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些年来每一位教师都沐浴在新课改的春风中,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教育的方向,探索教学的新思路。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也和广大教师一样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的试验中。下面我就个人在实践中的思考与感悟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认同主要是指教师个人或群体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己身为教师的理解与看法,是教师对自己"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认知、思考和看法,并将这些认知、思考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专业认同具有三个特点:教师专业认同是由教师自觉发起的,教师专业认同是由教师自身不断与社会文化共同建构而成的,教师专业认同具有多元性和动态性。教师专业认同是新课改的客观要求,也是新课改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培养教师的专业认同情感、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是形成和发展教师专业认同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体系推行几年来,各地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但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现象,值得我们冷静思考,不能盲从.下面是我对课改中的几种现象的思索,供广大课改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上好一堂扎扎实实的初中数学课,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现在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感悟,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1.教师要完成教师的角色塑造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作为新型教师,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教育改革与时俱进的新局面,迎来了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新课改下,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适应新的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对教学的要求,将语文教学改革落实在课堂中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感悟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将新课改的要求贯彻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思索、探讨,不断实践的新课题.前几日我开设了公开课《窦娥冤》,课后冷静深入地思考,感受颇深,在此浅析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悟,与各位同人商榷.  相似文献   

7.
2006年秋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在安徽省一些地区开始实施,这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自身素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从关注新课程改革到亲自进行尝试,因而对高中新课改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要搞好高中政治教学,作为一线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推进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对教师及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首先要具有以下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迎接高中新课改,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准备:树立新课程理念,建立多元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新课程目标,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做研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的教学观"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依次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背景的深入思考.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推进了十多年了,作为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我或被动或主动地也在参与着语文课改,和语文课改一同思考,一同成长,感受着诗意课改. 语文教材: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古今中外,可入选的优秀文学作品很多很多,但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本容量有限,只能容纳很少的一部分.无论课文换与不换,都应该考虑其文质兼美,说到底,其实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也随之掀起涟漪,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创新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失去了语文教学自身特点,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一.突出语文人文性,但不能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多、更细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理性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门传统的薄弱学科,如何在实施新课改后,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来谈谈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好的课堂提问必须是有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新课改推行数年之后,成果巨大,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本文在对初中历史新课改中教师、学生、理论工作者情况的分析基础上,对历史新课改提出了几点建议,思考推进新课改进入良性循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改的春风已经吹遍了华夏神州的每个角落。作为语文教师,思考的应该更多。曾经担负着"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骂名的语文教师们,能不深入我们的语文教育,能不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吗?我想新课改应该让我们的学生们由被迫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由强迫学习变为热爱学习语文。那么母语教学就真的能更好地发挥出它的作用了。为了能让学生爱学语文,我把我的语文教学分为"四环八步"。"四环"分别是自学——展示——点  相似文献   

18.
教师管理是中小学校长对学校实施管理的重要工作.学校的管理者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对待全体教职工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正进行得轰轰烈烈,"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逐渐深入人心,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我作为一名教研员,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