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朱新林 《图书馆杂志》2012,(7):84-88,93
龟井昭阳《楚辞玦》是江户时代古文辞学派治学特点在《楚辞》研究上的体现,是江户时代《楚辞》注解中的佼佼者,是他研治《楚辞》的精粹所在,正如"玦"字义,足以与浅见炯斋、卢东山、冈村瓮谷等人《楚辞》研究成果鼎足而立。目前,梁容若《中国文化交流史论》、星川清孝《楚辞研究》、戴锡琦等主编《屈原学集成》、李庆《日本汉学史》未著录,崔富章师《楚辞书录解题》著录较为简略,竹治贞夫《楚辞研究》、稻畑耕一郎《日本楚辞研究前史述评》、徐公持《日本的楚辞研究》、徐志啸《日本楚辞研究论纲》等研究成果亦语焉不详。由于该书是"日本学者独立地对《楚辞》所作的第一部注解书",在日本《楚辞》学界具有重要地位,故本文对其书作者、体例、内容略作考证,以公诸同好。  相似文献   

2.
《楚辞学文库》终于问世了!青灯黄卷,油墨飘香,令我逸兴遄飞,感慨万千。《楚辞学文库》凡四卷,822万字,2002年10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在此之前,只有马茂元先生领衔主编的《楚辞研究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五卷。关于  相似文献   

3.
茅盾从比较神话学角度,认为《楚辞》的来源是中国中部民族的神话。《楚辞》中某些篇章如《九歌》、《天问》、《招魂》等在文学类型上就是神话,与屈原的人生情感经历无关。在中西神话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楚辞》中具体神话的阐释,茅盾简单勾勒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神话世界。茅盾对《楚辞》做出神话学的阐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虽然在阐释《楚辞》主旨的时候,过于强调神话材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作者的主体性改造,但总体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明代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作为重要的《楚辞》注本之一,对后世楚辞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考察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楚辞集注》之不满;二是无失扶抑邪正之意;三是悼念不得志者;四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本文试阐述之。  相似文献   

5.
《楚辞》作为一部“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的诗歌总集,自汉以来,一直受文人的重视。有关《楚辞》的编纂、注释、评论的专著也是层出不穷。而对《楚辞》的作者——伟大诗人屈原的具体生平、事迹,史书记载却并不详尽。这就留下了许多有待考证、争论的疑点。随着新楚辞学的兴起,学术界掀起了屈原生平研究的热潮。继清末明初廖平提出“并没有屈原这个人”以来,历史上有无屈原成为一个激烈争论的焦点。60年代以来,一衣带水的日本又出现了以冈村繁、铃木修次、白川静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的“屈原否定论”。这些学者言之凿凿,也举出了许多论据…  相似文献   

6.
《楚辞疏》的作者陆时雍,是明代末年思想比较深刻、有一定独立见解的学者和诗论家。他的《楚辞疏》论诗谈艺,多所会心,是明代楚辞学著作中有特色的注本。他的《诗镜》九十卷,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思想,是较优秀的诗歌选本;其《总论》对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既有所批判,又能肯定其长处,加以吸收,从而提出以"真"、"情"、"韵"为基本要素的诗歌主张,反映了诗在内容、形式和表现上的特质,殊为难得。其《诗镜总论》丁福保收入《历代诗话续编》,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先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伍《明代卷》(袁震宇、刘明今著)将陆时雍同谢肇淛一起列专节加以论述。该书《绪论》说:  相似文献   

7.
《楚辞》学历代居于相当突出的"显学"的位置,而且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初期。但是,传统的学术研究总是跳不出"义理"、"音义"、"考据"三个模式。毫无疑义,这三个模式确是传统学术研究的结晶,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楚辞》文献乃至研究我国一切历史文献的"基本功"。然而就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言,传统的《楚辞》学始终禁锢在封建专制思想的"经学"牢笼里,二千多年来,这门古老的学问,举步维艰,进展迟缓。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给传统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楚辞》学的研究领域开始向相关的学科拓展,因此才有长足的进步。自建国以后,《楚辞》学始终是一个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楚辞》以及带"楚"字的相关学科的研究,高潮叠涌,成果纷呈,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徐海梅 《兰台世界》2017,(5):97-100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遵循传统四部分类法且集部以"楚辞"居首的体例,将《楚辞洪兴祖补注》作为诠释对象,采用由"诗心"而"人化"的独特诠释视角,展现出规律性的人文艺术现象以反映人生世相。在诠释过程中,运用传统经典诠释法和"循环"诠释法相结合的方式,使文本意义、作者情感、诠释者体验三者牵扯、融会,形成一个互动循环、圆足周匝的体系。《楚辞洪兴祖补注》因重视楚辞文章学、具有"文化再创造"的眼光以及文化学研究性质而成为20世纪楚辞研究史上不能忽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宋代有记载的27部楚辞类著作中,已知付梓的有13部,近50%。这样大规模的刊刻《楚辞》,从根本上改变了宋代《楚辞》的传播方式,让宋代《楚辞》的传播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特别是建国以后是楚辞研究的丰收季节,而楚辞研究的空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本世纪众多考古文献的发现。这些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古文献,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灿烂的古楚文化世界,并以它们的不容置辩的特殊权威性,为楚辞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证据或旁证材料,从而将楚辞研究不断引向深入。本世纪考古文献对楚辞研究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了对屈原生辰的研究。此前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这两句诗涉及到古代天文学、历法学上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古今学  相似文献   

11.
笔者偶然查阅《山带阁注楚辞》一书,(蒋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发现卷首的两副地图《涉江路图》与《渔父怀沙路图》排印错置,与原刊本有误。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清代学者对屈原诗篇注释与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本书以资料翔实著称。卷首有蒋骥考订楚辞地理与屈子两朝迁谪行踪的《楚辞地图》(目录则云《考古地图》),计有《楚辞地图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五图。问题就出在后两副地  相似文献   

12.
郭在贻先生(1939—1989),山东邹平人。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师从姜亮夫、蒋礼鸿等先生。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著有《训诂丛稿》、《训诂学》、《郭在贻语言文学论稿》、《郭在贻敦煌学论稿》、《敦煌变文集校议》(与张涌泉、黄征合著)等。其中《楚辞解诂》、《唐代白话诗释词》两篇论文获中国社科院首届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一篇神灵祭歌。汉代以降,关于云中君是谁,历代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两千多年来,可见的《楚辞》注本近百部,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最早一部完整注解《楚辞》的著作。王逸是东汉文学家,生长在楚地,其生活年代与屈原写作《九歌》年代较近,他对屈原的身世遭遇感同身受,《楚辞章句》因此成为后世研究者的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4.
学学光绪     
光绪,是短命皇帝,却力争作为; 光绪,一生起落,却喜静心读书. 他最后时光的阅读书目有:《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宪政略论》《日本预备立宪》《宪法论》《孟德斯鸠法意》《法学通论》《比较国法学》《国法学》《民法原论》《行政法泛论》《政治泛论》……  相似文献   

15.
南宋洪兴祖所撰《楚辞补注》,保存了自汉至南宋一千余年的《楚辞》注释与研究成果,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楚辞》注本。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白化文先生领衔整理的点校本《楚辞补注》,为阅读、研究该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点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讹误。在吸收了俞明芳、黄灵庚、叶  相似文献   

16.
在"悦读"中享受人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5):89-90
曾祥芹,1936年生,湖南洞口县人。195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原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文章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文章学、阅读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著述、主编有《现代文章学引论》、《汉文阅读学导论》、《语文教学能力论》、《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文章学教程》、《阅读学原理》、《阅读技法系统》、《文体阅读法》、《古代阅读论》、《阅读学新论》、《历代读书诗》、《现代读书经》、《快读指导举隅》、《阅读改变人生》等26本专著。  相似文献   

17.
《楚辞》异文零句之蒐集、考校,代不乏人。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简称《洪补》,中华书局标点本)所征异文,皆唐宋以前《楚辞》版本所存者,至为珍贵;朱熹《楚辞集注》(简称《朱注》,上海古籍社标点本)、钱杲之《离骚集传》(简称《钱传》,上海文瑞楼据光绪三十年南陵徐昌景抚宋本重雕本印行)所存异文,虽多出《洪补》,间有增益,盖亦出自唐宋以前版本而为洪氏所遗者。迨至民初,刘师培氏作《楚辞考异》十七卷(简称《考异》,收于《刘申叔遗书》),广征唐宋以前类书、字书及注疏等所存《楚辞》零句异文,可谓宏且博矣,虽有粗疏之处,而草创之功不可没。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简称姜校,此书初版于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订本1987年为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亦杂征唐宋以前典籍所存《楚辞》零句异文,然悉与《考异》同,盖转录《考异》而未见任何说明,且刘误姜亦误;间有少许增益之事,亦无甚特色。唯姜校又执《文选》六  相似文献   

18.
李永明 《兰台世界》2012,(12):37-38
《楚辞集注》由《集注》八卷、《辨证》二卷、《后语》六卷三部分组成,在其流传过程中,版本的沿革、卷帙的分合较为复杂,本文对《楚辞集注》的版本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廓清。  相似文献   

19.
《楚辞笔记》作者张炜舍去介绍屈原家世、生平、政治活动的烦琐,以审美的目光,直接进入文本,去感受《楚辞》的美和屈原人格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美学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王向峰先生的一部美学史新著.加之先前所作的《中国美学论稿》和《中国现代美学论稿》,向峰先生已对中西方整个美学史做了一番全景式的深度扫描,展现了他学术研究的宏阔度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