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7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75周年,恰逢俄罗斯的“中国年”。重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温书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2.
应海峡文艺出版社之约,最近,笔者接受了把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成缩写本的任务。借此机会,我想同青年朋友谈谈重读后的一些感想。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作为苏联的一位作家,他主要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而闻名于世。尽管他一生短促,但  相似文献   

3.
你也许读过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是你是否了解这部小说的作者——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为著书耗费了多少心血呢?  相似文献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年轻时,我曾不止一遍地读它,并为书中许多动人情节和名言警句感动。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书中对真实性所抱的态度是严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钢铁》  相似文献   

5.
快乐阅读     
《小读者》2007,(5)
推荐图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推荐指数:阅读价值:内容简介:《钢铁  相似文献   

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一书在我国曾是风行一时的“红色经典”。年轻时,我曾不止一遍地读它,并为书中许多动人情节和名言警句感动。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我在这本书里讲的完全是自己的生平”,“书中对真实性所抱的态度是严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钢铁》中的保尔·柯察金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是完全真实的。  相似文献   

7.
幼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总觉得这书名既滑稽又有趣,老是有"这莫不是一本炼钢指南"的感觉,据闻就连当年印刷此书的出版社都曾因为有这样的顾虑而建议更名,只因奥斯特洛夫斯基坚定决绝的态度才作罢。多年以后,细细回味方懂得书名的深意,其实就算是在和平年代,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知识界与翻译界一般都认为,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早由梅益同志译成中文,1942年由上海新知书店出版。但实际上,梅译并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一种中译本。在他之前,至少还有一种中译本,是由段洛夫.陈非璜翻译的,1937年由上海潮锋出版社出版,比梅译本早  相似文献   

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描写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经历。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骑兵团的一名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二十三岁时,全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不朽的经典著作。作品以恢弘的场面、感人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再现了苏维埃青年成  相似文献   

11.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Н·Островский)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Как эакалялаоьсталь》)一书中译本,一九四二年面世,至今已五十二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革命青年,如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喜爱。建国以后,截止到一九七九年,它已出版了二百余万册。这本书为什么对我国读者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首先,自然是原作的艺术成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全书到处都洋溢着革命激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次,准确传神的翻译,也是该书能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永不言败     
你读过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这是一部优秀的理想主义小说,被称为“理想主义人生的旗帜”。此书通过主人公保尔的经历向大家展现了1912至1932年苏联人民的革命斗争史,成功塑  相似文献   

13.
《红领巾》2008,(1)
作者介绍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著名作家,自1934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出版问世以来,他就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为许多青年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1,(13):61-61
代表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个苏联红军中的骑兵,1920年秋在苏联国内战争中的一场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凭着口述请人记录写成这部基于本人故事的小说。在之后的两年中小说被用各种语言重印重版了50次。  相似文献   

15.
在“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沿着“时空隧道”,我来到了1926年的苏联小镇舍佩托夫卡,拜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步入一间简朴的砖房,我看到了这位正在塑造保尔形象的作家。他是一位瘦削的青年,身着白色衬衣,静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书架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书,最令人震憾的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但是他连笔也拿不动,  相似文献   

17.
苏联著名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1934年出版后,向作家表示祝贺的信件像雪片似的飞来,千万个青年把保尔·柯察金(小说的主人公)作为生活和战斗的楷模,严以律己。在卫国战争时期,红军战士们都把做保尔式的大无畏战士作为战  相似文献   

18.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这样解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从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立即被书中暴风骤雨般的革命风潮和一个个性格鲜明,活泼生动的人物所感染。尤其是保尔冒着枪林弹雨,迎着凛冽寒风,带着满身伤病,为革命顽强拼搏、勇敢坚强的"钢铁之魂",更让我崇敬。今天,我从书柜里重新找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再读,感觉仍是那么的亲切,犹如夏日里的一杯冰水,彻骨的寒冷过后便是无比的清凉。重读此书,感慨万千,受益匪浅!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该像保尔一样,有崇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人     
有理想的人是充实的!为理想而活的人是快乐的!朝着理想奋斗终身的人是幸福的!在诸多的经典中,最能让我激情澎湃给我信心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的一生中,不管是童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能读到这部作品,都是一生中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