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历史学科命题是按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指针和二期课改精神与进度以及“基本稳定,巩固提高”方针进行的。我们力图坚持主干(基础)知识的学以致用,考查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一、关于试卷的总体布局第一,保持选择、简释、问答和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模块阶梯式组合结构。选择题主要考查知道什么?辅之以考查理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简释题主要考查理解什么?怎样理解?辅之以考查知识与方法的运用;问答题作为第三台阶,主要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微观或宏观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材料分析论证题是第四台阶。从1 9…  相似文献   

2.
[例5]要想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下面的句子应该使用的标点符号号是__你是能干□我不能干□ A,?B,。C?。D?! (1998年天津中考题)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运用的能力,“你是能干”这一句陈述事实,所以后面应该用逗号,而“我不能干”要表达相反的意思,所以后面只能用问号,故此题答案是A。答案:A。 [例6]选出与例句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_例: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_“单调”。 A.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B.…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解答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还是解答不定项选择题,都应根据“以干取肢”的原则来进行,即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和要求,选取应该选的题肢,筛除不应该选的题肢。题肢通常是“鱼目混珠”,该选的和不该选的混杂在一起,以此来考查学生的识别、判断和分析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筛除“鱼目”选出“珍珠”呢?  相似文献   

4.
一、标点符号:重新露面2004年《考试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去掉了往年《考试大纲》中标点符号要求前的星号,这意味着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上可能会出现考查标点符号的题目。考查的形式,将会是下列两种情况中的一种:1.现代汉语标点题。例一: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可怜的考分压得我的心沉沉的,天空中飘舞着细碎的东西,我不知道天上下的是雨,还是雪?我慢慢地走了一会儿,只觉得脸上凉凉的。B.尽管姚明以近乎完美的表现,驯服了宿敌“大鲨鱼”奥尼尔,但是姚明在接受全场站起的观众的掌声时,他清醒地承认奥尼尔依然…  相似文献   

5.
问题背景在一次单元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附加题:小朋友摆学具,按△○□△○□△○□……规律摆下去,第99个应该是什么图形?考试前,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清楚地意识到这道题超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我是不是该点拨一下或者把数字改小一点以降低难度?但转念一想,现在的学生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平时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常有奇思妙想,就用这道题,看看他们会有什么“招”。学生策略学生是聪慧的,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战术”攻克了难题。第一计“:苦肉计”有两名学生使用此计,只是两人的策略稍有不同。生1:我是这样做的:答:第99个是正方形。生…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接受、理解、使用语言时已习惯于一种“正常思维”方式,即有某种现象或条件推出某种结果或形式。高考题也以这种类型居多。即几年来,为了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高考的命题思路开拓创新,推出了一些列“倒插”现象的好试题,即题干给出某种结果或形式,考查是什么现象或条件,这种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思路和理题方法无疑大有裨益,相信学生做完下面的试题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语音题,除1999年和2000年没有考之外,年年必考。语音题的得分率并不高,有些学生往往“提笔就做,一做就错”。由于这一题处于卷首,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情绪。那么复习时应该注意什么呢?这里的“字”到底指哪些字呢?分析一下十几年来高考语音题的误点设置,就不难从中找到复习的重点和规律。1991年到1995年,将字音、字形综合起来考查的情况多,1996年开始都是单纯的字音。2002、2003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高考“3+X”模式要求中学教学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近几年来高考物理改革不断深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特别是2003年删除了大量内容,与新教材内容同步,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研究高考,及时掌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研究高考要研究什么呢?一是研究《考试说明》,这样才可以把握高考改革方向,有效地指导学生复习。其次研究高考陈题,每一道高考题都是考试中心的专家精心设计的,这道题考查学生什么知识,那道题考查学生什么能力,都包含有出题者的意图,每道题都给中学一线教师传递一个一个信息。对考题进行研究可以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  相似文献   

9.
稳定不变:理解词句含义,分析词句作用应对策略:咀嚼词语句子,把握思维向度先说对词语含义的解释。根据考查侧重点的不同,试题内容大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其一,以考查词语使用的作用效果为重点,主要考查动词、形容词。解答的关键是要把握思维的三个指向:一是指向描述的形象,明确对象,揭示作者着意表现的特征;二是指向情感或主旨,要点明对主旨或情感的表现作用;三是指向效果,指出与其他普通词语相比的好处。如2005年全国卷Ⅰ《一日的春光》14题“:‘我要尽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吞咽’的含义是什么?“”吞咽”所描写的对象是“我”,…  相似文献   

10.
单元考试是教学的重要一环,“讲评”则是单元考试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与传统的讲评方法相比,我采用了这样的评讲路线: (再考试重点考易混易错点) 具体作法是: 一、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以下工作 1.面对考卷逐题分析试题的命题意图,即考查什么基础知识,考查什么能力,使学生能站在教材的高度,俯视前面所学的知识。实践证明,有60—70%的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分析。 2.要求学生将考卷的试题类型进行变换,但仍要保持原题所要考查的知识重新出题。这样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1.
95年以来,高考斌题中,句子衔接连贯的考查没有间断过,大多数考生都觉得这类试题好下手,难度不大;可往往又“劳而无功”,不得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常呢?在引导学生复习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源头在学生对什么是好的语言缺乏全方位的科学的认识,加上做题思维程序混乱,自然也就谈不上科学的严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参加了宁波市教育考试中心和宁波市教研室组织的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的第三期培训。期间,聆听了专家关于如何命题的讲座,事后即参加了中考模拟命题的实战演练,切切实实经历了一次正规命题的全过程。感受到命出好题的难度、压力及艰辛,同时,也引发自己对何为好题的一些思考。有人认为好题应该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有人认为好题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有人认为好题应该凸显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但不论怎样,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好题能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查,同时,也是正确引导教师进行教学的风向标。结合本次经历,我以一道社政原创命题为例,总结为,理想中的“好题”应该是“有意”“有料”“有新”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的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说话的完整性、条理性也比较欠缺,为此,低年级的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在说话训练课中乐说,会说,创造性地说。 一、巧入课题,使学生乐说 引题的方法很多,不管是哪一种引题方法,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用短短的几句话,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如,教《春天》一课时,我知道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画画,为让学生能说出春天的美丽景色,上课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老师就领大家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同学们听了纷纷拿出彩笔和画纸。这时我又问“我们应该画些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这样,一节课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在高考中,选择题是主要的基础题,也是重要题型之一,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侧重考查“双基”。选择题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决定了总成绩的高低。一般其题设条件与选项往往经过命题者深思熟虑的加工和匠心独运的改造,以其多重的形式布下层层陷阱,声东击西的命题策略考查考生的“双基”,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基”和一定的技巧。近年高考中,选择题也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考查功能主要有使试卷有较大的知识点覆盖面,其中少量的“基础题”增加考生得分的基数;保留某些类型的“常见题”调控总难度;考查的知识容量较大,有较广泛的发散性;考查某些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思维的灵活性。总之,这类题可以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双基”来解答问题。对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起到一定的作用。化学选择题没有—个通用的解法,但不管哪种解法都要经过认真审题、析题、解题这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湖南衡阳中考语文卷中有这么一道考题: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使它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1)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2)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如何用标点符号消除句子歧义。“我说服妈  相似文献   

16.
学生面对一道数学题是怎么想的?教师给出一道数学题是怎么教学生想的?怎么和学生一起进行思维的碰撞,一起寻找解题思路,是教研备课的一个重要课题.切忌拿到题后就就题讲题,一讲到底,应该重点是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思维场”,让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行《高考大纲》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标点符号”进行了系统性的强化训练,从中发现学生在某些特定句型中容易混淆问号和逗号。首先我们来看以下例句。①为什么猴子在古埃及人的眼中会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为什么印度每年举行隆重的仪式只为纪念一只猴子?为什么孙悟空会成为国人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想在猴年弄清楚的。②他究竟去了哪里,会不会回来,什么时候回来,这些都是家人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两个句子从形式上看非常接近,但标点却有很大的差异。例①由三个疑问词“为什么”引导…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评价,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这是当前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探究性题型的编制研究为例,试图为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思路。探究性题型的功能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应如何去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编制方法探究题、阅读探究题、设计探究题等题型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方法探究题编制此题型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能力。1.考查“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是所有探究活动的首要环节。此类题,一般是给出一个问题情境,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根据情境要…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在承袭以往风格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例如试题中政治史的比例下降,只考了6个选择题,24分。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比例继续上升,占到了56分之多。试题仍然以材料题为主,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加侧重.尤其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大部分试题都和历史概念有密切联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如第12题考查“百姓”这一概念变化的原因;14题考查陆九渊心学的内容:16题考查“左”倾错误的表现:17题考查陶片放逐法的本质特征;21题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38、39两道大题的准确作答基本上都离不开对题目设问中一些概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我本人参加了2013年38(2)的阅卷,阅卷中学生所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一线中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以注意和改进。  相似文献   

20.
读书与四抓     
所谓“四抓” ,就是在阅读中抓标题、抓思路、抓过渡、抓中心 ,以此规范学生的读书思维 ,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一、抓标题 ,循题解读标题 ,是文章的眼睛 ,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提示或高度概括 ,但学生并不是很注意并有意识的思考。我重点抓了学生的“标题意识” ,让学生养成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循题解读”的习惯。比如读《内蒙访古》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1 内蒙访古等不等于访内蒙古 ?2 作者访了哪些“古” ?3 访这些“古”说明了什么 ?并以此建构起文章的学习重点 ,学生目标明确 ,思维清晰。教学《琐忆》引导学生分析 :忆是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