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F0003-F00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正式被批准建立。实验室依托学校通信与信息系统、密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积极开拓发展空间,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我国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与国内外相同领域实验室相比,我们致力于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共享共用的国家级研究基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果孵化基地、高水平专家和创新团队的汇聚基地:加大实验窒开放力度,搭建具有国内国际…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23,(1):72-73
<正>积淀深厚成果卓越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健人创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为国内第一批设立的肿瘤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肿瘤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负责实验室的领导和管理职能。实验室瞄准肿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医工交叉与转化应用,围绕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0月。其前身中科院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9年,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2004年起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10月经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和批准,建设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并于2009年10月正式通过科技部验收,成立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年第一次参加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  相似文献   

4.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轧钢实验室,1991年立项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开始开放运行.作为国内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以金属材料轧制过程的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和目标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始终致力于提高我国轧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为我国轧制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进行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实验室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轧制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3):F0003-F0004
依托于西安工业大学的“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9年。在上级和学校的支持下,实验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西北地区高校光学工程学科领域条件最好的实验室之一。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又拓展了“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微光电器件军民两用技术工程中心“和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光电薄膜与器件研发服务中心“两个省级重点科研基地。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择优定点,投资建设,依托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面向国内外开放,在本学科领域进行高水平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基地。自从1984年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以来,西安交大共建设了10个国家实验室,利用国家投资的经费及世界银行贷款及我们依托单位对  相似文献   

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国家一级学科点,下属有2个二级学科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原名为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均为博士学科点。该学科点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精良,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评价为国内领先行列,现已成为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科研成果累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至今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并且有丰富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经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毕业生受到社会上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择优定点,投资建设,依托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面向国内外开放,在本学科领域进行高水平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研基地。自从1984年国家计委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以来,西安交大共建设了10个国家实验室,利用国家投资的经费及世界银行贷款及我们依托单位对它的建设、运行及管理提供的技术支撑、后勤保证和学术活动条件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自身动力,取得了较大发展。回顾前期的建设历程,我们深感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实验室“相对独立”与“依托”的关系,正确把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既要依靠自身实力,又需要外界条件支持的关系,用战略眼光看待依托单位给予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提供配套保证的同时,国家实验室也对依托单位的学科发展的科研、人才培养、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共识和理解,这对重点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SKLRD)是依托广州医科大学于2007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作为临床型定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积极贯彻着"临床-基础-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理念,瞄准国际前沿理念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2,(Z2):92-93
<正>理论创新衔接产业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1990年经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所依托高校东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原“985工程”和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2014年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2015年首次参加评估并获评良好类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环保系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发扬"求真、继承、包容、引领"的学术精神,倡导"自然和谐、厚积薄发"的创新文化理念,紧密围绕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于2006年7月26日由科技部发文批准建设。实验室凝聚了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领域的精华力量,是按照"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机制运行的实体化实验室。2008年5月,实验室在全国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2008年6月26日,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经科技部批准,我省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国家级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现代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与安全评估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围绕机车车辆设  相似文献   

14.
正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3月23日,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4年4月,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攻克领域难关,打开研究新局面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必须有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同时必须解决好重点实验室与依托院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2008年4月批准组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9月顺利通过建设验收。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依托单位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政府投资主建、择优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但依托单位是实施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实验室与依托单位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这3个分室组成。实验室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2011年和2016年,实验室在生命科学领域5年一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正>优化学科设置为国家农业发展出力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开放实验室。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科技  相似文献   

20.
正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矿业大学整合原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岩石混凝土破坏力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优质资源基础上成立,是依托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和矿产普查与勘探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建的一个国内领先、高度开放的科研平台。实验室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并于2009年9月和2010年4月先后通过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