摇篮》2009,(11):47-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时45分,地震发生后仅17分钟,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经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5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6时40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温总理上专机,奔赴灾区,并播出温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邱翔 《中国广播》2008,(9):34-35
5月12日汶川的灾情就是集结号,中央、地方各路媒体迅速行动,“千方百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全世界报告汶川发生了什么。地震发生后的17分钟,14:45,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出现在荧屏上;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地震发生一分钟后,国家地震台网的官方微博就凭借自动测定功能,发出了地震消息。随后,求救的消息就在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上大量散播。新媒体迅速成了“抗震救灾新神器”。①可是,正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新媒体上也有不实信息开始传播,新媒体噪音迅速蔓延,如:  相似文献   

5.
国家媒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塑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在我国频发,如何在灾难事件中扭转及重塑国家形象成为政府和传播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对突发灾难事件的文献研究表明,近年来学者对具体突发事件分析频率最高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①中国媒体史无前例地对此地震灾难事件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报道,并取得了较高的国家形象评估结果。②汶川地震后,我国媒体快速及时地公开信息,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③中央电视台从5月12日15:26央视播送中心发出第一套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到6月2日,新闻中心总共动用卫星传送设备42台,完成传送475次,提供传送及直播信号1080个小时。  相似文献   

6.
大众视线:     
<正>这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就迅速通过新华社向社会发布消息,使公众很快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各地地震局也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出了权威信息。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震中在汶川,里氏8.0级地震。就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短短数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布了汶川县发生地震的消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两  相似文献   

8.
上述对消息的分类,是以文字长短或表达形式为准则的。如以报道内容来区分,消息又有以下种种: (一)事件消息:即迅速及时报道国内外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故又称它为动态消息。这类事件消息,按事件形成的过程长短,又分为突发事件消息和渐进事件消息。所谓突发事件消息,即报道的事实是突然发生的。如1987年5月6日东北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新华社记者首先向全国发了这一消息。这类消息时效性强,要求报道及时。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应以简洁的文字写出来.被评为1984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的《零的突破》,便是以  相似文献   

9.
“天价”事件的发生原因 2008年4月1日,郑州市的几家媒体同时报道了两名女学生在郑州市“保罗国际”美发店剪发后,竞被强收1.2万元的消息。一时间,以“天价”为关键词的报道开始在全国迅速传播。此后在有关领导的干预之下,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对“保罗国际”的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其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让大家感到“很爽很解气”。  相似文献   

10.
媒体议程设置明显受政策议程设置影响人民日报在2008年5月13日~6月12日之间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充分及时的报道,进而影响了公众议程设置,满足了全中国在该时段对此热点事件的关注。地震发生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就花了一半版面报道汶川发生地震的消息,以及领导人召开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与时间赛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国家级媒体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快反应。至今,央视新闻频道特别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已持续一个多月,整个报道尤其是初期报道的组织开展对媒体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和检验。报道现场展现画面力量5月12日14:28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马上作出应对部署。30分钟后,经过认真核对,新闻频道口播发出消息,50分钟后开播特别节目。在紧张调动各方力量的同时,新闻中心梁  相似文献   

12.
王欢  黄悦 《今传媒》2012,(12):40-42
2012年4月10日,中国与菲律宾在黄岩岛发生对峙。事件发生后,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中国主流网络媒体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人民网在对"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报道中,主要的报道内容是事件的概况与中菲两国的举动、以及各界人士的评价;发出此事情是由于菲方在制造事端的信号,强调中国对于黄岩岛的主权;除了自采稿件,消息主要来源于通讯社。人民网采取了一种国家框架的报道方针,在海洋争端频发的当下其具体操作值得思索。  相似文献   

13.
抗震报道中广播媒体的功能回归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琼 《新闻实践》2008,(6):12-13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传统主流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透明地报道了这次地震的消息,并持续不断地提供灾情最新信息和抗震救灾丰富信息。灾难降临时,广播凸显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请千万不要害怕,更不要慌张……"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女主播孙静在灾后坚持直播100分钟,发出了当地媒体的第一个声音。市民在广播节目中互通消息、互相安慰,市政府震后第一号公告也通过广播节目传达到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条成功的消息取决于其所含的信息的质与传播速度”(詹姆斯·赖特)。人民日报驻南记者吕岩松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最快、最及时地传递出这一震惊世界的重要信息。这是这条独家新闻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午夜,也即北京时间5月8日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面对这一粗暴践踏国际法、外交史上极为罕见的事件,死里逃生的记者在爆炸发生后仅15分钟即与国内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出,世界其他媒体、通讯社则在数小时后,才发出相关报道。正因为其…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14:50分,震后22分钟,央视就播出滚动字幕新闻;震后32分钟,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以头条方式正式播发地震发生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9.
陈佳芝 《新闻世界》2009,(9):100-10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和《文汇报》三家报纸2008年9月12目至12月25日间有关“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为分析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探讨国内媒体如何建构“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资料表明:三家报纸关于“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主要呈现的版面是国内新闻版;报道类型以消息为主;新闻来源以本报和新华社为大宗;最主要的报道主题为事件追踪、解决办法与应对措施和相关社会议题探讨;消息来源的选取仰赖政府单位、相关业者和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故事化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目前各级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中,可以把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分为两类。一类象中央台1993年创办的《生活空间》栏目,主题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还有的栏目名称就直接叫“新闻故事”,这些栏目播放的节目多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出现,节目主题再现一个个新闻人物或事件,每个节目长度都在5分钟以上。另一类是在新闻消息中被运用,这类新闻消息在广播电视新闻评奖中又分为短消息(1.5分钟以内)和长消息(4分钟以内)。最常见的是典型报道和时政类节目,把新闻人物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