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力文集·汉语史稿》中《第六十节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今天普通话用‘走’字来表示,古人用‘行’字来表示。‘跑’的概念,古代用‘走’字表示。”此说给教学带来一个误区,以为古代“走”字都译成今天的“跑”,但从古代“走”表“走路”和“跑”的概  相似文献   

2.
“嘛”与“吗”作语气词时,作用有明显区别。《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得很清楚:“嘛”用在句末表示道理显而易见或期望、劝阻;“吗”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该词典还特别提醒读者注意:“表示疑问语气用‘吗’不用‘嘛’。”然而不少报刊“嘛”“吗”不分,甚至高中教材也有这种语病。例如: ①此时更需要我们扬弃苏轼精神, 古为今用吗。(《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3期) ②在体裁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要提倡写科幻吗。(《中  相似文献   

3.
“虽”和“于是”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常使用,其用法古今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学生难于掌握,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文言教学中如何辨析以上两词的用法,现略述其标准如下,供教学参考。“虽”字用法辨析“虽”字在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表示“虽然”的意思,一是表示“即使”的意思。如何将这两种用法区分开呢?(一)当“虽”用于让步转折句时,是“虽然”的意思,当用于假设句时是“即使”的意思。让步转折,是指上句承认某事为事实,下句表示不能因  相似文献   

4.
常用汉字中有8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形旁,一个是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思,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带有“王”字旁的字,如“瑕”、“瑜”、“珍”等。记得在教学“瑕”时,有个学生问我:“瑕”字含有关玉的意思,偏旁却是“王”,为什么不是“玉”呢?是啊,用“玉”字做偏旁更合适,这是为什么呢?课后我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原来在这个字中,我们所  相似文献   

5.
乘号“×”与“.”是数学中的两种求积运算符号,它们表示相同的数学的意义,但在具体使用时容易陷入以下两个误区:1、将乘号“.”误认为是小数点。如:5乘以7,如果用“·”就表达成了:5·7,完全有可能误认为表示五点七,所以,只能用“×”表示为:5×7.即:当具体的数与数相乘时,用乘号“×”而不用“·”.2、将乘号“×”误认为是“x”.如:a乘以b,如果用“×”就表示为:a×b,有可能将“×”看着是“x”。此时只能用“·”表示为a·b,或“·”省略不写,表示为:ab。又如:当表示两条线段AB与CD的乘积时,如果表示为:AB×CD,很有可能误认为是ABX…  相似文献   

6.
“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在“变”中蕴含着“不变”的规律,而在“不变”中也蕴含着“变”的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变”与“不变”的相互关系,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常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时,为使学生知道如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让学生先做下面“在□中填数”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坠”与“堕”都可表示落、掉下来的意思,而且有时还可以互换。如:坠马,堕马;坠地,堕地。但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表示往下垂,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橘子坠弯了树枝。表示垂在下面的东西,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表坠,耳坠子。表示失去,也只能用“坠”,不能用“堕”,如《国语·晋语三》:“敬不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第一册。教育目标:1.认识“0”,初步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起点;“0”排列在1的前面,比1小。2.掌握“0”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师::小朋友,我们学过认数,你们已经认识了哪几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只给学生强调“-”号的两种作用:一是作为运算符号,表示“减法运算”,如5-2=3;二是作为用数字表示的实数的性质符号,表示“负”,如-3。以致许多学生错误地理解“-a”前面的“-”号的意义,误认这里的“-”号也是性质符号。其实“-”号还有第三种作用,它表示“将后面字母所表示的数转变为和它自身相反的数,”例如-a是a的相反数。字母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实数,当a  相似文献   

10.
数量词“一度”表示一次或一阵,经常和时段成分“一年”连用,但类推性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宜作为一个固定格式来教学.单独使用的“一度”表示“一次”时,可以作补语、状语;表示“一阵”多位于“有”后.二者的差异可以从来源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字母表示数”是促进学生符号意识发展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基于前测确定教学目标后,围绕“随机‘红包’,感知字母可以表示可变数;比较‘思辨’,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内化‘结构’,丰富字母表示数的代数意义;回顾‘过程’,顺应字母表示数的历史发展”展开“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学生的理解逐步从“特殊”走向了“一般”。  相似文献   

12.
“的”:一般用在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前面。例:1.灰色的刀鞘。2.我爱勤劳的妈妈。3.公园里的景色美极了!在这里,“刀鞘”是名词,所以应该用“的”。句中的“妈妈”“、景物”都是名词,前面应该用“的”字。“地”:用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前面。例:1.他冷冷地道:“…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在虚词一节中,列举一例:“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教材把“当初”和“后来”说成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我们认为,“当初”、后来”虽然是表示时间的词,但不是副词,而是时间名词。表示时间的名词与副词,它们的语法特点有相同处,都能充当句子的状语成分。但是,更有不同点。首先,《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中强调,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充当定  相似文献   

14.
“一”是小学语文中书写最简单使用却非常广泛的一个汉字,可谓语言文字中的主要角色。由于“一”的意义复杂多样,它既可以表示数量,表示顺序,又可以表示一定的语气,因而使它的读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一块(yí)、第一(yī)、一把(yì),看一看(yí)等等,出现了一字多音(也叫音变或变调)的现象。那么,如何确定“一”的准确读音呢?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条规律: 1.“一”在单念、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第一”而又省写“第”时,都读它的本音yī(阴平调)。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用24时记时法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理解“时刻”和“时间”之间的区别的。 首先,我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导入新课:“这节课从8点20分开始到9点结束,共上了多少时间?这40分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随之我讲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与区别:“时刻”指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表示的那一瞬间,用单位“几时几分”表示;“时间”是两个“时刻”间所经过的那段时间,是指从什么的候起到什  相似文献   

16.
“ +”是 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在横线上加上一竖 ,表示增加 ;“ -”也是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 .它的意思是 :从加号中减去一竖 ,表示减少 ;“×”是 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 .它的意思是 :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 .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 ;“÷”是 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 .它的含义是分解的意思 ,因此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 =”是 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的 .列科尔德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两条平行而相等的直线更相同了 ,所以用来表示两数相等“+”、“-”、“×”、“÷”、“=”的来历$湖…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2的认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2;正确数出个数是2的物体和指出第2个物体;知道2比1大;掌握2的分解;能规范地书写2。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游戏表演,引入新课。学生表演(伴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学生甲(戴“1”的头饰,背着书包):我的名字叫做“1”,我的用处大得很哩!1支铅笔的“1”要请我表示,1本书的“1”要请我表示,1个文具盒的“1”也要  相似文献   

18.
“度”和“渡”有时容易混淆,这里试作一辨析。“度”有两种读音。一读du:①表示长短的标准。如《书·舜典》: “同律度量衡。”郑玄注:“度,丈,尺也。”由此引申出“程度”、“限度”、“强度”、“适度”、“制度”、“法度”等;②表示有气量,有胸襟。如《汉  相似文献   

19.
“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教学的难点,也是关键,因此,教学中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认识分数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总数);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部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在上述定义中应着重理解四点:  相似文献   

20.
一、“’s”可表示人或动物的所属关系。单数名词的所有格用“’s”来表示,复数名词的所有格用“’”来表示(不规则复数名词,其所有格仍用“’s”来表示)。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